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向学法师:与时俱进是佛教的特质与品格


   日期:2020/6/18 13: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与时俱进是佛教的特质与品格

向学法师

两年前的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行文中数十次提到“创新”的语汇和理念;若将之概括起来就是强调和倡导创新创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宗教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更是佛教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跨入新世 纪,我们的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地向现代化推进。新岁月,新机遇,新挑战,新蓝图,又一次把包括我们佛教徒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推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古人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作为佛教徒,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以宽广而冷静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特征,回应时代的挑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佛教事业的新局面。否则,佛教的价值就难以体现,就会自受殃咎,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不论是在佛陀精湛的教法中,还是在佛教悠久的传播历史中,我们都能清晰地见到佛教与时俱进的特质与品格。《法华经》专设有《方便品》,其中佛陀自述说:“吾自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远离诸着。” 《法华经》中还说:“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维摩经》中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佛教说,实相是无相的,但无相的实相只有通过方便权巧的诠释才能表现出来。如理的方便是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大智慧,不应被看成削足适履的想当然。大乘佛教的精髓?D?D菩萨行,其中“六度”中之“精进”度的内涵中,就有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的方面。精准地把握社情民意、时势人心,以确定弘扬佛法的路线、策略、方式,顺应时代特点施设方便教法,使之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并对社会伦理道德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这是佛教史中最为基本的经验之一。它充分证明,对其教义等不断做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诠释、对弘法理念和方式作出应有的调适,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佛教自身寻求生存、延续、丰富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根本基础。佛教之所以能在人间流布20多个世纪仍生生不息,也正是它有因机以设教、契理而适时的可变性,有随着时代机宜的改变而变化发展的特质;再明显一点地说,就是佛教精神中本来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和品格,应当自觉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内涵。这一优秀品格在当今时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作丝毫的削减,只有主动承担巩固和加强的义务。

被誉为“20世纪中国佛教最宝贵的智慧结晶”的人间佛教理念,自太虚大师等大德倡导以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讨、实践、弘扬,已获得佛教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同赞许,已成为当今海内外佛教界共同高扬的旗帜。它是佛教在当今时代下契理契机的一种卓越理念。如何在21世纪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使佛教基本教义能够与时俱进地发挥新的作用?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在各个方面和层次上继续探索与完善人间佛教的理论,以坚实的思想理论为前导对实践作出明了正确的指引,使中国佛教平稳地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