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九月十五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三课


   日期:2020/5/28 8: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O一二年九月十五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三课

主讲:悟演法师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一连串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俗称“邪惑”的事情呢?其实,这是一个“心的法则”。为什么一个人有时候会莫名其妙遇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其实,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是我们自己的心中保持着一种心像,即是心灵的图像,所以这是从自己心里而来的。因为恐惧,那个东西就很清晰的出现在心里面,它影响了身体的物理磁场而感召了,接引那些不好的东西出现。佛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其实任何境界都是我们的心所想象的,就是说当你的心清净无染障,没有任何的一种刻意的行为,和潜意识的东西,当下的一种自觉,就是冥冥中的一个答案。所以在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懂得这个因缘。如若说你当场不自觉,凭着自己的感觉,那么,人生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到来,或者是不吉祥的事情,如果你触碰了这些事情,它就会一二三连续而来,因为喜怒哀乐在我们心中是很飘很浮的,唯有伤悲、错节会很刺你的心,让你根深蒂固,你心的影子永远在此轮转。今天晚上,我就是要跟大伙说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本书叫《秘密》,这本《秘密》就是告诉我们大伙,如何用心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但是,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不只这样去作义思维,更多的是体悟,觉醒人生心灵的法则,为什么你做这个事情是好事,没有人可以理解,因为你心中的这个图象所固有的东西与外界的东西是不相应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心就像磁铁一样,好坏都是从自己的心而来。

在西方哲学中,有一位约翰·亚萨拉夫,他写了这样的一段话:「身为人类,我们的任务就是持续保持我们想要的事物的思想,於我们想要的事物在心中保持绝对的清晰,从而启动宇宙最伟大的法则之一——吸引力法则。」另外一位哲学家查尔斯·哈尼尔说:「主要的思想和心态,就是磁铁,同类相吸,就是法则,结果必然是心态会吸引与其本质相呼应的状态。」也就是说在若干年代前的西方哲学已经认识到心的作用,正如我们《华严经》的一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法不孤起,仗境而生。”一切好的因缘和坏的因缘都是心的境界所现,但是,学佛的人如若你不懂得“因缘观”,不懂得“智慧般若空观”你会随着自己的心性变化的喜怒哀乐,而会召感一些东西,会把一些飘渺不定的东西成为实有,那么你就获得不稳定的东西,人生的一切都是业力所感,现前、现受、现报,因此作为一个佛教徒,他应该懂得如何在当下转识、转念,只有把心转变过来,把念头转变过来,把一切不好的东西要转化过来,把一切好的东西升华起来,那么,你心相应的东西就比较优良优美,也是你想真正得到的东西。因此,学佛皈依是人生的平安符,就是说一切要依托如来教法,懂得转识成智,要把知识认识转成为无上的智慧。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人生的乐趣,否则会十分之偏离。那么,大家会说“人生无常”我们无法把握。因此,今日讲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过得自由自在?

