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崇·贤宗法师: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日期:2020/3/24 10: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内心当中燃烧、升华起来的,而不是外在给予我们的。只有从内在去自我挖掘,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如果总想寻找一个救世主,这个救世主永远也找不到。人们常说“靠山山倒,靠墙墙塌”,所以我们只有靠自己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从自己内在里面去挖掘,才能寻找到那股成功的力量,立足于天地之间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寻找真谛,寻找永恒,寻找到自己心中期待的那个成果。

  大家从早上起床到现在,可能已经经历了很多匆忙、奔波。那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心随时随地找到那份从容和自在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什么是禅修。大家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一个很舒适的方式坐着,可以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可以盘腿,可以翘着二郎腿,也可以很恭敬挺直的坐着。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能让自己身心安住的那份灿烂,找到自己本有的愉悦就可以。把眼睛闭上,把绑紧的腰带放松,让自己放松,告诉自己很舒服,告诉自己努力做到自在和愉悦,然后双手放到脸部,耳朵,颈部做个推拿,捏捏耳朵,搓搓脸,揉揉颈部……(静坐中)

  当你用尽全力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就能从这件事情当中得到收获。所以当我们碰到问题,或达不到我们理想的状态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抱怨别人。因为今天那个果,就是自己以前种下的因导致的,抱怨别人也没用。就像刚才我教大家打坐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没感觉,甚至没有这样去做,那是因为你的心一直留在外面,不相信别人,所以你就不会有收获!

  有句话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智慧的人,当他听到一句有道理的话,就会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当中把它运用起来,最后得到很大的收获。一般的人,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做了两天,然后就扔在一边不去管它了。然后别人提起来,他又做两天,之后又不做了,这叫若存若亡。那根基最低浅的人是什么样呢?他听到这个道理要哈哈大笑,简直是笑掉大牙!

  今天有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你以前种下什么样的因。同样的,未来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果,取决于你今天种下什么因。今天,罗亚帝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来闻道,那我们在这里有没有好好地听课?如果你觉得是被老板叫来的,觉得无所谓的时候,那你的人生永远不会改变。如果你永远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做事情,那会产生什么结果?人家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以前的那种思想让你走到今天,但也许今天之后让你失败的,也就是你那固有的思想。一个智者,他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孔子见到老子的时候,他说这个世界上如果要用一样东西来比喻老子的话,那就是天上的龙。见到它头的时候,你见不到它的尾;见到它爪的时候,你见不到它的身;见到它呼出的气的时候,你却不知道他在何处。也就是人家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的一种姿态。你看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是功名成就之人,却能用这样谦卑的心来向老子学习。而我们在学习上,在交朋友中,我们的心打开了多少?放下了多少?专注了多少?如果你专注20%,最多只有10%的收获,你专注50%,最多只有30%的收获。真的,这是我自己很有感触的!很多父母都在问该如何教孩子成长。我就经常跟他们讲,让孩子去了解伟人,了解伟大人物的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们碰到困难时是如何去面对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随时随地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就像现在,也许你坐在这里腰酸背痛,也许你早饭还没吃,也许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处理……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就像我昨天来到这里,今天就有三四批人约我。关键是你的心如何安住在当下,在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中,你如何抉择自己,决定着你未来的方向。如果你不能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面对的时候,你就很难找到那个自己。决定我们未来的,不是天上的玉皇大帝,不是上帝,不是真主,也不是佛祖。那个人是谁呢?是自己!所以要相信自己,要从内在不断挖掘自己的宝藏。禅修就是这样一个从自我内在不断挖掘宝藏的过程。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乞丐,每天在街边坐在他的一个破旧的箱子上,见到一位先生,就说先生可怜可怜我吧!见到一位女士,就说女士帮助帮助我吧!当他无数次伸出手之后,最后一句话都懒得说了,每次就把那个破盆子提一提,提一提。有一天,有个人问他:“你坐的那个是什么箱子?”乞丐说:“一个破箱子,没什么稀奇的,我几十年一直坐在这个箱子上。”这位先生又问:“你可不可以打开让我看看?”当他把这个箱子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装满着一箱宝藏,一箱金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跟那个乞丐一样,自身内在拥有无尽的资源,拥有丰富的宝藏,但是我们不相信自己,永远拿着碗到外面乞讨:给我一点钱吧!给我一点时间吧!给我一点健康吧!给我一点知识吧!给我一点能量吧……我们永远伸着那个碗,在当那个贫穷的乞丐。实际上我们内在有无尽的宝藏。

