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永信法师:少林寺与日本的渊源


   日期:2020/3/30 17: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少林寺与日本的渊源

◎释永信

  日本与少林寺的交往,具体始于何时?《新编少林寺志》上说:唐、宋年间,日本僧人大智法师来少林寺求法取经,学习少林功夫,最早将少林佛经和少林功夫传入日本。只说“唐、宋年间”,没有准确时间,由此推测差不多也有近千年了吧。

  有准确时间记载的,是在元朝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日本僧人邵元和尚留学中国,先后游历了很多名山大川,顺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他来到了少林寺,一住就是21年,最后还当了少林寺的首座。他不仅精熟少林武术,更精通中文,并擅长书法。在他当少林寺首座期间,曾为少林寺十五代住持息庵禅师撰过碑文,文字通达典雅,这通碑现在仍在少林寺内立着。他还为照公和尚撰过塔铭文并书丹。照公和尚塔位于塔林中部,大家有机会可以留心看看,他的书法尽管经过石匠刻凿,还是能看出写得非常漂亮。1973年,郭沫若老先生看了邵元和尚撰文的《息庵禅师道行碑》和撰文并书丹的《照公和尚塔铭》的拓片后,曾题了两首诗赞颂:“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邵元撰写照公塔,仿佛唐僧留印年。花落花开沤起灭,何缘哀痛着陈言?” 邵元和尚1379年回日本后,不仅弘扬少林禅法,并且传播少林武术,深受日本人民尊敬爱戴,成为日本有名的高僧。明朝洪武年间,日本僧人德始曾来少林寺修学,他也写得一手好字,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是他书写的《淳拙禅师道行之碑》。

  以上说的都是日本僧人来少林寺的,也有少林寺弟子去日本的,比较有名的是明末清初的陈元贇。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陈元贇(1587-1671年),明朝崇祯年间进士。他27岁那年,来少林寺,成为少林寺弟子,学习佛法和少林功夫。大概在少林寺住了一年多,离开了少林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即他32岁那年东渡日本。日本宽永二年(公元1625年),他住在江户昌国寺,在少林武术的基础上,结合明朝衙门捕人术和日本固有拳法,创编柔道,并广授门徒,被日本人尊为柔道鼻祖。至今日本爱宕山尚存的残碑上还有这样的文字:“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人陈元贇而始。”

  上面所列举的都是见于史籍,广为人知的。至于不见于史籍,更加广泛、普遍的交往,就更多了。少林寺是禅宗祖庭,而禅宗在日本佛教中是大宗,禅宗精神深入日本人民心中,广泛影响日本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所熟知的日本柔道、剑道、武士道、花道、茶道、书道,甚至饮食风格,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认为都与禅宗精神有很大关系。

  有人说,佛教在印度发芽,在中国开花,在日本结果。这种说法是否确切,我们且不去说它,但是佛教精神如此深入广泛地渗透在人民日常生活之中,日本确实比我们国内做得好。近年来,我多次访问日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尽管日本与少林寺的交往史籍记载并不很多,但少林寺禅宗精神如此深入广泛地影响日本人民生活,这里边很值得考证和研究,我非常希望有志于此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做做这方面的工作。

  在日本与少林寺交往历史中,规模最大的还是近代的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创始人宗道臣大和尚来少林寺归山朝圣活动和我率少林寺武僧访问团去日本访问巡回演出。宗道臣曾于20世纪40年代来到少林寺学习佛道和少林功夫,学成回国后,组织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至今会员已过百万,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分会。

  1979年4月,宗道臣便率领访问团又一次来到少林寺,归宗朝圣。那就是我在前面介绍我师父时所说,我师父正是借这件事,在廖承志亲自安排下,中央统战部同意少林寺僧人重新穿上了僧衣。

  1980年4月,宗道臣特地带上了他的女儿宗由贵,第三次来到少林寺,并在少林寺内碑林中刻立了一座《日本少林寺拳法开祖宗道臣大和尚归山纪念碑》,并赠一尊铜质达摩像,现在供于少林寺客堂。

  1981年10月,宗道臣率访问团第四次访问少林寺,在大雄宝殿后面种植了4棵松树,以示友谊长青。

  1982年宗道臣归西后,其女宗由贵接任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管长,成为宗道臣二世,并于1987年8月,率领由300名会员组成的大型代表团访问少林寺,表示要继承先父的事业,永远保持和少林寺的亲密联系。

