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二)~B 二、天使经


   日期:2020/4/22 7: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天使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以净天眼,能随众生所作的善恶业,而知此众生之生时、死时,乃至升天、堕地狱。如众生于人间多造恶业,不畏后世罪,死后生在阎王的境界受苦,阎王就用生、老、病、死、治罪之五事,也就是名叫五天使来诘责罪人。后又叙受苦的众生入东西南北四门大地狱,往来于峰严、粪屎、铁鍱林、铁剑树林、灰河等处,受算不尽的岁月的苦痛。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本经中所讲的“天使”,与我们通常观念上所认知的“天使”,完全是两回事。一般而言,人们脑海中所出现的“天使”,都是长着翅膀的美丽少女或可爱的小孩。他们的到来,总是与上帝的赐福紧密相关。而此处的“天使”,倒并不是什么赐福——甚至与赐福毫不相关;他们的形象也决非那么可爱——甚至令人望而生畏,闻而丧胆!那么,他们究竟是什么呢?他们就是伴随着我们一生、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关、如影随形的生、老、病、死,以及死后堕入轮回的治罪之狱。如果把它们称作“天使”,似乎有些勉强,甚至有些默色幽默的意味,因为九成九以上的人,我想不大可能会把这些作为一种“天使”的形象来看待。然而,佛教里的的确确真的有“天使”一词的存在——比如这部“天使经”就是明证。在佛教里,“天使”一般就是指阎罗王的使者。这里的“天”,不是指上天,而是指自然规律,因为生老病死这些东西是我们平常人所无法避免掉的,纵然你活了一万岁,仍然避免不了老死的逼迫,终归要死去;经过轮回后,再次回到生的起点,结果再以死为终点,这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天理”。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地狱?如果说有,地狱到底在哪儿呢?它是否也符合佛教中所提倡的因缘所生法呢?它与大乘佛教中所讲的“地狱在我心中”这一说法又是什么关系?如果说没有地狱,那么在很多经典中,都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地狱,而且有的还描述得相当详细呢?比如《长阿含·世记经·地狱品》中,就陈列了各种各样的地狱情状。当然,作为一名佛教信徒,不应该对地狱问题存在丝毫的疑虑——这是一个起码的奉佛者的基本准则。但是,对六道作些自己独立的思考,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部《天使经》的主旨思想很是明确。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佛陀是一位真正见道、究竟见道的非凡圣贤,他可不是像那些邪门外道四处在吹嘘,他的本事的确非常了得。比如说,在诵经集会时,弟子们如果动了什么不好的念头,他马上就会觉察出来。佛陀能把弟子们、乃至所有的心思都摸得很透。所以有的弟子对佛陀很是惧怕,因为弟子们在世尊面前不敢胡思乱想,更不敢胡作非为——这对于那些老是打妄想、不守规矩的弟子们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后来当有的比丘听到佛陀灭度的消息,不但不悲伤,反而面露喜色,这就是坏戒比丘的典型心态。

  正是因为佛陀所具有的超凡神通,所以他能够通过天眼,把人们的三世看得清清楚楚。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佛教虽然讲三世,但是对于现世和来世却更加重视。如果把三世的重要性进行排列,我认为依次分别是现世、来世、过去世。佛教修行的着眼点是未来世,而落脚点却是现世,即今世。而今世与来世是什么关系呢?今世修什么,来世就得什么,这就是基本规律。当然,来世有时也会受到过去世的影响,但总的影响,是今世所造诸业的自然显现。因此,佛陀说,“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圣人,邪见成就邪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就是说,若我们身口意三业都为非作歹的话,那么下辈子肯定好不了。因此我们会见到有些人死无丧身之地,或者一生为乞丐,我们往往就会说此人前生造孽了——从大的原则上讲,这话是对的,不会错到哪里去。当然,具体一些细微之处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说得清的。那么如三业皆为善的话,当身坏命终之后,“必升善处,乃生天上”。佛教里讲“善恶有报”,总的来说,与本经中所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世尊为了说明他所观察的无比准确性,他在经中作了五个比喻。