  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个人很贫穷,身上一无所有,然后他来求佛陀。他说,佛陀啊!我贫困潦倒,我没有福德。佛陀跟他讲,如果你想富有,就去布施呀,布施可以得到富有报!他说,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如何去布施呢!佛陀说,你身上有很多很多东西可以布施。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其实有很多很多,比如眼睛,当你的眼睛用柔和,善良,真诚,友善的眼神注视着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怎么样?温暖、诚意、理解、交流,是不是这样?你们看别人时,是用什么样的眼神呢?是真诚的,还是躲闪的?眼神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能量!当你有一个座位,你可以把座位让给别人;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脚去帮助别人。比如我们课程结束了,你可以帮忙把桌子整理得非常有序,把凳子摆放得和我们走进来的时候一模一样,这也是一种布施呀!甚至你走路的姿态都是一种布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东西可以布施,只要你有一颗布施的心,布施无处不在!大家想过没有,当你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眼神和言语不断地去实践这样的一种布施的时候,你身边的那个磁场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我对你不断地布施的是爱,不断地想你所想,急你所急的时候,你还会排斥我吗?你还会远离我吗?当我们用什么样的行为往这个世界上,往这个土壤里种种子,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种西瓜肯定长出西瓜,种南瓜肯定长出南瓜,种西瓜不可能长出南瓜,这是世界上最基本的原理。但是我们往往不是这样,我们往往是种西瓜想得到南瓜,种芝麻想收到地瓜,总是因果颠倒。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都期待身体健康这个果,但大部分人都在种什么因呢?黑白颠倒,彻夜不眠,一群朋友带着去狂欢,爆吃爆饮,不去运动,心态不好,等等。这样我们怎么会得到健康的果呢?得不到的!这种状态所得到的是痛苦的果。也许现在我还年轻,我精力旺盛,我还可以让自己透支,没关系,但问题很快就会出现了。所以请大家用手捂住胸口,做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要得什么果,就要种什么因。深深记住这一点,当你未来想得那个果,现在就要种那个因,当你想让这个朋友和你的关系很好地和谐下去,那你就要种和谐长久的因;如果我们和自己家里人的关系不和谐,就是我们没有从那个果去定那个因。当家庭碰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给别人,而没有从自身去反省自己。

   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跟他太太就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文化理解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困扰。如果你很想得到你所期望的那个对象,觉得他很有修养,觉得他长得很帅或很漂亮,但是你们的文化,出生等等各方面没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千万不要追逐这样的人。如果你钦慕对方的修养,那首先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如果不想去提升,又想得到,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暂时得到了也很快会失去。为什么古代强调“门当户对”?就是因为双方的生活状态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只有两个人的生活状态越靠近的时候,这个家庭才会越和谐,各自才会找到内心当中最清凉自在的状态。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内心都很躁动,这躁动源于压力过大又无处排解。我们每天都像老牛一样,拉着磨辛苦地往前走,但是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不理想。我们都希望人生当中心想事成,时时吉祥,万事如意。但最后发现什么都不如意,不吉祥,也什么都得不到,我们活得很辛苦!如何从这样的辛苦状态里去调适自己呢?那就需要一份情调,一份自在、安住、开阔、理解和珍重。要做到这点,就要我们懂得如何去付出,如何去给予,如何舍弃,如何去关注。

  禅是什么?禅也叫禅那,或冥想,就让我们烦躁的心安住下来,让自己融入当下去感受。也许我们的身体在跑,在不断劳作,但我们那份心永远是清凉的。有很多著名的诗句都可以说明这一点,禅宗有句话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想像我们在山路上走到水的尽头时,坐在山上看着云从山底慢慢升上来,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万物,感觉到很舒服很自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在田埂采菊花的时候,把头抬起来,看到悠然的南山高高地耸立在天的边境,看到云朵在南山中间飘扬;“手把青秧插满田,抬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的时候是往后退的,在太阳照射下,水里面看到倒影的太阳印在水上面。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要用一种超然自在,享受当下,随时随地接受当下的心去做每件事。我们有这样去做吗?你给别人剪头发就是在创造一个艺术,你可以从给别人讲个故事,帮助他人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得到愉悦,可以在解读一句话的时候得到人生的感悟;可以在把地板擦得一尘不染的时候欣赏你的杰作。在做每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永远都能做找到那份从容和自在。在身心愉悦的状态里面去欣赏、解读、感受你的生活。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如意,没办法做到心想事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改变,愉悦,欣赏。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生活的逃避者。所以我们小册子的《日诵警策文》第九条“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控制它的宽度;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改变容貌,但我可以展示笑容……”当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既然不能改变,就要我们去接受,让自己的心安住,在这过程中欣赏生活的每一个状态,你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你才能从这里面感受的真谛。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幸福的,有好的家庭,家财万贯,身体健康。但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优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长处去比呢?一比较当然就有痛苦。

