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再学 四、转识成智


   日期:2020/4/29 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转识成智

  我们继续学习大乘道次第和大准提无上瑜伽。

  【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以上是《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为弟子宣讲“八识转四智”教义。八识,是唯识学对心性感知层面,进行的一个类分。    

  我们的思想中具有佛性(第八识)、习性(第七识)和理性(第六识)。我们的佛性智慧完全相同,理性思维也差不多,但习性却相差甚远。习性作为潜意识,在内心深处对我们的理性思维影响巨大,崇高或堕落,快乐或烦恼,都由它所造成。不过,我们不能用善恶、对错来评判习性,因为它只是个被我们生生世世以来宠坏了的“调皮小孩”。我们须时时返观内照,只要觉察烦恼心和分别念一启动,就当知道是习性这个小孩又要调皮了,立刻跟它说:“乖,听话,不要闹!我们发了菩提心,是要成佛的。”于是,它就乖乖安下来。我们就可以用佛性智慧和理性思维,应对生命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了。

  佛教唯识宗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八识,“调皮小孩”就是第七识末那识,也称作“自我”。修行的过程,就是转化“调皮小孩”的过程。“调皮小孩”乖一层,修行就上一层。它转为平等性智,八识也就转为四智,就是转凡成圣。

  第八识,为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密严经》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

  第七识,为末那识。末那识恒常在分别、审察、思量,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所有的烦恼都是末那识的执著生起的。

  第六识,为意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类似于职业经理人,迷时受“调皮小孩”第七识末那识的影响和制约,与“眼、耳、鼻、舌、身”五个部门相互服务。修行,就是通过调动意识的理性主导作用,以般若和止观等修证,用菩提心感化末那识主动建立意识和藏识的绿色通道,化烦恼为菩提,转八识为四智。

  “调皮小孩”末那识,位于阿赖耶识与意识之间。在本质上,是它的调皮让人产生欲望,表现于人的动机、要求、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它以阿赖耶识为存在的根据,又以其为占有的对象,即想把阿赖耶识的一切都执著为自我的内容和自我个体。同时,它又要对意识(第六识)加以控制,使意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完全由它所驱使。由于意识是人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窗口,末那识则在两个方面对意识加以控制。一方面控制意识区别我和非我,把意识没有认识到的世界排除在我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又控制意识尽量对外部世界加以占有,使之成为我的世界。这种不断地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又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过程,就是末那识的运动过程。在“调皮小孩”所代表的习性的作用下,意识的理性也被纠缠得混乱和茫然,并任其驱使、劳役和折磨。

  正因为“调皮小孩”末那识使人产生欲念和自我,所以在自我欲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它就打滚哭闹不止,就会产生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佛教所说的人生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以及人的贪、嗔、痴、慢、疑等弱点,均来自末那识的调皮。所以,唯识学称末那识为“染污识”,是“我执”和“法执”的代表。

  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转变“调皮小孩”末那识的染污,使之转为“平等性智”,进入无分别执著的清净状态: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意识的理性调伏末那识的分别染污,让阿赖耶识本具的光明无碍显现,就是佛的“大圆镜智”的实现,第六识自然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这时,我们就可以超越三界,了生脱死,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清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清净法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八 往生品位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七 净土资粮:信、愿、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六 西方极乐世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五 弥陀本愿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四 净土宗判教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三 净土宗经论:五经一论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二 中国净土宗祖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一 净土宗的起源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九章 往生品位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八章 净土资粮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七章 现代启示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六章 正报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