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向左转,向右转


   日期:2020/5/15 16: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向左转,向右转

  发起出离心之后,有两种导向,一是导向个人出离,一是导向菩提心。过去,我们往往将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当我们因轮回苦而生起出离心,同时想到六道一切众生在轮回中受苦,本着对众生的悲悯,希望带领他们一起出离,这样的心就是菩提心。

  发菩提心,首先要了知其心行特征。菩提心有利他、无限等特征。“利他”,即利益众生;“无限”,是指它的作用范围。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我们愿意利益的,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而发菩提心,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才是关键所在。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愿,发愿利益一切众生。之所以要不断发愿,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使这一愿力得到巩固。除了以观修强化愿力外,我们还要通过布施、持戒等菩萨行,来完成行菩提心。

  但我们要知道,无论是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能否进一步得到升华,离不开空性见的指引。若不能证得空性,了知诸法实相,菩提心将永远停留于世俗菩提心,无法上升为胜义菩提心。

  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也是关于菩提心的修学指南。经中,佛陀一方面不断告诉我们去庄严国土、利益众生、广修布施,但同时又反复提醒我们通达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提醒我们要不住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还提醒我们以无所得的心来修一切善法,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即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便不会偏空;不住于有,便不会落入凡夫心。所以说,具备空性见,正是提升菩提心的关键所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