  我经常在不断的自我假设,假如明天我就死掉,今天遇到的苦难如何去面对;假如明天我所爱的亲人,朋友,同事,伙伴都离开这个世界了,就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该如何面对;假如今天在路上开车,突然间一个车祸导致手和脚都锯掉了,我该如何面对当下的自己;可能在今天以前所有人都在赞叹我,给我掌声,给我鲜花,明天开始每个人见到我都巴不得咬我一口,恨不得用口水吐我,骂我怎么还不死的时候,我的心该如何安住呢?……这不是诅咒,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这些状况。所以应该把你放不下的感情,家庭,事业,朋友,金钱,名望,地位等,这样统统把它们想一遍,想象成都在你面前消失掉的时候,你该如何从内心当中找到那份净土。如果找不到,就会痛苦!

  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在这个世间所有的不快乐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物的真相,或者说事物的本来面目。因为不了解,所以才迷惑,才恐惧,才不安,才无所适从,每天活在惶恐,焦虑,恐惧和挂碍之中。那什么是事物的真相与本来面目呢?《心经》里面有句话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果要想了解人类终极的智慧,那就好好去读《心经》,从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你就会发现,从那时开始你才会成为真正的智者。因为这个世间离不开两种东西:“精神”与“物质”。《心经》里就剖析了一切物质在世间存在的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相聚而成,因缘离散而灭。所以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就是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永久一成不变地存在。就像我们的椅子,从造出来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从生下来到现在,也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环境,物质等一切的一切,都在刹那生灭,流动变化。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我们生下来注定的结局就是死亡;我们存在一天都会有从天亮到中午到晚上这样的一个过程;现在慢慢的到了冬天,当冬天到了的时候,春天就快要来了,春天过了之后夏天就来了,夏天过来之后秋天就又到来。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不是这样的一种规则?

  当我们了解了这种规则之后,我们也许就会明白,活在世上不要过多地追求实质性的结果,而要学会去追求那个过程。你现在做什么,能把你身上的能量发挥多少,就决定着你这个过程的精彩与否。你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是一个过程,等会去吃午饭也是个过程,今晚把课听好回到家还是一个过程;即使你现在拥有百亿资产,最终还是个过程。霸气如秦始皇,辉煌如贞观盛世,都已过去成为历史。所以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断的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个过程,你把寺院盖大盖起来也是个过程。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每一个各种各样的过程所组合而成。你去抱怨,去排斥,去恐惧都没有用。当你把所有的精力专注在过程里面,那这一生就容易心想事成,甚至灿烂辉煌。所以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定位自己,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安住就决定你的幸福与不幸。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宇宙的真相,明白,知道,然后付诸行动,最后改变自己的命运。明白宇宙的真相,我们就会知道如何行动改变自己。

  大家来听课带个耳朵来就好了,能听进一句对你有产生改变和受用的话就足够了。可能我们很多人都听过无数的课程,看过无数的书,了解过很多很多思想,但是真正能改变我们生命历程的,也许就只有触动我们内心很深的那么那么一句话,甚至是两个字。我们往往活在是非我执,计较与比较之中。所以走到今天我们发现自己过得不快乐,做事情总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结局。这就是因为我们活得不明白,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我们的生命还是在原有的轨迹上运作,所以才更要去了解宇宙的真相。

  《金刚经》中有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为什么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生灭、流动、无常的呢?如果任何东西都是不变的,那生下来多大现在还是多大,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不变化就不可能建起这个房子,也没办法让这个房子消失。这个世间永远找不到一个不变的东西,但我们从小就希望这一切不要变化,所以才会痛苦,每天活在煎熬之中。这就是因为不了解事物存在的规律,找不到规律就分不清东南西北,更不知道怎么做事情。可能有人会认为,师父讲的这些道理好像跟我们做事情、为人处世都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是很有关系的!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了解一切众生你就永远不能成佛。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客户,怎么能从他们身上得到钱呢?我们心中的期待,跟现实永远有那么大的距离。前几天我在北京罗亚帝就讲到,别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500强企业,除了有财富之外,那些企业更多的真的都是急我们所急,想我们所想,做我们所做,所以才能成为世界500强。得不到就是我们不了解事物存在的规律,不了解规律,你的人生要想达到那种预想永远都不可能,真的就是那么简单。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有没有静下来好好思考?