  比喻1:“犹大雨时,水上之泡,或生或灭,若有目人住一处,观生时、灭时”;

  比喻2:“犹大雨时,雨堕之滴,或上或下,若有目人住一处,观上时、下时”;

  比喻3:“犹琉璃珠,清净自然,生无瑕秽,八楞善治,贯以妙绳,或青或黄,或赤、黑、白,若有目人住一处,观此琉璃珠,清净自然,生无瑕秽……或赤、黑、白”;

  比喻4:“犹如两屋共一门,多人出入,若有目人住一处,观出时、入时”;

  比喻5:“若有目住高楼上,观于下人往来周旋、坐卧走踊”。

  上面的比喻3中有一个词,叫“八楞善治”,或许我们对其比较陌生,它的意思就是将琉璃宝珠磨成八面,而且每一面都磨得很光滑圆润。我们来简略分析一下上述的五个比喻。其实这些比喻的意思都差不多。比如说下雨天地上的水泡的从生起到破灭,凡是眼神好的人,都能够看得清楚,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老天下雨时,天上掉下来的雨滴,从天上一直落到地下,若要看得很仔细,需要下些功夫;当然,若将雨滴从天空一直到落地的整个过程搞明白,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一串琉璃珠,我们若将其外形和颜色区别清楚,如果不是色盲症,我想都不存在任何障碍;看看从大门里来往穿梭之人,也是历历在目……佛陀用这些比喻,无非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凡是世间之人,佛陀对他们的生死情况以及生前死后的果报之事,都了知的一清二楚。

  我们知道,佛陀具备了五眼六通,他与我们凡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佛陀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们的身前身后事搞得十分透彻,我们对此不需要有任何疑虑。但是,我们凡人,或者说我们自己,能不能把自己的前世后世搞清楚呢?佛陀在这里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因果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搞清楚呢?就是通过自己的实际修证。对于前世之事,我们暂不可能搞得清楚,但是对于后世之事,我们完全有把握。理由何在?经中的几句话给了我们明确的解答:“若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意恶行……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乃生天上”。这就是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有些人对佛教不了解,甚至不懂装懂,说佛教是迷信,是宿命论。其实佛教既不迷信,也从来没有所谓宿命的说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教主张“万法唯心造”——注意,这里的“唯心”,我们切勿将其等同于“唯心主义”——这个“心”,既可以产生恶念恶行,也可以产生善念善行。有恶念恶行,就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比如说,一个人虽然没有公开干坏事(恶行),但是他心眼不好,老是动恶念。从法律角度讲,只要不产生法律后果,不构成犯罪。但是从佛教角度讲,恶念不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且还会伴有极其严重的恶报。从现实意义上讲,如果一个人心怀险恶,纵然他再会伪装,其实若细细观察他的表相,还是可以觉察出蛛丝马迹的。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恶念的产生,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神经运作。这些不正常的运作,必然会通过生理的方式,呈现于面部,比如说诸如“慈眉善目”、“心宽体胖”之类的成语,就很形象地说明了心念与身体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的观点无疑是极其正确的。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果报,佛教倡导我们弃恶从善,不将将这种因果关系现世化,而且还延伸到未来世,乃世无穷世即三世因果。这种因果报应思想,如何能将其与迷信混为一谈?

  世尊进一步说,“若有众生生于人间,不孝父母,不知尊敬沙门、梵志,不行如实,不作福业,不畏后世罪,彼因缘此,身坏命终,生阎王界”。那么到阎王界之后,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就是我们生、老、病、死的各种状态,以及死后会受到治罪,即五种“天使”将终生伴随着我们,乃至生生世世,永不停息。

