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


   日期:2020/5/30 1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
  我们人道在六道当中是最为殊胜、最为难得的一道。所以,人是最容易听闻到佛法、最容易接受佛法、最有善根的。那么身处人道,我们如何来认识、学习、掌握生命系统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谈到教育,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教育,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教育,在社会上面要受到顶头上司、经理的教育,在寺庙里受到出家法师的教育等,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上,我们也常常听到“尊师重教”的说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极力提倡和弘扬的重要观念,在今天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对老师的尊重。尊师重教,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依师法。
  依师法,它是总结佛教生命系统教育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体现佛法重视教育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我想,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在家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向老师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我们学佛法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向出家法师学习佛法?我们与出家法师之间应如何来面对、相处?从在家信徒这方面来讲,就是应该如何来对待僧团、对待法师?反过来,出家的法师应该如何来帮助、引导、教育信众,以及对信众负责?这又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了。出家的法师也是一样,要跟出家比较久的法师、善知识们学习,同时也要向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学习。总的来说,我们都要以一种学习的心态,以一种接受教育的心态,来信仰佛教,来学习佛法,来解决自己生命当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人道在六道当中是最为殊胜、最为难得的一道。所以,人是最容易听闻到佛法、最容易接受佛法、最有善根的。那么身处人道,我们如何来认识、学习、掌握生命系统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谈到教育,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在家里受到父母的教育,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教育,在社会上面要受到顶头上司、经理的教育,在寺庙里受到出家法师的教育等,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上,我们也常常听到“尊师重教”的说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极力提倡和弘扬的重要观念,在今天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对老师的尊重。尊师重教,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就是依师法。
  依师法,它是总结佛教生命系统教育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体现佛法重视教育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我想,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在家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向老师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我们学佛法的时候,如何很好地向出家法师学习佛法?我们与出家法师之间应如何来面对、相处?从在家信徒这方面来讲,就是应该如何来对待僧团、对待法师?反过来,出家的法师应该如何来帮助、引导、教育信众,以及对信众负责?这又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了。出家的法师也是一样,要跟出家比较久的法师、善知识们学习,同时也要向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学习。总的来说,我们都要以一种学习的心态,以一种接受教育的心态,来信仰佛教,来学习佛法,来解决自己生命当中遇到的问题。
  大家都非常有福报,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接受佛法的人身,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具足暇满。具足暇满,就要好好修学佛法,不能等待死神来临的时候再学,那就来不及了。到死亡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下一阶段去哪里,所以我们要趁现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头脑还清楚的时候、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能够自己做得了主的时候,把时间、心思全部用在佛法上面,这是很重要的。学佛法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是找些人来凑凑热闹,更不是交交朋友,了解一下佛法的皮毛而已。这样的话,就非常可惜,非常浪费。这些都不是我们来到寺院宝地要得到的,我们要得到的是真正的佛法。
  佛经里面讲,拥有一个暇满的人身,比拥有一颗摩尼宝珠还要珍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尼宝珠只能解决我们今生今世眼前的贫穷、眼前的困难、眼前的问题,而佛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终极的问题,成就究竟的快乐。虽然摩尼宝珠在世间是最为珍贵的、最为稀罕的、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以跟佛法相比。我们遇到了无价的佛法宝藏,这些宝藏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不能空手而归。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来获得佛法智慧的宝藏,而不能把大量的时间浪费掉。更不可以说,我们面对宝藏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这些都需要在我们未学佛的时候认真去思考,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不能忘记。
  我们学佛法,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解决今生今世的问题,也不仅是为了解决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们是要解决来生的、更长远的问题,以及要解决许许多多,甚至一切众生的问题。
大家都非常有福报,能够拥有一个可以接受佛法的人身,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具足暇满。具足暇满,就要好好修学佛法,不能等待死神来临的时候再学,那就来不及了。到死亡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下一阶段去哪里,所以我们要趁现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头脑还清楚的时候、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能够自己做得了主的时候,把时间、心思全部用在佛法上面,这是很重要的。学佛法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也不是找些人来凑凑热闹,更不是交交朋友,了解一下佛法的皮毛而已。这样的话,就非常可惜,非常浪费。这些都不是我们来到寺院宝地要得到的,我们要得到的是真正的佛法。
  佛经里面讲,拥有一个暇满的人身,比拥有一颗摩尼宝珠还要珍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尼宝珠只能解决我们今生今世眼前的贫穷、眼前的困难、眼前的问题,而佛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终极的问题,成就究竟的快乐。虽然摩尼宝珠在世间是最为珍贵的、最为稀罕的、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以跟佛法相比。我们遇到了无价的佛法宝藏,这些宝藏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不能空手而归。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来获得佛法智慧的宝藏,而不能把大量的时间浪费掉。更不可以说,我们面对宝藏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这些都需要在我们未学佛的时候认真去思考,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不能忘记。
  我们学佛法,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解决今生今世的问题,也不仅是为了解决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们是要解决来生的、更长远的问题,以及要解决许许多多,甚至一切众生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