  很多人跑到庙里烧香拜佛,很多人都信天上有个神来帮助我们,其实那个所谓的神就是你自己。有个秀才考了无数次都没考上,最后到庙里去拜观音。抬头一看,发现一个跟观音一样的人也在那里拜。他就问他:“你自己就是观音,为什么还跑来拜?”他说:“真正的佛就在自己心中,只有向自己祈求才能得到你想要的。”让自己内心丰足起来你才不会像乞丐一样,心中什么都没有,总是向外去乞讨。即使拥有百亿资产,但你的内心不丰足,那也就是个乞丐;如果内心当中充满着愉悦,就算你财富很少,那也是富翁。所以富贵和贫穷不是靠金钱去衡量的,完全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内在的丰足与否。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师父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好像很贫穷。但我一点没觉得自己贫穷,因为在我的内心当中,对富有的解读完全是通过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去认识的。

  极度渴求拥有财富的时候,你对财富的那种占有、执着、放不下会永远纠结着你,让你坐立不安,寝食难眠,每天都活在恐惧和挂碍之中。如果你随时都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里面,即使发财也只能发芝麻大小的财。如果你真正了解事物的真相,找到事物存在的规律,明白财富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来到你身边,那你就能成为一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足的人。世界上的人都是在做加法,我现在有100万,还想着要1000万;拥有1000万,又想要一个亿。我的钱越多,权利越大就意味着越成功,这就是加法的思维。而佛教是怎么认为的呢?它是让我们做减法。不管你拥有很多公司、很多财富,还是一无所有,你内心当中对财富的执着都要完全、彻底的放下,然后再把行动提起来。心放下,手提起,专注、喜悦、坚定地去做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你产生出来的能量就会乘以倍数地增加。大家希望是乘以倍数增加,还是用加法去相加呢?所以当你解读透了事物存在的规则之后,就知道如何去做好事情。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原来一直在普陀山教书,后来不教了,用你们的话说应该是叫“下岗”。然后我到浙江桐乡香海禅寺,我去的时候,除了一个很小的天王殿和一尊菩萨之外,剩下的就是一片荒地,我一进去就背了380万的债务。但到今天为止,我们投入建设的资金已将近5000万。一直以来,我们就是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地去做事情,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要求,无条件地去付出。包括现在我在这讲课,除了机票和住宿费之外,剩下的就是无条件的付出,刚刚送给大家的每一本小册子也都是免费的。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呢?就是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我来这讲课不是希望大家给我们捐多少款,也不是希望罗亚帝给我们捐多少钱,更不是想来得到什么利益,我从来没想过。大家知道吗?当你无条件付出的时候,恰恰会有你想象不到的福报来到你身上。如果我每一次讲课开价10万,20万,我想我这几年中所有讲课的钱加起来最多也不超过1000万,但是我得到的远比1000万要多。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就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去付出,没有任何要求的给予别人帮助,这就是事物存在的规律。如果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满足你客户的想法,多解读他们的需求,每一个活动都会让他们得到收获的时候,最后真正富有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万法唯识”,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解读,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世界。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非常违心,甚至觉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支笔在设计师的眼里和在使用者的眼里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解读,事情当然就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要发生一点问题就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而且一切的问题都是我们的念力把它吸引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境界,就要从自己的心念开始改起。我们的举心动念,一言一行,我们的每一个想法与做法都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我们上堂课提到的宇宙真相,接下来就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阐释一下。

  为什么要说真相呢?就是要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运行的规律,让我们迷惑的心对这个世间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让自己活着得到究竟的快乐,否则我们将永远活在迷茫之中。人们常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铺着石头过河的。我想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永远是铺着石头过河吧,我们都希望未来的道路按照自己所计划的方向走下去。那就要活得明白,活得明白就要了解事物真相。因为只有了解事物真相才不会迷失,不迷失才能找到自我。所以今天这个课不是演讲课,今天这个课是师父的分享课。分享我对这个世间的解读,分享我在了解事物真相过程中一点理解。也许你们不这么认为,也许你们的想法,看法并不跟我一样,但是2000多年以来,已经有无数的人实践并印证了这种思想,从而让自己得到究竟的解脱。也正因如此,佛教在2000多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人世间最高远、最终极的智慧。所谓智慧永远是高高在上的,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轻易理解的,所以我们要想理解它就要学会思考,还要付诸行动,不断地实践和加深认识。

