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视师如佛乃祖训


   日期:2020/5/20 20: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视师如佛乃祖训

  12.04.17宝峰禅寺受戒法会影片观后感

  我们看到的宝峰道场,我们去年也去朝拜过。中国能够佛教绵延近两千年,马祖道一禅师,他老人家建立丛林的规制,然后他的弟子怀海百丈禅师,建立丛林的规矩,都成为非常大的贡献。
当初佛陀受弟子供养,当时在鹿野苑,耶舍的爸爸,是大富长者,儿子跟佛出家之后,他们全家也成为佛教的第一个在家弟子,皈依三宝的三宝弟子。他就供养佛陀非常精美的住处,在鹿野苑建立了佛教第一个我们佛教的道场、寺院,三宝具足。但是在当时的印度修行界当中,其他修行人是也有不满这种形式,嘲笑佛陀。因为在印度出家修行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各派的这些出家修行者都被称为叫沙门,离家者,他们是住在树下,或者是崖边岩石下面,不会去人为的去盖一个房子。

  但是佛陀也作为出家人,大家看到他住在房子里,大家就会笑他,哎呀,他说你看这个沙门还住在房子里,但是当时耶舍供养佛陀的这么一个房子,成为以后我们佛教住世弘扬的非常主要的一个平台,一直到中国也是。像马祖道一建丛林,这种模式就我们现在享受的就这种制度。如果现在说跟师父出家了,大家都托着钵,然后居无定所,当然佛陀也讲过,不贪恋,在一个地方不贪恋,甚至祂说不过三日,祂在外面的时候,除了结夏安居之外,佛陀他还是常常在走的。甚至交待弟子们不要留恋,那怕是这棵树长得像伞一样,下面地也很平,也没有什么毒虫、毒蛇,祂说也不要贪恋它,住不过三日。怕我们对这棵树也生贪恋。佛陀还是倡导的。

  但是结夏安居,甚至作为一个固定的弘法场所,这个也并不矛盾,而且对佛教住世、传承有很大的帮助,否则佛法有可能很快会消失掉。就像现在我们坐在这边,因为慧日寺还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在这里,在山野里面,在树林当中,那就很少了,没有几个人会跟着我的。所以像这样的外在的物质,住持的三宝,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马祖那个时候,你看他住到那边,那么多的学生从远处来亲近他。刚才列的那些名单那都不得了的,每一个都是大彻大悟的人。所以祖师有这样的一个破例,因为当时也是受到中国佛教界,佛教界的特别是持戒的、持律的那些,也是有在说他们。特别是像怀海百丈禅师制订的一些丛林的规约。他们就认为我们有戒律,你还要制订那些规约干吗?就好像我们现在你走进课堂,有课堂的规约。走进房间,房间来往居士的有住宿规约。但这个规约我在这边很久都没有去写。那是因为我懒惰,现在已经写了,但希望大家还是要学习。就有律中的大德说,有佛制戒。你们制订的那个规律算什么?那个叫抬杠子的。

  所以说祖师、佛在世时,佛住持三宝;佛灭度后,有僧来住持三宝。僧,这就是替佛宣扬,佛不在的时候僧就是代表佛的。谁是僧呢?得法的僧,就是贤圣僧。贤圣僧谁知道呢?他师父知道,一代一代传下来。所以这个法脉不断,这个是主要的。

  所以我跟师父的时候,师父为什么要这样问我:佛跟祖师有什么两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跪下来,请师父开示,师父说:佛佛祖祖一个鼻孔出气。

  这个在学密宗里面,金刚乘里就讲得更清楚了,上师即是佛,师就是佛,要视师如佛,要把师父当成佛。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甚至师父讲的话,你都会用经典来反驳。你说佛这么说,你这么说。这是不可以的。你不能把佛抬出来压师父,你这样就错了。那你这个是由内心的魔在起作用了,分别心起作用了,你忘掉你没有资格在师父面前,把佛抬出来跟师父理论的。师父跟你说的什么法都是佛法,我们的分别心是很厉害的。

  就好像这次要开法会,法会规定了至少诵三十部《法华经》的人才能来,五十部的在内坛,三十部的在外坛。有了这个规定,我看今天就有人发短信给我,他说,佛说《法华经》是要度一切众生的,你们为什么作这样的规定?为什么我没有读满的就不能来?他就拿法、拿佛来质问我,这个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师父既然作了这样规定,我还特意标明:由于慧日寺住房有限,我们道场有限哪,所以才作了这样的规定,或许法会的时候人会少一点,但是我们确保少而精,确保质量,而不是到时候来了很多,住么住得很辛苦,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读得都夹夹生生。所以才特别这样规定的。到时候这样子提高要求之后,那达到要求的人就不多了么。那时候我们正好可以保证法会质量。也因为我们寺庙就这么一点点大,人来多了的话,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法会到时候质量也不一定高。

  所以今年特别的,这个想法有我也好几年。我是去年已经宣布了,今年也是照这样来,我们那个发信息的再补充了,如不能达到这个数量的,不能够前来的,请在家里面一起念,你可以在家里随众,跟着法会同步念诵,到时候我们会现场直播的嘛,这是通过电脑或者不用通过电脑,与这里法会同步就可以了。而且这次法会的时间是从初一一直到初七,共七天。

  师父有这样的决定,他有道理的。如果你拿什么法来、佛来压师父,除了自己有业障,你们有什么其它的?所以祖师他制订了这些规约,在当时有一些人也是有疑问,甚至反对的,但是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实践,我们觉得是有道理的。这个跟佛违背不违背呢?本身也是不违背的,跟佛陀的制戒的目的也是不违背的。不要说祖师有权力制戒,佛陀也说了,你走到哪里,我们出家人佛弟子走到哪里,那一方国土的法律,我们一样要像佛的戒律一样的去遵守。

