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修到无我方见性,求得无神始知佛


   日期:2020/3/21 22: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到无我方见性,求得无神始知佛

贤宗法师于北京联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示(三)

杨正雄整理

  行得人间八正道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很多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的目的到底什么?我们有没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如果没有,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东想想西想想,这样思考问题肯定解决不了问题。我平常养成一个习惯,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一连串地联想下去,从各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每遇到一个问题不管多难都要把它想明白。这样一来我发现一个规律,所有事物都有相通的一面,寻找这种相通的一面是一种乐趣,找到这个共性,对身边的事物就会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有的人说寺院跟企业没有关系,和尚不可能懂企业管理,但事实上这两件事也是相通的,企业在卖产品,我们在卖精神,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东西不一样只是我们认为不一样,我们把自己困在一个地方,画地为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搞科学研究的人可以在自然界中的一棵小草身上发现深奥的理论,事实上一个科研工作者只有了解这个社会的所需,才能把它的科研成果最大化地贡献给社会,如果他不跟实际相结合,他的研究永远都停留在实验室。我们所研究的东西是不是跟这个时代相结合,这个很重要。就像历史上那些划时代的伟人,为什么伟大的是他而不是别人,是因为他利益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众生,而不是他自身。

  办企业也一样,我们所做的事是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我们有没有为利益众生而做企业?你如果只是按自己最想做的方式去做,而没有考虑众生,这样做又怎么能创办出划时代的企业呢?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庄子在《逍遥游》里描述的大鹏鸟趁着大风扶摇直上九万里而超北海,它也是要趁着风起飞的。

  生在这个中华文化在崛起而西方文化在落寞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是很有福报的人,我们很幸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仅仅在最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被西方文明所超越,难道我们就要这样一蹶不振吗?难道我们不能恢复历史上的兴盛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而把西方的一切都认为是好的?所谓的世界品牌百分之八十都是中国生产,只不过是贴了国外的标签,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些产品变为自己生产?为什么我们一直只是在为别人打工?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企业管理比我们成熟,他们积累了几百年的企业管理经验,而我们只有几十年时间。所以只要我们安静下来,别人做得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我们要相信自己。

  上午讲的所有问题都是在启示我们怎么样去思考和定位自己,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发挥我们所思考的东西,即要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下午我们来探讨如何把这种思考落实到行动中,将它们发挥到极致。有八种方法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我们称之为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是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八正道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

  每个名词前面都有个正字,这就告诉我们这八条原则都有对立的一面,他们的对立面是邪,是我们绝对要远离的,我们只能坚持正道。我非常喜欢“中正平和”这四个字,以前经常写了送给别人,这四个字可以作为我们每天纠正自己的警纪。正是什么?是上达天,下及地,顶天立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的事能为后人留下好的名声,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起心动念之处常存利他之心。

  只有你的起心动念符合世间万物存在的大道,你的企业、人生才能走得更长久,历史可以作证,社会案例可以作证,有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壮大,却突然间倒塌,亏得血本悟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心不正,为了赚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都做得出来。如果我们行不正之心,即使现在做得很好,终有一天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做企业的人我建议大家多去翻翻历史,历史就是最好的教材,历史是今天的过去,过去的今天,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比照搬他们的方法要好的多。

  正见

  什么是见,就是认识,看法,对待问题的解读。有一所幼儿园在招老师,面试的途中有一个小孩蹲在路上哭,很多人都因为赶时间没有去管那个小孩,只有一个女孩抱起小孩把他哄乖,最后所有人都被刷下来了,只有这个女孩被录取了。大家想想这有没有道理,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如果连看见小孩哭都不管不问,以后怎么教小孩,怎么懂得去哄小孩开心?

  我们在做企业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意识?就是不要只顾着追求目标而忽视社会对我们的需要,当你面对不正当的利益时,你是选择拒绝,还是选择不择手段去获得?当社会有危难需要你的一臂之力时,你是冷眼旁观呢还是担当下那份职责?我们做出的汽车零配件安全吗?我们做出的电器性能过关吗?这些都是我们做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达到今年翻几番的目标而牺牲品质。

  我经常跟我们寺院的义工讲,你做一件事情要让别人感到满意,首先自己要感觉到满意,自己都感觉不到满意,别人又怎么能从中受益,有的寺院来我们寺院取经,想把我们的禅修嫁接到他们寺院去,我就问他们,你对禅修有没有兴趣,你们寺院的所有人员包括义工每天都坚持打坐吗?你能从中得到多少受益?你要让别人喜欢你的企业,首先你要创造一种让别人喜欢的氛围,别人到你的公司上班,不是完全为了你的薪水,而是为了享受那个过程,在氛围好的公司上班每天都是度假,在氛围坏的公司上班每天都是坐牢,你想一想作为一位员工他是喜欢坐牢还是喜欢度假?一个公司要带给别人快乐,自己公司的员工首先要是最快乐的。

  我们今天主要讲的东西就是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就是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会约束自己,即使没有客人,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也都会约束好自己。让这种文化成为公司员工的信仰,让他们无论何时都遵守这种约束。在我们寺院讲课的胡老师曾经讲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如何能让自己的公司成为一个军队,有着统一的目标和顽强的战斗力,能够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坚持不懈地战斗下去?如何让你的企业成为家庭,对每一位员工都不放弃,用关怀来使大家凝聚,用互助促使大家进步?如何让你的企业成为一所学校,为每一位员工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铸造他们,成就他们,让他们在企业的影响下得到成长和蜕变?员工的成长必然也将带来企业的成长,不管他以后在不在你们公司工作,他在你们公司学会了做人、做事,他走出去后就是你们公司的一张名片,会在无形之中为你们公司带来浅黙的效益。