  “学而思,思无邪”,就是说学习要学会思考,思考后要把握人间的正道,“正则通,通则达”。如果我们的心念是正确的,自然而然正心就能通达,通达则能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我们不断地走一种不正确的道路,那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窄。所以要学会为天地立命,用正确的心态理解自己的生活,用正确的心念解读世间万事万物,用这样的一种思想让自己屹立于天地之间。这样正则通,你心念正确了你的行为就会融入事物的规则,融为事物规则后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如果不断的用邪思邪念来解读你的生活和事业的时候,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刚才我们前面讲到财富,如果我们真正的为我们的客户、消费者所想,真正让每一个来的人都因为我们而得到改变,想想看你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就会越走越宽敞。这种宽敞取决于你有正念,有大的格局,独到的眼光,开阔的心量。

  我们寺院有本杂志,我在杂志上有篇文章叫做《有大愿者必有大福》,大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心量要像虚空一样开阔,人生的愿景要像大海一样的博大。你把自己有限的身躯献给无限的人生的时候,你的福报永远享受不完。所以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愿景、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未来的方向一定要开阔、一定要远大。不要觉得这些话很虚无、很不着边际,实际上人生就是这样的。每一个做成世界500强的企业,都是因为它们把人类最终期待的那个方向解读透了,帮人们实现某一方面的梦想。大家有没有解读过水的哲学?水永远是最低的,无形的。我们知道水柔弱,把它装到瓶子里,它就像瓶子;把它装到杯子里,它就像杯子;把它装到河里面,它就像一条河。装到哪里,就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水的力量也很强啊,它可以把整个山坡推倒,可以把整个大地冲毁。虽然它那么柔软,但却能做到水滴石穿。看似那么柔弱的水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呢?正因为它永远把自己放得那么低下,所以才能成就大海。我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让自己变成水?叫我们扫地会觉得有失面子,老板让我们去锁门我们可能会愤愤不平,这其中你们有没有去理解什么是水?如果把自己当成水的时候,把你装到瓶子里就变成水,装到壶里就变成茶。如果能这样,你就永远活在如鱼得水当中,不管给你什么角色,你都能扮演好,所以在人生当中,我们要随时随地记住水。佛教中每个菩萨面前,会有很虔诚的弟子每天给他们供三杯水,因为水代表清净、无形、谦卑、包容。当我们每天看到水的时候,都要去想想我们人生可以从水当中得到什么样的借鉴。我们每天都在喝水,身上70%都是水,宇宙的分布70%是大海。日本有个很著名的科学家叫江本胜,他写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下面请这位学员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里面的内容。

  学员:感谢法师!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讨论会!江本胜博士是日本的生命科学家。在这本《水知道答案》里面,它真切的告诉每一个人:我们要善待自然界万事万物。以水为例,我们对着一碗清水给予祝福,或是给予诅咒。然后将这碗水放到冰箱里结冰,拿出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就会发现当你给这碗水祝福的时候,它结出的冰花无比美丽;而给予诅咒与蔑视的时候,结出来的冰花就丑陋不堪!连看似没有生命的水都能感知我们的思想,更何况是我们周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呢!所以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有悲悯之心!去付出我们的真、善、美,谢谢!

  谢谢我们的家人,分享得太好了!水就是这样,当我们内心焦虑的时候,我们身上的水就得到了诅咒。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体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要学会赞美、学会欣赏、学会爱、学会鼓励。

