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本法法师:佛七开示


   日期:2020/6/8 13: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七开示
 
释本法
 
俗话说:「勤能补拙」。「懈怠」是万病之源,人若是懈怠,甚么病都出来,相信吗?不论是消瘦的人有毛病,肥胖的人也会有毛病。所以不能懈怠,要常精进之意。堕落的根源是甚么?就是不常精进。
 
世间法常说:「赚钱也要打拼」。修行也是一样要打拼,要常精进。赚钱打拼赚有钱,修行若没有努力也是无行可修。
 
换句话说,就是要勉励我们凡事都要常精进,身体始能健康,精神也才能够饱满,现实问题才可能解决。世间法的问题解决了,精神上的烦恼也才能够解决,精神生活压力少即慢慢得入解脱。
 
避免堕落的好处在那里?就是能培养我们的善心、善根,使它更深厚,越来越厚…。使它节节升高,一层一层地提升、提高。也就是在培养我们的悲心,悲心就是慈悲的心,让我们的善念与爱心更加扩大出去,当我们心中的爱心更充满了,就会逐渐地流露出来。
 
在我们心中的框框自然培养了更多的爱心,里面爆满塞不进去,就会流到外边去,一直往外堆,不断地堆积而变成了更多、更大的爱心,而不断地分给更多的人使用,也就是发展为大爱。
 
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我们流露出来的爱心,不被荒废、不被浪费地分享使用它,我们就会很高兴,我们的福报、善心、爱心、悲心不断地丰富滋润了一切的众生,度量越宽大,先把自己照顾好,满溢的不随便丢掉而奉献给别人。否则,若未加善用而浪费实在是太可惜。
 
就如同我们度众生,要能尽心尽力。「广老」他的度众生,是自己有一点成就了,不管是有多余的三分也好五分也罢,加加减减、多多少少作随时随缘分享给众生,让他们免于痛苦。
 
我给别人就是度化众生,别人接受了我所给的度化就是滋润他的慧根。所以,我给别人的是培养福报,别人得到我的滋润时,他的慧根就有成长,这就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换句话说,凡度众生就是能自度而后才有办法、有能力度他,也是自利又利别人,这就是行菩萨道。
 
所以,度众生就是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先成就自己使自己得利了,也就是充实能力自利后,自己有了多余能力可以帮助别人、利益别人,这就是「自利利他」。
 
同样的道理,自己有了多余的能力而后可以帮助别人、救护别人,这就是「自救救他」。因为常精进,使得自己有更多的体悟,不断精进菩提心增长智慧更得以明心见性而自行度脱自己,进而再行度他,这就是所谓「自度度他」。
 
既然利益自己也利益别人,由亲而疏,由近而远,逐渐扩大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誓愿行,这些就是行菩萨道的行为。以上所讲的都是正面的。
 
下面要讲的则是负面的,他们的痛苦是甚么?诸如心理不平衡、不敢面对一切。现在有很多人,打个比喻,一般说的:「你的烦恼一大堆」。这就包含很广而不具体,是个拢统的说法。
 
所谓「烦恼一大堆」到底是甚么烦恼?
 
即是「根本烦恼」,就有五种:贪、嗔、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若能断除掉,业力就会减少。我们平常拜多少佛?就能消多少业障,也相对能增加多少福慧,消多少业障就消多少业力。又平时有念多少佛?也能消多少业障,增加福慧也就有多少,而消业障植福慧能有多少,就能无形中增长多少慧命、慧根。
 
换句话说,妖魔鬼怪为甚么会来找此人的麻烦,而不会找你的麻烦!为甚么呢?因为根本烦恼就是自己无明的烦恼,为甚么称为根本烦恼呢?会自然贪嗔痴吗?
 
比如说,在一个道场里面,“张三”是先来已经有十几年了,“王五”是新来的。今不论义工也好、住众也好,或有出家也好、没出家也好,或住了以后有出家,或住了很久还没出家也好。
 
反正张三是旧人,看到进来的新人是个少年兄,生性活泼勤快,大家很欢迎他、亲近他。张三可能就会嫉妒、心里不爽快,他每天就郁卒了,虽心感郁卒也得过日子,日子久了就闷出病来,这种因外在所缠而感受苦就是根本烦恼的其中一种。
 
又比如说,某些事大家都会做,某甲是老义工却不会做,因死爱面子,被说几句数冷落的话,感觉很没面子,为了爱惜这不知价值几斤重的面子,板着脸发牢骚的说:「你们都不尊重我,害我没面子」。如果是因为不懂方法而不会做,并非可耻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无知的一面,也各有其不同的专长,皆非万能,偶尔会做错是常情,不必过度自责,也不应苛责做错的人。待人能多包容,犯错后应勇于认错道歉,并设法检讨改善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本法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本法法师)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结论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八觉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七觉悟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六觉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五觉悟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四觉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三觉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二觉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一觉知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何谓八大人觉经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八大人觉经述要 

 本法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