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七)~B 有关长寿王的故事


   日期:2020/4/22 1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上文(《长寿王本起经》)——

(二)有关长寿王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说明忍辱的积极意义,佛陀向比丘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三位主要人员,第一领衔主演名叫长寿,是过去世拘娑罗国的国王,很有才能;第二领衔主演名叫梵摩达哆,是加赦国的国王,此人残暴异常,喜欢挑起战争;第三位领衔主演名叫长生,是长寿国王的儿子,也是位很有智慧的未来国王。这个故事,就是在他们三位之间展开,时间跨度应该在半个世纪以内。

  根据经文中的说法,拘娑罗国与加赦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至于什么原因引发了战争,似乎没有说明,但是战争的主动挑起者,却是加赦国。加赦国的国王梵摩达哆是位好战分子,他经常把自己的军队结集起来,侵犯拘娑罗国的领土。拘娑罗国的长寿国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就“自引军出,往至界上,列阵共战,即摧破之”,说明两国无论在军事实力上,还是在战争策略上,梵摩王都远远不是多寿王的对手。结果梵摩王的军队一败涂地,“长寿尽夺彼梵摩达哆四种军”,就连梵摩王本人都成了对方的俘奴,“乃复生擒加赦国王梵摩达哆身”。但是,长寿王很是慈悲,他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随即把梵摩王给释放了,对他说:“汝穷厄人!今原赦汝,后莫复作!”意思是说如今你变成光杆司令了,今后你再也不要再来我们国家边界捣乱了。

  或许是长寿王的这句话刺激了梵摩王,导致了梵摩王的自尊心与报复心极度膨胀;或许是出于其他目的,反正这位梵摩王死心不改,回到国内后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一心复国。后来,他纠集军队,再三与长寿王作战,可是均被长寿王战败。当梵摩王最后一次带领军队,再一次前来进犯国土时,长寿王作了认真的反思,他心想如此打下去,肯定会没完没了,最终会造成国库虚空,民不聊生。他心下想:“我已克彼,何须复克?我已伏彼,何足更伏?我已害彼,何须复害?但以空弓,足能伏彼”——长寿王是想用和平主义与不抵抗政策取代以往的积极应战策略,他认为仅凭一把没有箭的“空弓”就能够将梵摩王降伏。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种想法是如何的天真与幼稚,作为一种理想,倒也无可非议。长寿王作此念想后,就命令四种兵种全部放下武器,任凭梵摩王的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把长寿王的所有国土,划归为加赦国的版图为止。

  国家没了,那么这位长寿王怎么办呢?他选择了出离,“我今宁可独将一妻,共乘一车,走至波罗奈”,他逃到了波罗奈这个国家去了。到了波罗奈以后,他化装成平民百姓,在乡村城邑之间行走。由于他以前当国王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受学博闻”,因此他“以博闻故,即转名为长寿博士”。看来“博士”这个名称,不光中国古代有,印度古代也有,它是“博闻之士”的简称,与今天的学位称号相比,差别较大。

  这位长寿博士,不但多闻,而且对声律也十分在行,他来往于街街巷巷,“以欢悦颜色作妙音伎”,波罗奈国的那些达官豪族们听后,都“极大欢喜而自娱乐”。从经文中可以得知,波罗奈国似乎是加赦国的附属国,而且与加赦国毗邻。长寿博士听动的乐曲声,被梵摩达哆王的眷属们听到了,加赦国的国师也听到了,国师请长寿博士到其府上演奏,然后给他安排了固定的住所,作为宾客对待。

  后来,长寿博士的妻子怀有身孕,这个国师精通相术,便给博士之妻占卜。所卜的结果令国师大吃一惊,原来博士之妻所怀的竟是有德之子,国师“便以右膝跪地,叉手向长寿博士妻,再三称说:生拘娑罗国王!”此时,国师对于博士夫妻的真实身份也悉数知晓。他赶紧吩咐手下人,此事万万不可泄露出去!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长寿王妻生下一子,起名叫长生童子。夫妻俩怕露出风声,当孩子生下来不久后,便寄养在朋友的家中。一晃数年过去,长生童子亦渐渐长大,经中说他“若诸刹利顶生王者,整御天下,得大国土,种种伎艺……如是种种诸妙伎艺皆善知之。若干种妙事殊胜,猛毅超世,聪明挺出,幽微隐远,无不博达”。

  但是时间长了,长寿博士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梵摩王所探知。他命令左右立即往国师家中,将长寿博士逮捕,然后亲自审问。长寿博士之子长生童子此时已经长大成人,经中说他本领很大,连波罗奈城中的豪族权贵全部都听从他的安排。当父亲长寿王被捕后,他四处活动,在贵族中进行宣传,历数梵摩王的种种罪恶,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推翻梵摩王的统治。梵摩王得到密报后,十分惊慌,“闻即大怖,身毛皆竖”。于是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命令手下立即枭杀长寿王,将其浑身“斩作七段”。但是长寿王在临终前一再嘱咐其子长生童子:“童子可忍,童子可忍!莫起怨结,但当行慈。”由此可见长寿王的博大的仁爱精神。

  经中记述,长寿王去世后,长生童子也像他的父亲那样,走村串巷为大众讲解忍辱之道,并且以音乐作为宣传的媒介,被人们誉为“长生博士”。后来,长生童子得到了梵摩王的重用和信任,甚至把自己贴身的刀剑都交给长生博士保管。在一次田猎行动中,长生博士与梵摩王共乘一车,他本来是有充足的时机杀死梵摩王的,可是当他举起刀的一刹那,他想起了父新的遗言,于是又将“举刀还内鞘中”。待国王睡醒后,他如实将自己的真实身份与欲杀国王的动机悉数告诉了梵摩王。这位梵摩王此时方才幡然醒悟,他对长生童子说:“童子!从今日始,我所领国尽以相与,汝父本国还持付卿。所以者何?汝所作甚难,乃惠我命。”长生童子倒也很知足,他对梵摩王说:“天王本国自属天王,我父本国可以见还。”意思是说你的国家我从没打算要,你只要把我父亲的国家还给我,就可以啦!

  于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与长生童子共载还归,入波罗奈城,坐正殿上,对朝中的文武群臣说:“各位爱卿,拘娑罗国长寿王原来还有一个儿子,名叫长生童子,现今已经长大成人。如果大家见到了这位长生童子,那么大家将会对他怎么样呢?”

  朝堂之上的群臣向国王禀报说:“大王,那还用说吗?只要我们一发现这个长生童子,当然是杀无赦啦!”国王听了,就指着坐在一旁的年轻小伙子说:“诸卿,这位就是长生童子。大家千万不要对这位长生童子生起恶意。这位长生童子,忍辱负重,实在是不简单啊!”于是梵摩王就把有关长寿王与长生童子的一些经历,向大家作了详细讲解。大家听了之后,都唏嘘赞叹不已。最后,梵摩王当朝宣布: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长生童子为妻,“涂以王香,衣以王服,令坐金御床,以女妻子,还其本国”。从此以后,两国世世代代,永远和好,永不再战!

  佛陀在说完这个故事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诸比丘:

  “比丘!彼诸国王刹利顶生王,为大国主,整御天下,自行忍辱,复称叹忍;自行慈心,复称叹慈;自行恩惠,复称恩惠。诸比丘!汝亦应如是,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当行忍辱,复称叹忍;自行慈心,复称叹慈;自行恩惠,复称恩惠。”(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