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演法师:拜福斗


   日期:2020/5/28 6: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悟演法师的讲义《拜福斗》

二0一二年农历十二月初七日晚上

拜福斗是我们中国佛教古老原始的一个传统祈福、求福、转运、平安、顺利的一个殊胜法事活动。我们宝林禅寺从清晨三点钟开始法会,目的是给我们宝林弟子们送出吉祥,带领大家懂得如何去求福、如何接福、学会自救。

每一年,大家都会放下很多工作而回来求福,说俗话一点,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生存,需要生存就需要有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如何求得?就是需要我们用心与佛相应,成就我们自己的因缘,不是到一个庙里随便烧个香、许个愿就能成就,这么简单的。佛教是教我们自己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在这里,师傅我要表扬我们在场的一些居士,通过这几年下来,从当初到咱们寺院啥都不懂、不懂寺院规矩、还很迷信,现在逐步懂得如何自己来修、来求,而不是以前那种盲目崇拜、很迷信,这是好事。特别是咱们寺院条件有限,所有来的人都不能有很好的吃、住、行,但是,我们大家都能够克服,克服的动力是什么?是我们来这里不是享福,辛苦一个晚上、辛苦几天几夜,目的就是想把自己修好,成为一个好人,能够把自己不吉祥的东西丢除掉,让家里人平安、让自己能够觉悟解脱。我们很多居士已经意识到这个因缘,但是,我们的修行还需要努力,大家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还缺乏这种一门精进的毅力,师傅我特理解大家,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真正放下一切俗务来念佛、来持斋,所以一切都是方便。来到寺院就是修一个忏悔心、修一个感恩心,把烦恼留下来交给佛菩萨处理,带着无穷智慧返回家庭去。这就是佛法在人间如何教导大家的一条觉悟大道,不是我们现在民间流传的那种迷信:你许愿,你做功德主,做得越多,投资越多,你功德越大,不是。佛法的一切,它的根本在于心。我们宝林禅寺的海内外弟子们,成为这么大的一个学佛团队,为什么会有?就是因为我们提倡的人性佛教,和大家客观、事实来对治自己的生活和心,很见成效,并且,大家能够把这个佛教的东西积极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去,解决大家现实的问题,佛法就是现实的一个“方法论”,就是我们的平安符,不是你去求,而是你自己要觉悟到,就懂得用,懂得用,你就能平安,特别是很多从外地回来的居士,因为师傅我在北方和国外生活习惯了,我的语言表达乃至我的生活习惯都被西化和北方化了,但是,咱们的居士不懂,他们会私下去了解、私下去旁听,这样好,所以我现在就很少看到、很少听到我们的居士迷信,大伙回到寺院都是真正用心去学、用心去修,我想不久的将来咱们宝林禅寺就会从一个真正的学校扩建,在大家的衣、食、住、行方面,会不断提供给大家更多方便,包括建设一幢“弘法楼”。今天就有好几位居士来找我,想团结起来给庙里建设一幢弘法楼,让今后海内外的弟子们回来有多一些地方住,我听了以后特别的感动,因为师傅我是一个外地人,我来福建十年了,我没有化过一分缘,宝林禅寺建设到现在,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方法,也是结方便缘,让所有有缘人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就把庙建起来了。我从宝林禅寺原来欠债十几万接手到现在,我们不欠任何债,我们寺院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不留钱,一直维持到现在。也有人问我:“师傅你弟子这么多,这么多有钱的,为什么你不开口?”我说:“我不能开口。”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身为一个师傅,我没有权力、责任和义务去给我的弟子添加任何烦恼和压力,大家都已经不容易了,你们作为一个老板,你们要不断地用钱来投资、不断扩大自己的生产,尽管你们身家有多丰厚,但是,你们手上的现有资金又有多少呢?你们的一切都在固定资产中滚动,师傅我是学金融出身的,我特理解弟子们,所以我从不开口,这是第一。

第二,佛教讲究“净资”,净是乾净的净,资是资粮的资,什么意思?就是寺院的供养钱是大家出自内心的供养而不是对于我个人,是献给佛陀,大家是出自内心的恭敬,你的一个微笑也是布施、你的一分钱也是布施、你的一万元也是布施,看你的心,量力而行,没有说供养多少会影响功德,因佛法的东西是平等、是博爱,是一种无怨无悔的跟随佛陀足迹、奉献自己、快乐自己、解脱自己,而不是给自己套加锁。寺院是十方道场,有缘则来、无缘则去,我们佛教徒应该抱着一个随缘、欢喜的状态,进入佛庙,去虔诚的礼佛、忏悔自己、感恩众生,而不是攀比,更不是盲目去崇拜一个人、崇拜一座寺院,我们只有一个必须把握,那就是佛陀,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佛陀丢到脑后处,我们就不会远离平安。无论任何时候遇到波澜、选择,想到佛陀就会充满力量,在我的观念中间,我可能很西化、就是西方化、很人性、我的思想中间没有男的、女的区别,我没有好的、坏的区别,只是我会对因缘而来,看待每个人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做事,因为我应该提供你们、给予你们需要的东西。

