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永信法师: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


   日期:2020/3/31 10: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

释永信 

 

    在改革和完善宗教法律监督体制、促进宗教事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传统宗教发展因应社会需求提升面临许多新机遇,也凸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建寺观教堂乱改乱建缺少规范管理;多元利益主体介入景区宗教场所引发教俗矛盾;宗教活动场所现行一揽子属地管理,制约了传统宗教应对海外宗教挑战、树立中国宗教形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和潜力。建议在全国人大审定完善有关政策法规,由国家宗教局科学统筹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对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统筹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批原有的寺观教堂得到恢复开放,而且新建了一批寺观教堂,宗教教职人员和信徒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宗教界有了合法权益。尤其是2005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这个我国第一部关于宗教的法规,真正使宗教事务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使宗教界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依法保护。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还没有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就是说,《宗教事务条例》贯彻执行中难以操作的问题。这就是:

    第一,原有的寺观教堂恢复开放后乱改乱建和新建乱建寺观教堂,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统一规定,在维护维修改扩建、新建中没有依据各宗教特点和轨制,即使同一宗教也存在着大小规模建筑轨制不一、凑凑合合只管开展活动的问题,有损宗教文化形象和政府形象。

    第二,宗教活动场所作为社会机构没有法律定性;有民主管理委员会组织,但没有明确负责的法人;没有明确占有土地和新建宗教活动场所占用土地的性质,没有根据各宗教情况明确占地规模、建筑设施规模、教职人员规模等,因此,各地在旅游景区开发、城市改造拆迁、门票收入,以及宗教活动场所改扩建和新建等方面矛盾和困难重重,侵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事普遍存在,引发社会不稳定。

    第三,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后,明确了设立宗教活动场所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局或设区的市宗教局审批的权限,但设立依据和条件比较粗,掌握困难。加上省、市、县宗教事务部门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执法手段不强,社会有关方面以开发旅游经济为名或个人谋取利益乱建、滥建寺庙时有发生,不断出现纠纷。

    第四,目前我国各宗教、各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属地管理,不分占地规模和建筑规模大小,不分教职人员多少,不分历史悠久与否,都是由县级甚至乡级政府管理,在执行宗教法规政策中存在不少问题,不会管、不敢管、乱管、管乱的情况多有出现。这样,不利于宗教和谐、宗教与社会和谐。

 

    1、建议依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国家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从法律名词解释到各种办事法定程序和法定文书文本,进一步明细化、具体化;把宗教活动场所用地性质、占地规模、房产性质、改扩建或新建的建筑风格规模规制,教职人员定编定员,场所的法人主体地位,旅游景区开发的责任义务和与宗教活动场所的关系,城市拆迁涉及宗教活动场所的政策,门票收入,等等,宜明确在《实施细则》里的就进入实施细则,宜国家相关部门联合明确政策的明确政策。总之,把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纳入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政策化、程序化的轨道。

    2、对宗教活动场所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现有宗教活动场所县、乡管理体制现状,像其他行业一样,按场所占地大小、建筑规模大小、教职人员多少、在本场所过宗教生活的信徒多少,以及历史文脉区别等基本状况,制定详细等级标准,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分别直接管理,或省、市、县三级分别直接管理。同时,明确场所登记、法人和教职人员备案、财产归属等,变成上抓大、下抓小分级管理格局。这样,有利于落实宗教法规政策,有利于促进场所自身管理上水平、上台阶,有利于宗教自身对外宗教文化交流,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间外交作用,服务外交大局,同时,有利于提高和扩大我国宗教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3、加强省、市、县三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执法力量。建议省、市、县三级宗教工作部门建立执法专门机构,形成满足执法需要的专门队伍,划分职权责任,对非法宗教活动和侵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处理。这样,才能使宗教事务的管理真正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4、明确理顺宗教活动场所与文化、文物、旅游、林业、土地、水利等政府部门的关系。既要分别执法,又不要相互“打架”,还要避免办事扯皮或争吃“唐僧肉”乱争乱占宗教资源的问题。坚决制止“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和利用寺庙招商引资开发旅游,坚决制止利用宗教搞什么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庙会经济等。这些都是与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格格不入的,也是宗教界不欢迎的,也已受到国外宗教界的指责。

    综上所述,科学统筹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需要法律的、政策的综合手段和途径解决问题,把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方针、法规政策落到实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