  1990年12月27日,应日本武术协会和古室进荣先生的邀请,我率领少林寺武僧访问团首次访问日本。这是我第一次出访,访问的目的,是与日本的佛教界交流,并通过少林寺武僧团表演少林功夫这一特殊形式与日本的武术界交流武艺,增进中日两国的互相理解和情谊,实现中日两国的和平友好合作。少林寺武僧访问团一行6人,近20天的访问期间,分别在日本国家电视台、东京杏林大学等处举行了十余次少林功夫公开表演,并广泛地与日本武术界同仁探讨技艺,以武会友。同时,还访问了东京、京都、大阪、横滨等地区的许多著名寺院,如达摩寺、大德寺、东福寺、金相寺、相国寺、南禅寺等等,参加了十余次佛事活动。

  自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创始人宗道臣大和尚来少林寺归宗朝圣以来,几乎每年来少林寺朝拜一回。中国有句古话叫“礼尚往来”,不能老是人家来看我们,我们也要去看看人家。所以,1990年,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邀请我们少林寺派人参加他们的年会,我们很高兴地接受了。

  在日本期间,除了参加特为我们举行几次小型的活动之外,主要的就是参加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在千叶县举行的声势浩大的年会。在年会上,我们受到了热烈欢迎,我代表少林寺向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并邀请他们参加少林寺1500周年的庆典活动,希望日本少林寺和中国嵩山少林寺的直接联系永远保持下去。少林寺拳法联盟会长宗由贵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对少林寺的情谊。在年会上,我们还观看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会员们的精彩武术表演。

  我们一行还参观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总部。总部是宗道臣大和尚生前创建的,是联盟日常办公、对外联系的中心。总部门前矗立着宗道臣大和尚重访少林寺的纪念碑。在总部里面设有宗道臣大和尚的奠堂,我向宗道臣大和尚上了香。然后,在宗道臣二世宗由贵陪同下,参观了总部,并听取了主人的介绍及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远大规划。

  访问了联盟总部以后,我想了很多,宗道臣大和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少林寺学了几年少林拳,回国后创办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至今发展的如此轰轰烈烈。相比之下,我们对少林功夫的发展工作,做得很不够。此其一。其二,禅宗祖庭少林寺,以及蕴含着禅宗精神的少林功夫,如此打动了日本人民的心,并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一条坚固纽带,我们要好好地珍惜。

  2007年7月,作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重头戏,一部名为《武林风·少林寺传说》的大型武术表演,漂洋过海,在日本的东京演出50多天时间里,到现场观看的约有400万人,日本富士电视网做全程跟踪报道,旗下28家电视台进行转播。

  表演节目的长达45分钟,以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秦王”的典故为背景,把一系列功夫表演不着痕迹串起来;少林气功部分增加互动环节,少林寺许多绝技通过“打出山门”的民间故事框架展现;直接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再现了少林僧人的真实生活。

  河南省专门组成代表团参加活动开幕式,由一位政协副主席带队。

  他们在筹备期间,特地征求我对此行的意见。我就直言相告:

  其一,赴日的演员要找武功好、形象也好的。身手敏捷、高高大大者最好。“一出国门,就代表中国的形象,不能马虎”;

  其二,表演的是功夫,但不能止于功夫。因为“少林功夫”是四个字,限定“功夫”的,是“少林”,而“少林”二字,对日本来讲,意味更为深远。

  我曾十几次到日本,日本著名的寺院几乎都去遍了,也见过诸多日本高僧。这么多次来,我最深的感受是:日本是个深受佛教影响的国家,其中禅宗的影响尤为深远。禅宗的两支:临济宗和曹洞宗至少都有上千万的信众,铃木大拙的新禅宗,把禅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影响可能更大。

  日本民众对禅宗祖师达摩非常尊崇。在东京有一个著名的民间团体——日本禅画家协会,累计有20多万会员,其会长平冈嘉卫门先生和我私交也甚好,曾经几次带领协会会员,来少林寺参访,终生以画达摩祖师画像为修行的一种方式,而且在东京有相当的影响力。

  日本有这样一种民俗,过年时候,到庙中请尊达摩,叫做“开运达摩”,相信会给一年带来好运气。达摩在日本各地形象也不一样,但普遍受尊崇。

  禅宗和达摩,跟少林寺的关系太紧密了。如果到日本只表演功夫,显示一下打打杀杀的小技,不能上升到道的层次,影响也就有限;去表演的是1500年来衣钵相传的少林功夫,唤起民众“禅”的情结和“达摩”情结,效果就不同了。

  再说,少林有句老话,叫做“禅武不二”。习武即是参禅,参禅不离习武,都为了明心见性,技术和道的高度统一。日本的茶道、剑道,也是这样,以技载道,所以长久。现在有一种片面重视技术、忽视道的倾向,学武就为了打得过别人,而不是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表演只求好看花哨,没有文化内涵——这就走偏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拿真正的功夫过去,才能被人家瞧得起,才能立得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