刚才我听你们念佛的口音都对了,咬音、咬字都对了,今晚你们特别棒。为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佛教是点点滴滴的一种“方法论”。一个念佛,古人说:「念佛一声超出三界,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大家念佛的功德在哪里?在你的心。你念佛的当下开心吗?你念佛的声音迷惑,你头顶三尺都有神明,我们的老祖宗、我们往生的先人都在身边听经闻法,因此,我们在念佛修行,在修行过程中间,点点滴滴都要认真,要到点,这就是方法,所以,我们的居士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念,懂得用心去念,用什么方法去念才能够有用。大家都有听说过,出家人念“大悲水”都很灵,为什么?谁能告诉我?那么真的有法力吗?不是。第一,出家人念佛的功德是他无私的奉献。第二,他的戒行清净,戒是持戒的戒和心清净。第三、他的知见能够入佛的知见,得到三世诸佛的加持,令这杯普通的水变成有用的水。这不只出家人可做,居士也能做,因此,你们到寺院去,是学什么?就是跟师傅学法,学可用之法,能帮到你们解决现实困难的东西,而不是依人,如果你依这个人的话,你永远会看出毛病来,为什么?出家人也是人,他也有起心动念,你就会生烦恼,佛法说:“依法不依人”。伟大的佛陀住世的时候,也有弟子加入外道和提婆达多一齐攻击、毁谤佛陀,甚至破坏僧团。释迦牟尼佛很慈悲、包容,制定种种戒律,就是让我们不要做坏事、远离坏事,让自己永远保持善良、纯朴、正知、正见、博爱、平等之心,这就是佛。我们是佛的弟子,我们都具足这些东西,而不是把自己的忧、悲、苦、恼去让别人分享,只有用自己的快乐布施给别人,用自己修行的智慧、心得去帮助别人、感化别人,这才是真正在修行。你一天到晚指责张三,不注重自己内心的修证,就永远是门外汉,甚至你所做的一切,所做的恶业,比不学佛的人生活得还苦,为什么?不知者不怪。你知道错了,你不悔改,你都会报,世间一切都在因果循环、轮回之中,因此,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不会迷,我们懂得到一个寺院就知道如何去升华、学习,如何去烧这个香,把这个心化成香去烧,让不吉祥的东西没有用,让好的东西、好的缘分多一点进来,这就是烧香拜佛的功德。而不是说:“师傅,我很忙,请你来帮我烧香、念经、拜佛。”很多人都是这样说,乃至有些居士、师傅会慈悲说没问题,错了。他的慈悲成长了他的功德,而你没有功德,为什么?你自己没做。因为就像吃饭一样,“师傅,我今天没时间吃饭,你帮我先吃了吧。”他把饭吃进去是他受用,你自己还是饿着,谁能解决。因此,学佛人的智慧在哪里?用佛法的东西,自己解救自己,这才是真实的出路。绝不是师傅会保佑你平安,菩萨会保佑你平安,不能盲目,保佑你是什么含意?是你跟他学法仿效佛陀去做、去行,这才是保佑。我是一个好医生,我发现你胃不好,我说:“居士,你胃不好,我帮你开点药吧!”你不吃,你的病还是不好。“师傅,我念佛就好了。”不对。念佛确实是有功德,但是,释迦牟尼佛都说有三种病:一、生理病,是要持斋、念佛、吃药、打针。二、业障病,是要持斋、念佛、放生、广修供奍。成佛之前,先结人缘。三、魔障病,魔子上身,干扰我们,破坏我们的运气,使我们家里不平安,这个时候就要请师傅升座、开坛、作法,丢除魔障,增长我们的福慧,这一切的一切都脱离不了你本人。

我们宝林海内外弟子们都会赶回来参加法会,因为对于求福、忏悔等法事,我们不要请人代替,要自己来,所以,明天祈福、拜斗完了以后,师傅我会用我自己这么多年的修行祈福、加持大伙,让大家依顺序把自己的福斗请回家。只要我们用心去供奉佛,顺着佛的方法去做,都会有感应,楞严经所说:「佛法精妙,唯乎在诚。」心诚则灵就是这个道理。我作为你们的师傅,我是传播佛教文化、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你们能够回来喊我一声“师傅”,我就高兴,虽然我没时间跟各位聊天,只要看到你们就欢喜,就像一个家,看到从远地回来的孩子们,这种感觉。大家回寺把心放平,快乐就好了。

福建省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2013.01.1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悟演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悟演法师)  

 悟演法师:如何考证修行是否有进步? 

 悟演法师:大家应如何学法? 

 悟演法师: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悟演法师:坐禅的重要性 

 悟演法师:如何觉悟 

 悟演法师: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