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日期:2008/7/2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圣严法师著述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

  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专案,那就是:信、戒、定、慧。

  没有信仰心,根本尚未进入佛门,所以,信心是学佛的基本要求。皈依三宝,就是信心的最初建立。

  戒的内容很广,一般的要求,能够持好五戒十善,便可以了;若能增受八戒乃至菩萨戒当然是最好的事。戒对于佛教徒的功能,好像战场的防御工事对于戍守士兵的功能。若不先把五戒十善持好,根本没有佛教徒的气质;如不持戒而修禅定,也会落入魔境。

  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动摇的工夫,这也是各种宗教共同著重的工夫,印度的各外道宗教都修定,中国道教的吐纳以及西洋耶教的祈祷,也都是禅定工夫的一种。禅的功能,能使心念集中定于一境,唯有有了心定一境的工夫,才能体察到宗教价值的崇高伟大,才能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利安乐──绝非五欲之乐能够相比。一旦有了这种心定一境的经验之后,他的宗教信念也会加倍地上升,再要他不信也不可能。

  但是,禅定的工夫并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独有的是指导禅定并脱落禅定之贪著的智慧,因为,禅定虽是不受外境动摇的内证工夫,一旦进入禅定,受到禅悦之乐,便容易贪恋禅悦之乐而不思离开禅定了。像这一类人,一旦色身死亡,神识便生禅天。但在佛教的境界层次中,禅天分为高下的八大等级,称为四禅八定,四禅八定都是三界之内色界及无色界的天境,天的寿命虽长,却未解脱生死,所以佛教只是把禅定当作修持的一种方法,而非修持的目的;所以中国的禅宗,虽然以禅为宗,却是重开悟而不重禅定。悟,就是智慧的开发,唯有开发了悟透诸法实相的智慧,才能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

  事实上,有关修持的问题,最好是亲近大善知识,才能摸著门路,本文不能详加介绍,只能略举如上的大概而已。读者如有兴趣,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修持解脱道’。(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