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净信为本的净


   日期:2020/5/14 13: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信为本的净

  在佛法修学中,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步骤。因为生起信心,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并随着认识的深入,使信仰得到升华。因此,信和解是相辅相承的,所谓“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我慢”,前一个“智”指智慧,后一个“智”指知识。只有信而没有佛法智慧,将流于迷信、盲信。反之,懂得一点佛法知识却生不起信仰,反而自鸣得意,又落入我慢。具备信、解之后,还要进一步导入行,通过实践,使解得以印证、深化,最终证得空性。

  信,又有程度的不同,既会因解得到深化,更会因行得到提升。初学者信佛,阿罗汉信佛,初地菩萨信佛,八地菩萨也信佛,但信的程度绝对不同。声闻初果(须陀洹)的信为不坏信(四证净: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因其证得信仰之体,能信、所信已融为一体,故名之为“证净”。这也突显了佛教和其他宗教对“信”的不同定位。其他宗教的信是二元的,信徒永远是信徒,上帝永远是上帝,其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佛教的信是一元的,如一真法界、不二法门,能信、所信最终将合二为一。对佛法修行而言,信既是基础,也贯穿着整个修行过程,将随着修学深入渐次提升。

  《道次第》所说的“净信为本”,主要是就弟子对依止师的信心而言。净信有三义,一是清净无染,二是真实无伪,三是确定无疑。其表现方式又有很多,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华严经》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当具备的九种心,分别是:

   如孝子心,对师长惟命是从,如子女对待父母那样孝顺依从,不违其意。
   如金刚心,对师长具有至坚至强的信心,如金刚坚不可摧。
   如大地心,对师长的一切事务及要求均能积极担当,如大地承载一切。
   如轮围山心,以稳固不变的心依师修学,遭遇任何逆境都不退缩。
   如仆使心,如仆人般忠心耿耿,一意事主。
   如除秽人心,如身份低贱者那样,在师长前谦恭有礼,毫无骄傲自得之心。
   如乘者心,对于师长要求,无论难易皆励力担当。
   如犬心,如义犬般忠贞不渝,驱之不退。
   如船心,如渡船般往来穿梭,装人载物,从无厌倦。
   具备以上这些心态,才是具足信心的如法弟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