  所以不要说祖师、师父讲话象佛的戒一样,就连王法,国家的法律,佛也已经告诉我们,我们也应当积极地去遵守,不可违反。所以一个人从凡夫转变成一个修行人,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我们要很用功地去做这个工作,如果你不认为这个是对我个人讲的,你就会哎呀看热闹一样旁观者。有时候人很奇怪,非要当他面,耳提面命,他才会觉得,噢,这是对我讲的。

  你不管老的还是小的,我们大家到佛门里来了,真的要学学,看看自己的走路,脚怎么迈步,怎么收步,怎么站,都有规矩的。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所以平时看,特别是内在的我执上,你刚才看他们一拜,师父来的时候大家五体投地,拜在地上。我尤其强调,我说这个拜,拜就是放下我执,崩塌我执的高山,五体投地是代表这个意思,放下我执。放下我执,你才能升华我们的觉性,佛性才可能有一天会出来,水落石出。

  我执你如果提得高高的,业障多多的,痛苦、苦难满满的。什么是无我相?就是逆来顺受。外界是逆的,但是你内心是你不跟他逆。什么叫空啊?空性就表现在逆来顺受上,空性就是佛相,我皈依佛了,我学佛了。

  所以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离一分苦海就得一分极乐。你逆来顺受不是说我对你怎么样,而是我怎么样对自己,我自己的心态怎么样。一个人要看住自我、降服自我,有时候这方面需要把自己心平气和下来。那怕你少做一点事,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但是这个不是说让你躲懒,长养你一个懒。长养懒的话,我不管你,别人不管你,你自己损你自己的福报。你久了之后你身体也会不好了,你福消了么。福没了,你吃那个饭,你消化不掉。如果没福报,他营养再高,你也吸收不掉。就像有的人光吃不长肉。这么吃还是缺铁啊、贫血啊。有的人有福报了,真的喝凉水他会胖。

  你看我们尼泊尔的一位禅修师父巴登多杰,他不吃不喝一点也不瘦,脸色还是很好,一点也不瘦。他连续八个月不吃不喝,坐在那边,别人就一直监视着他,摄像机拍啊什么,医学专家来做科学的考证,发现他没有瘦。后来因为这样子又联想起一个新闻说,印度还有更厉害呢,一个人从十岁不吃不喝,已经六十七年了,那篇文章写的时候已经说六十七年了,也就是说那个人已经是七十七岁了,不吃不喝一样的,很好的。为了那个,印度军方的医院,还把他请到医院里面,专门给他一个房间,给他密闭起来,然后摄像头拍着他,监控他,就在那边关禁闭一样的,关了七天。发现他什么也不吃也不喝。进去之前全面体检,体检完之后在里面关了七天之后,他因为监控着看他不动,所以出来之后再给他全面体检,他什么也不缺,什么营养都不缺、身体的指标都正常。

  所以就研究过这个人的,又来研究我们出家人巴登多杰,研究下来,他说哎唷,这个跟那个一样。会修行的人连空气都能喂饱你,他只是呼吸,再修下去,呼吸都可以不要,都不要的,天地的磁场就能喂饱你。天地磁场里什么都有,跟你说好了。

  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打猎的人来到他这边找吃的,问他你吃什么呢?他说我吃荨麻草。结果他们也去采吃荨麻草,来问他:你盐有吗?密勒日巴尊者跟他说:荨麻草里有。荨麻草里有盐。问他油有吗?他说荨麻草里有。荨麻草里有油。那反过来问他铁有吗?里面的微量元素有吗?里面都有的,荨麻草里有,水里有,空气里有,甚至磁场里有,信息场里有。

  那反过来说,你没福报,没福报给你吃的山珍海味,你照样吸收不了。照样还是贫血,越来越消瘦。福报从哪里来?福报就是要动起来,为常住、为大众服务。一方面要静,静了来修慧。一方面要动,动了来修福。你在这里常住、在这个寺庙你想健康地、快乐地、长久持续地想修行,既要修定,静下来,能够掌控我们的身心,又要把它动起来,培养我们内在的福报。

  所以动的时候不要忘掉静,不能把心气浮起来,心气浮起来就控制不了自己,特别控制不了情绪,会被境转。所以中国二千多年的社会制度,让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前沿,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制度,确保这些圣贤、这些文人受人尊敬。

  所以我以前小时候,看皇帝要给那个大臣杀头,圣旨发到他家去,他全家还要跪下来接圣旨,宣读完圣旨之后,他还要叩头:谢主龙恩。还要谢。我都杀你头了还谢?谢啥?为什么要谢?过去就是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懂得,这是一种规矩,他遵循着这种规矩。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遵循这个规矩,就能够长治久安,江山社稷它就太平,太平了众生就没有难。一个人要服从国家利益。

  那是我们现在的人很难去想象的,但是我们佛门里面,还是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教兴盛了,住持三宝还能够住持在人间,众生就有希望了,就能够对那些有缘众生度化他们,是佛法住世的一种。

  我们能够这样,那说明我们能降伏自我,我们是修行的胜利者,我们能够克服我们那种情绪上的东西,那我们将获得更高的生命的境界,你会享受到更高的境界。

  也希望大家以后在境界面前不要输掉,做一个能够降伏自我的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整理:慧英 校对:妙恩 编辑:德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