  在谈到“生天使”时,经中说,当我们生下来之时,“身弱柔软,仰向自卧大小便中,不能语父母”,其实这也是很痛苦的。而对于“老天使”,经中说,“年耆极老,寿过苦极,命垂欲讫,齿落头白,身曲偻步,拄杖而行,身体战动”,这自然也是很痛苦的。对于第三天使,即“病天使”,经中描述道:“疾病困笃,或坐卧床,或坐卧榻,或坐卧地,身生极苦甚重苦”;第四天使叫做“死天使”,“若死亡时,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狼所食,或以火烧,或埋地中,或烂腐坏”;第四天使光临未久,第五天使旋即来临。第五天使就是地狱小卒或捉住罪人,百般拷打,采用各种酷刑来折磨罪人,让其感受到造业的果报。在谈到此五天使时,经中一再强调,我们之所以感召这些天使,是因为我们制造恶业的自然结果,“汝自恶业非父母为,非王非天,亦非沙门、梵志所为,汝本自作恶不善业,是故汝今必当受报”。

  在该经中,较为具体描述了各种地狱的一些情况。关于地狱的种类及具体惩处细则,各种经典中记载有所不同。《长阿含经·世记经·地狱品》将地狱定为八个,数量比较确定,经中说:“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推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经中对地狱的描述,或者说地狱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要么焰热,要么奇寒,反正都是痛苦难耐,将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其苦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里我想再简单地介绍一下《长阿含》里所说的八大地狱:

   (1) 想地狱,又作等活地狱。堕生此处的众生,手生铁爪,互见时怀毒害想,以爪相掴。或因心意浊乱,掴裂自身,至血肉竭尽而死。然冷风一吹,皮肉还生,复受前苦。凡犯杀生罪、毁正见、诽谤正法者堕生此狱。

  (2)黑绳地狱。此狱狱卒,以热铁绳纵横捆缚罪人之身,或斫或锯。所受苦恼,十倍于前。凡造杀生、偷盗罪者堕生此狱。

  (3) 推压地狱,又作众合地狱。诸鬼卒驱罪人入两铁山间,罪人受两铁山之挤压,肉骨碎裂。凡犯杀生、偷盗、邪YIN罪者,堕生此狱。

  (4)叫唤地狱,又作号叫地狱。或将罪人投热镬中煎煮;或将罪人驱入猛焰火室;或以钳开罪人口,灌入烊铜,烧烂五脏。凡犯杀、盗、邪YIN、饮酒者堕生此狱。

  (5)大叫唤地狱,又作大叫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刑罚如前之叫唤地狱,其苦更甚于前。凡犯五戒者堕生此狱。

  (6) 烧炙地狱,又称焦热、炎热地狱。令罪人卧热铁上,由首至足,以大热铁棒打碎成肉糜。凡犯五戒、邪见者,堕生此狱。

  (7) 大烧炙地狱,又作大焦热、极热地狱。此狱罪人所受刑罚如前,其苦更甚于前。凡行杀、偷、邪YIN、妄语、饮酒、邪见及污净戒僧尼者,堕生此狱。

  (8)无间地狱,又作阿鼻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苦,无有间歇。凡犯五逆罪者,堕生此狱。

  上述的八大地狱,每一地狱各自又有十六小地狱。罪业分上、中、下三品,凡犯上品罪业者,堕生大地狱;犯中、下品罪业者,堕生小地狱。

  当然,关于地狱的话题,似乎不在我讨论的重点之列,我们只作一些大体上的了解就可以了。我想说的是,其实诸如生老病死四种天使,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似乎无可避免。我想,有生必有死,这是常识性的问题。人生在世,哪个人不生病,哪个人不死亡?纵然活个千年万年,也有与世界作最后告别的那一天。但是,对于所谓的“治罪”——即堕入地狱中去活受罪,我想我们只要把握住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完全可以避免掉的。毕竟地狱总是与罪大恶极联系得更为紧密,对于大多数浑浑噩噩地世俗人来说,只要不犯十恶,我想堕入地狱的概率,还是微乎其微的。

  总之一句话:勤修十善业,远离“五天使”,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用一句大家都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进行总结,叫做——

  活在当下!

  (界定  3月9日晚,于南海普陀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