  我们刚刚讲到了解宇宙的真相,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活得更明白。为什么我们都糊里糊涂呢?因为我们都用错误的观点来解读这个世间,所以很多问题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正确面对。刚刚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另外一句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宇宙当中一切造作的法,就像做梦,像泡沫,像影子,像闪电一样的不实在。我们看到自己的身体好像10年前是这个样子,10年后还是这个样子,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变化,椅子,房子,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这就告诉我们无常、变化、流动、生灭的道理,但是我们的思想却一直停留在原来那个认识的过程里面。如果我们老是用同样的一种思想来解读事物的话,那就会活在困惑和恐惧中。大家了解无常的道理之后,就要明白一切都会变化,人变,事变,物变,山河大地变,万事万物都在变。地质学家发现,宇宙前2000多年中所发生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难还没有我们现在50年发生的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永远无法满足的那种欲望所造成的。在飞机上看到泉州,厦门这块土地,有高山、大海、湖泊、河流、城市,但是我们的绿化越来越少。绿化少了,空气就不纯洁,那我们就每天都泡在毒药缸里。这就启示我们要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大家可以在家里院前院后多种些树木,让它茁壮成长,净化空气。我们的心应该跟宇宙当中的这些物质一样欣欣向荣,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要求,否则这个世界的问题永远没法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所以我们要学习、要成长、要改变、要不断地提升。

  我们叶总上过很多课,他自己花了几十万去学的课程,给你们只要几千块钱,而且都是把最精华的部分融合成大家都能接受的课程。如果大家到外面去学要花很多钱,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记住一点: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不要认为只有在学校里面才是学习,不要认为拿着书本才是学习,更不要认为只有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才叫学习。我觉得学习应该是随时随地的,比如坐在你旁边的同事,他的形象,打扮,坐姿,微笑,行为举止等,或是别人讲话的那种语调,逻辑,伶牙俐齿,都可以是你学习的对象,甚至当你看到某个伟人在电视上讲话时,你也可以学习他讲话的方式。但是最高境界的学习还不是跟老师学,不是跟书本学,也不是跟圣贤学,而是从山河大地之中,从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当中去感悟人生真谛。这个世界有春夏秋冬,春天叶子发芽,那么的鲜嫩;夏天不断地生长,绿荫成片;秋天成熟,慢慢枯萎;冬天掉到树下,成为另一个轮回的开始。从这当中,大家有没有感觉,有没有思考,有没有体悟到人生,甚至觉察出世间的真相?如果有,你每天就不会活在浑噩之中,也不会活在名利、金钱、地位的追逐之中。当我们了解了这样的一种思维之后,你就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如何规划自己的道路,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

  前几天在北京跟叶总聊天时,他说他每次看到电视里面的广告,就深深的感到佛陀讲的“人生是苦”。大家知道怎么苦吗?当企业业绩不好的时候,我们很焦虑、很苦恼;当企业生意好的时候,忙都忙不过来,又忙又累,也很苦。如果你肚子饿了三四天,突然有碗白米饭摆在你面前,你会感觉很快乐;但如果让你吃十碗的话,你就会痛不欲生了。让我站一天,我会很难受,巴不得要坐下来;如果让你坐一天,你也会受不了,恨不得站起来,甚至会很羡慕师父可以站在台上。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世间没有一个永恒、固定不变的快乐,也没有永恒、固定不变的痛苦,快乐与痛苦永远是交叉的存在的。当我们没有用这种思维去理解的时候,我们将永远活在患得患失中,找不到自己。所以我希望大家听完这堂课后,能从内在去反思、觉醒。不要成为奴隶,也不要成为饥渴和贫穷的人,而是真正从内在里面找到本自具足的自信和保障,让自己丰足地活在这个世间。当你找到那份自信,你的人生永远都快乐。不管钱再多,你也不会不可一世;不管钱再少,你也不会觉得自己贫穷。当你那颗心解脱了,当困扰你的那根绳子解开了,你做什么都可以成功。只要用心去做,都可以得到超乎想象的财富。

  还有一点,做事要“做而思”,就是每做一件事情,做完之后都要总结、思考,然后在这个思考中再进行超越。不要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我们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当你在实践的时候,又能总结,产生新的思维。真正的企业家能把复杂的思想变成最简单的行动,将最简单的行动变成可持续的运作。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的我们,就要不断地从实践当中学习、思考、总结,然后付诸新的开始。

  2010/11/17 讲于罗亚帝泉州分公司

  香海慧云整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贤崇·贤宗法师)  

 贤崇·贤宗法师: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贤宗法师: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 

 贤崇·贤宗法师:禅在生活中的意义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贤崇·贤宗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贤崇·贤宗法师:什么是“二入”与“四行” 

 贤崇·贤宗法师:遵循自然 

 贤崇·贤宗法师:坐禅三要 

 贤崇·贤宗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贤崇·贤宗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贤宗法师:清除内心的毒素,然后种下菩提种子 

 贤崇·贤宗法师:第十二期止语禅修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