今日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启动我们心的力量?如何明白心力的法则?这一切只有通过“禅心”来觉受,只有充满禅的生活才会有真实的快乐,才能真正带来力量。我们大家都在麻木忙碌工作,结婚生子,无非都是想自己的生活过得自由自在。人生本无常,但是,我们有些人总喜欢去占有,也觉得这个人世间有些东西真实存在,其实不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算是夫妻,结婚前结婚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结婚前,情人眼里出西施,啥都好;结婚后,大家互相的习气毛病就暴露无遗,甚至会产生情绪冲突。随着孩子的降生,夫妻的情感就会不断的变化,很难再做到婚前的那种亲密情感。到了孩子成长了,立业的时候,更多的是扶持孩子们来传承自己的东西,而这个时候你们对孩子的心,和孩子还没有成家前的心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面对世间人事的一切无常,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是很坦然,不是对方在变,而是自己的心在变。因为我们想拥有世间人事的美好,这个拥有的心态其实就是我们俗人所讲的占有,人生无常,你能占有得了吗?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享有,当你能够享有的时候,你会充满无穷的快乐,所以又何必拥有呢?这是我所说的:在想自己过得自由自在,能够享有又何必拥有的思想理念。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冲突?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都会很微妙很难处理,是因为现在我们人心都很浮躁,我们大家都不肯吃亏。当我们受到人家的凌辱,不能够忍辱,当人家侵害到我们利益的时候,当我们不满意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站在对方的位置来理解,即是说不能换位思维,所以我们永远在烦恼颠倒。因此,你在烦恼的同时,对方不也是一样烦恼?也许,你在烦恼的时候,与你不友好的人还在乐,他就是喜欢看到这个现象。所以我们的生活就很难自由自在,那么,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就要学会什么呢?古人说的:「吃亏就是福。」因此,要想过得自由自在,我们第二点就是要学习“吃亏做人讨个便宜”。我们现在的人什么都能够吃,唯有不肯吃亏,如果一个人肯吃亏,别人会很乐意亲近你,如若你老是想占人家便宜,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会远离你,我们从这里人生的点点滴滴中间就要充分认识,要乐于学习吃亏的智慧。其实学习吃亏里面有一个微妙的人际关系处理,就是人我互调对方的位置,每当我们遇到烦恼,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特别特别的烦恼,甚至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当你觉得这个人跟你不合意的时候,你看他怎样也不顺眼,他的一句好话别人都能够接受,偏偏就在你的耳朵里觉得难以接受了,永远不顺心不如意,那我们就调换对方的本位,对换一下想一想,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样呢?这就很好去处理这种人事关系,也许自己的心在很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可以尽快脱离,永远保持这种亲切友善的心态去接触一切有缘的人,人我互调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艺术。

我们安住于道场修法,周边都有神明,你旁边也有你的冤亲债主,所以心要安于道,就让你前后左右的那些冤亲债主也能跟你一样,被你的正能量身心所感染吸引,都能安住于此,他的心能够静下来就不干扰你了,他不干扰你就平静平安了,因此,阿弥陀佛无上医王就是由此而来,只要我们的心很纯净,念一句佛心灵相应,周边法界一切野魂孤鬼,乃至冤亲债主,乃至堕胎婴灵,乃至法界其他一切,他们都能得道,是什么道?让他们安静下来好好的念佛就是道。如果你的心本身就不净,那么,你周遭的这些东西迟早都会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随你带来种种业报现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业果法则”,业果法则和我今日所讲的“吸引力法则”同出一辙,只是表述的方法不一。比如说我们要晋升主任,我们就要心中构想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要具足这些东西,我一定要具足那些善人善事在一起,当你的心十分坚定的时候,很不自觉很自然这些东西就相聚在你身边,这颗心一定要很坚定,一定要一成不变,心定下来就有心的力量,简单来说就叫“心力”,日而久之,你便可以找到人生最好的对制方法,得到人生真正的快乐。

作为一个佛教徒要懂得修心的妙用,修心的妙理在哪里?就是要善缘善用,启动自己吸引力的法则,这个吸引力的法则就是增强自己的善缘善力,壮大自己的心力,因此感召殊胜的因缘来成就我们当下的一切人事,这是创造自己佛化人生和快乐人生的一种妙用方法。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权巧,门门方便,旨在用心办道。当下的心要了了分明,这是用心启动自己的吸引力。积极去积累善缘善力,成就当下美好的因缘。

能够享有又何必拥有?不去执着而去充分发挥享有的过程的一切,学习吃亏的智慧就能讨个平宜,不是傻乎乎的那样给人家去欺负,是转心转智的妙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可以面对无常的人生,并且创造美好的人生了。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悟演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悟演法师)  

 悟演法师:如何考证修行是否有进步? 

 悟演法师:大家应如何学法? 

 悟演法师:大家修行上不去的几大原因 

 悟演法师:坐禅的重要性 

 悟演法师:如何觉悟 

 悟演法师:如何参禅--“念佛是谁”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二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