  如何让你的公司变成宗教,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信仰?松下新之助在创办松下电器公司时,一直在寻找一个最好的企业管理方法,他学过基督教的管理模式,可是怎么都不尽完美。有一次他在经过一条老街时,看见一百多个汉子赤身裸背地在搬东西,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却始终面带笑容,他过去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这里的一座寺庙在翻修,这些干活的人都是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他们没有报酬,只有一点生活补贴,可是大家都干得非常快乐。松下新之助一下子就醒悟了,原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于是他就想,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员工的信仰。

  抗战时候的延安,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总是有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去那里,他们离开大城市,离开舒适的生活环境,不顾一切地要去延安,为什么?因为延安是当时全国人民心中的信仰,它能带给人们希望,能燃起人们心目中对价值的追求。我们在坐的每一位企业家,有没有想过如何把你的企业建成一个信仰,一个修行的道场?我们寺院的每一个人,无论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都要发四个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四弘誓愿有何意义?有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不入世,逃避现实,这些都是误解。学佛之人,你从哪一天发誓遁入佛门、了脱生死、断除烦恼,就要把这四大愿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孜孜不倦去努力。学佛之人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消除无穷无尽的烦恼,学尽无量无边的法门,最终成就无上的佛道。这样一种目标、愿力和作为,是消极的吗?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消极逃避之人进入佛门,但这并不代表整个佛门就是消极的。所谓的消极,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态造成的,我们的心态决定着我们的行为。这些问题讨论起来有点沉闷,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作为一个企业,每天要面对很多的问题,怎么样让你的员工在各类繁杂的问题前依旧保持着热情?方法很简单,建立信仰。人不思考跟动物无异,因为你不懂得总结过去,不会从别人的案例中总结经验,你总是困在一些问题中走不出来。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有对这个世间万物独特的解读方式,就是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见解我们的思考决定着我们的一系列行为。

  什么是我们的众生?父母、家人、企业员工、朋友就是你的众生,当你帮助了他们,他们就会团结在你周围。一切是一,一是一切,当你为别人付出一切时,别人的一切也都是你的。我一直认为以怨报德的人永远是极少数人,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要学会布施,布施你的学识、影响、友善、慈悲,一切能利益别人的可能都可以去布施。一个有布施之心的人,一定会用最善意的心来解读这个世界,他会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们不管做什么,当学生也好,做老板也好,只有在你以一种博爱众生的态度立足于天地间时,你才能让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领导你的公司成就一番事业。唯有如此你才能把你的公司建成军队、家庭、学校和宗教。很多人认为这不可能,不可能的东西永远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因为我们从来没想我有可能做到,当一个人否定自己的同时,就否定了世间的一切。佛教并不是一个主张神创万物的宗教,《心经》里面讲,万物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而生,并没有说万物由神创造。如果非得说万物由谁创造,那就是由你创造。西方所说的上帝,其实是我们所讲的老天,跟佛教里面讲的佛不是一回事。佛教探讨的是一种宇宙万物的存在规律,探讨我们自己要如何存在才符合这种规律。世间万物,符合宇宙规律,它便是正的,违背宇宙规律,它便是邪的。你做一个正人,就会得到世人的赞赏,做一个邪人,就会受到世间正义力量的谴责。

  正语

  语就是语言,我们每天说很多话,哪几句不是废话?哪几句对别人有利?哪几句改变了我们自己,影响了他人?哪几句能让我们感到清凉和震撼?我们香海禅寺编写了十条警世之言,你们可以到网上搜索,《香海禅寺日诵警策文》。这十条警策文,被很多公司当成晨读的蓝本,它们每天用这些话来鼓舞自己,纠正自己的言行得失,用心去诵读,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沉静。

  如果我们每天都用这种言语来洗刷自己的心灵,我们会生活在一种幸福之中,这就是言语的力量。毛泽东就是把三大纪律八大注意编成歌,让士兵们在行军的时候唱诵,鼓舞大家的士气,让大家用一种轻松愉快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艰辛。这也是语言的力量。我有时就在想,我们政府部门组织开会,宣扬爱国主义的时候,为什么不组织大家唱国歌呢,在唱国歌的时候大家的身心都会受到鼓舞,大家的爱国情绪会得到提升,可是我们每次开会前放国歌都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几个人跟唱。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点功课,不是说念经才是功课,而是你觉得什么东西可以使你成长,可以鞭策你进步,你就每天去做它,把它当成功课。我们香海禅寺每日三餐之前都要念诵一篇文章,念完之后才吃饭,念什么?传统文化,《坛经》、《道德经》、《了凡四训》、《清静经》等等。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时时刻刻记住古代先贤对我们做出的贡献。

  作为企业董事长,我建议大家读三部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坛经》。《道德经》是一种内圣外王的帝王修行之法,《孙子兵法》让你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能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坛经》能使你用另外一种思路来看待眼前所遇到的问题。每个人每天都要修正自己,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的弱点,有所克制,约束自己,人都不是完人,都有过错,当我们在说别人缺点的时候,为何不反省一下自己呢?

  佛教里对恶语有四种描述:咬舌,恶口,虚言,妄语。咬舌是指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恶语指用粗恶的语言诋毁别人;虚言指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不诚实;妄语指说虚假不实的话,虚妄的话。我们要远离这些恶语。你要成为一个永远富足的人,必须要培养一种身处万恶之中而正心不动的精神。

  一个人的未来能走出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结果,是由他的修为来决定的,他修得越圆满,身上正的磁场越强,越能把正义之人吸引到他身边,人人都厌恶小人,都喜欢亲近君子,可为什么我们身边仍旧小人多如牛毛,君子寥寥无几?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内心修为没有达到足够圆满的境界,因此所有一切,我们才是原点,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