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L 1009经叙述佛为天子演说“心”的作用。


   日期:2020/4/15 17: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1009经叙述佛为天子演说“心”的作用。该天子问道:“谁持世间去?谁拘牵世间?何等为一法,制御于世间?”佛陀对此回答说:“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这里即强调“心”生万法和万法唯“心”的作用。然而什么叫心,佛教各部派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从五蕴而言,心就是“受想行识”四蕴;如果从心王角度而言,乃是特指五蕴中的“识蕴”,原始佛教一般讲六识,基本不涉及到第七识乃至第八识。依印顺长老的观点,所谓八识乃是六识的进一步延伸,并无实名。当然,若从唯识学角度而言,“心”有时特指第八阿赖耶识,即前六识为识,第七识末那识为意,而第八识总名为心,这是将心、意、识三者作了进一步的区分。“心者,谓縸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故将第八识列为诸种积集,亦作统一之义,它是造成生死轮回的主因之一。至于心性是净是染的问题,各家也有不同的看法,然总体来讲,心性本性为净,然表相为世俗客尘所染,故而统一称其“性净而相染”。慧能大师之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是立足于心性本性角度而言,故而此处的“无一物”,是指佛性本体为清净,世间有情佛性皆为平等无二,无任何染杂之物可觅,故无尘埃可染。而北宗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乃是从俗谛(即境相)而言。众生身处五浊恶世之中,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加之现世污秽之熏染,难免会习气累叠相加,致使烦恼问题越来越严重,净了复染,染了再去除秽,故而众生容易出现反复,毛病根深蒂固,刚强难以调伏。比如说我们到寺院里礼佛参拜,顿时觉得遍体清凉,可以把所有的顾虑与负担一扫而光;然而一旦回到了所在单位,却又是旧病复发,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这便是杂染心识的在里面起作用,故《楞严经》上讲,“现行易制,积习难除”。一个人若能做到身不作恶事,口不说恶言,也并非难事;然而让我们心里不要产生非分之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发怒火(并非克制不发怒,而是要求心里本来就不生气),那是相当困难的。在课诵本的晚课蒙山施食中有《华严经》的四句偈,叫“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讲的就是心识的作用。

  上面讲到心识的作用,不大好理解。第1010经讲到爱欲的作用。天人问佛陀:“谁缚于世间?谁调伏令解?断除何等法,说名得涅槃?”即缚结我们使得我们永远得不到解脱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佛陀还是谈到了“欲”(爱欲)的作用,即“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佛陀为什么反复教导我们要断除爱欲呢?其实还得从古印度文化说起。印度古代的人们就认为人生必须具备三大目标,即法(达磨)、利和爱。法的本义为规则,即是对真理的了解与探求;利是指财物的蓄积,比如牛群、仆人、金银珠宝等的无尽占有;爱便是以性爱为主体的世间各种享受。从习气上讲,我们人类大约是喜欢贪图享受而不喜欢吃苦受累的——夏天坐在空调房里翻阅报纸杂志,肯定要比在野外土地上辛苦做农活要惬意得多。

  在本经中,“欲能缚世间”,这是一个大的前提,也就是告诉我们问题的核心所在。那么如何能与我们身上的枷锁彻底告别呢?这里要涉及到两个步骤,第一步要将爱欲调伏,将它们的嚣张气焰彻底打压下去,把欲火的柴薪彻底抽拔掉,然火焰渐渐熄灭下去,此处就要运用到佛教的“戒律”,起到防非止恶、渐渐消熄的作用。第二步就要彻底“断除”,把所有的欲望与爱念悉数根灭,如截断陀罗树头,使它永不再生长下去。此处就运用并发挥“定”作用。如果缺少甚深的禅定功夫,想断除爱欲,恐怕很困难。当爱欲从熄灭到永远地断除,此时就距离涅槃不远了。故而佛说欲得涅槃,断除爱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8.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五明学佛网: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