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有一念为自己的念头,布施波罗蜜就没有了


   日期:2020/1/1 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给我们方法很巧妙,教给我们六个原则,第一个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什么?大乘经上常讲「布施度悭贪」,烦恼的根是悭贪。用布施的方法,让我们悭贪这个烦恼放下、舍弃了,布施这一个功课就修圆满,那叫布施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就是功德圆满。有一念为自己的念头,布施波罗蜜就没有了。世间人,包括六道里面所有一切众生,哪一个没有贪心?没有的,总想贪得;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吝啬。无量无边的罪业,就是从这个念头里头生出来的,所以这个是烦恼的根,世尊用布施,头一付药就对症下药。我们要懂得,要明了,要真干才行。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先把它布施掉。爱欲、嗜欲,嗜是嗜好,决定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贪爱,决定没有嗜好,我们才真正能做到随缘度日。随缘度日是佛菩萨生活的态度,我们今天生活是攀缘,不是随缘。念念都还讲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还用这种心理来学佛,怎么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也就是说佛第一个教诲我们的,我们就做不到,我们还能做到第二条吗?这六个原则,后后深於前前;也就是说,后面可以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后面。所以修行从哪个地方下手?从布施下手。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自己一切妄想分别执著。

  摘自 四十八大愿  (第七集)  1999/7/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02-034-0057集)  档名:29-049-000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布施)(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布施)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