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二课


   日期:2020/5/28 6: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二课

主讲:悟演法师

一、什么是禅心

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生活中处处充满禅的生机,禅心使人生充满魅力。

禅心第一解,《金刚经》云:“是金刚般若波罗密,非金刚般若波罗密,实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体现了禅心的境界,以此可参透禅心。

禅心第二解,禅心是自然而然,本心不动,依缘了知,如理作意,且了缘于心和行。

禅心第三解,用《心经》所说解释:“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为禅的第三种含义。

禅心第四解,《心经》云:“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即为“登彼岸,登彼岸,大家同登彼岸。”

二、谨记自己的初发心

大家的“初发心”是什么?求平安、福报还是解脱?这个发心很重要,任何人生活之中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发心。

“初心”是什么?初心是对人对事要依因缘而生的第一个正念而生起的心。我们来共修的发心是求得法喜,因法会缘起求得解惑。

我们往往杂念丛生,心和念不一致,因此人世间是非特别多。我们初心不完美,就会有不好的果。面对人际是非应是以第一个正念,忏悔之心,沟通之心。发心需要有正确定位。

三、修行的境界不能断离

修行的境界是没有间断的,譬如吃饭天天三餐,若暴饮暴食或有一餐没一餐,胃就不会好。修行一定要保持正念之心,才能相续下去。

四、我们要生活在因地之中,而不是结果之中

我们学佛究竟要生活在什么的境界之中呢?我们畏惧因果,又在因果之中。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这是凡夫和菩萨二者本质的区别。在产生矛盾或对谁有意见时不要随意向他人倾述而种下恶因,不要挑拨、分离。他的因缘是他的。没有恶因就没有恶果,这是做人的艺术。

有的居士抱怨佛菩萨不显灵、抱怨不能解决问题、抱怨别人成就不了我们。

五、什么是福德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万法不离心,事来则应,事去不留。福慧来源于内心,不是别人教的、说的,是实际修行证悟得来的。

福德是心的广度。要有包容之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智慧是心的深度。修行到什么程度就有多少智慧。智慧与世间聪明是不一样的。藏传中“即身成佛”是充满正能量的修行法门。正能量即充满智慧。面对问题要直下承担,把这困难当成消业障、培植福报的修行,不能怨天尤人。禅宗中的直下承担,前念不生,后念不起,而心知肚明。真正学佛人是充满智慧快乐的人间之宝。

六、什么是定

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坐着不动或一念不生,而是内心执着的善法力量。定是内心的善法升起时能专注自如。

七、要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即人的起心动念符合随顺佛法,不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与大家参禅念佛修行任何宗派是杠杆作用。藏传弟子心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与师相应,一脉相承。

2、自己就是本尊,具足慈悲喜舍。

3、要转变能量,大显威德。

八、如何做到如理作意

面对当下的事要保持觉照的能量,具足一颗禅心。在日常生活工作修行正确定位自己。

九、如何做到初心

成佛之前先结人缘,内心时刻对信仰对象以真正皈依、真正回归、来收敛自己散乱的身、语、意行为。皈依是皈依自己的修行,善和正念是有差异的。有位居士不断发心无怨供养,后来才知被骗,钱被用来吸毒等恶事,十分痛苦。既然发心供养了就不要有取舍之心。既然知道他是骗子了,今后要充满智慧。因为缺乏智慧反而纵其走犯罪道路。学佛人在二六时中点点滴滴都不能脱离禅给我们的力量和智慧。

十、禅的境界

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因缘所生,正念相续。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

2012.12.2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悟演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悟演法师)  

 悟演法师:如何考证修行是否有进步? 

 悟演法师:大家应如何学法? 

 悟演法师: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悟演法师:坐禅的重要性 

 悟演法师:如何觉悟 

 悟演法师: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