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继程法师:水果供品


   日期:2020/5/30 13: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水果供品

继程法师

寺庙拜佛或拜神时,总是会买几粒水果,以表心意,这是华人的习俗之一。 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去拜,而以水果为供品,是因为方便购买,携带亦不会增加甚么麻烦。若供过后又带回家,还可以慢慢食用,不怕很快就会变坏。 但有的人一摆上这些简单供品在佛台或神桌上,便喃喃有词的念了起来,大多是求这求那的;甚至只有那几粒水果,便希望神能赐个神字,让他中个十万八千的,急功近利的宗教心理表露无遗。 
对本身的信仰对象供上一份供品,以表达内心的一份诚意,那是每个宗教仪式中所不可缺少的。其实不论甚么供品都应只是如此心意,如果追溯供品祭物的起源,其实那不是怎么美丽的故事,因为那是先民对自然界种种无知而产知了神的观念,因恐惧或讨好的一种表示,希望神不会降祸而赐福予他们。因此从种种动物到人的牺牲品,都被搬到祭台上去了。当然人类渐渐的开化,宗教亦发展至更高的层次,那些以人为祭品的仪式必然要被淘汰,惟动物的牺性,在许多神教中,尤其是华人的社会中仍然存在。 本来在佛教中,供品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佛不是神,根本无需供品。但佛教传到中国,渐渐的吸收了中国的习俗,拜祭的供品也就多样化了,但因中国佛教有素食传统,因此不再有任何动物成为牺牲品,而水果就成为最理想的供品了,当然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的日子里,还会有许多丰富的素食供品。 这种种的供品只应是信徒一份诚意的表达,因为这只是习俗或仪式而已,不再有其他的意义:佛菩萨不会现身接受这些供品,供养者对佛菩萨的礼拜供养也不含有恐惧与讨好的成份在内,只是对完美人格或先圣的一种尊敬与虔诚而已。

摘自<禅话绵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