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俊法师:透脱故常新创发


   日期:2020/6/23 8: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透脱故常新创发
 
仁俊             
 
佛法,总摄着世出世法。繁复交错的世间一切,其内蕴外现的无尽质底、类相与业用,都波动得极难统估。从佛法的立场看世间,不仅物质世间叫做世间,人类及一切动物都可称之为世间,因为这一切的一切,莫不表现着绝无例外的共同性:变坏而蒙覆真理。佛陀说法的究极宗趣——「显扬真理」,有情从闻熏、体解、依持中现证真理——「苦、集、灭、道」,则能超越变坏,获得解脱。解脱的完成:自「依四念处」,契入三法印。业缘之命转为法慧之命的力能、道轨:法印。心目之间不离法印的注照、显现,对「无常」体察得不离瞬息,从无有常性中肯认非常非断的世间;对「无我」了解得不离诸法(无形上及本体等),从无有我性中领略非(真)我非无(假名)我;对「涅槃」(无生)洞照得无性无实,从无有性实中提练着不恋不厌身心的观行。有漏世间的耽着处:常、实与生,共世间的宗教哲学,其演扬与归信的,莫不这么肯实认定。这便是世间的故常情见。佛法的不共处:彻底透脱此世间情见。超世间而又不离世间的佛法,乃是从「正世俗」中进一步直接体持、推展佛陀本怀:同归(一乘)佛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菩提心发得正大不着、不拨、不偏,从容调柔得坦平、镇泰,内心荡绝了昧私,流露于外的,大体上则不乖背(无上)正觉的菩提道。念头上正觉把稳得落实、透明,向前、向后、向中间,则都能高瞻远瞩得不与世共,亦不与世隔,而发心融入世间群体,抛却自我相体,从(缘起)假我中舍身舍心献给群体,尽为群体而不惦悬个体。菩萨道(行)的精神与器量,为人做的,让人看的,总认真得同佛那样的无量无类、无高无下。秉着这般胸怀,故能敬上根如佛,事中根如师,助下根如(眷)亲。因此,菩萨的丰沛的挚情与善欲,则能超越凡情而殊胜得直与「愿乐」相应,愿乐旺正得以慧思为导、作伴,则净落落、明决决得莫可拘系,无能量测,佛学得到家,人作得致极;致极得无有底极,世出世超绝的大活人,等无等平衡的全通人,就这么植培而产育出来的。
 
学佛法的整盘计划,整个目标:做成永恒的、究极性的大活人、全通人。活得与无我相应,通得能无极导应;如此的活与导,就得直从大(菩提愿)处着眼,(甚)深(般若)处察心;心,察得不让我见乱窜,我所惑转;把得能依圣谛体照,佛法加持,生活中的领会、操存与印决,则直向大处进展,深处钻探,什么都钓诱不着,什么也裁夺得了,不离身心的活生生、通整整的力兴与气志,便怎也不疲顿、不泄萎。菩萨之所以被众生称叹为「开士」与「大士」,就因其具有如潮泻云涌般的力兴与气志。所以,发了菩提心的,其气貌与质底,总让人看得起劲,赞不绝口,敬慕得如渴极求饮。因此,菩萨则成为人群中活力的创造者,亦是活力的吸引与摄提者。
 
大乘行者的存心与立德,一切尽让众生活得比自己好,积存、展布在这般身心中的认知与印定:旷劫迄今自己所赖以存活、成长的种种,无一不是由一切众生所给所助,这么种印定深刻而热炽了,念头与眼前掀起的愧感,都愧沸、痛沉得透心彻脑。深入而普为一切群众的行者,奔驰而活跃得声气响旺,言行切真,到一切处,作一切事,总教人看得直见无我,直为众生。直得毕竟的直,作得决定的真,将任何俗套的玩演、诳赚,都剿汰得内外断歇。修学、济度的范型与对象:诸佛与众生;学诸佛一定要这么学,度众生一定要这么度,才能生生世世学诸佛,度众生。活得透,作得足,才能学诸佛、度众生。
 
从绝大处用心而发心,什么处叫做绝大处?诸佛与众生。瞻诸佛之心用得极重极坚,看众生之眼豁得最宽最亮;对众生相宽亮得平等察看、照护;对众生中恼害己者,安默得一味谅慰、拔提,诸佛因地总是这么怡然而廓然的。从这里对诸佛瞻得不昧、察得不离,对众生才会容涵、融消得同大海一样。人类中生活得了无罣碍,永无弃厌的——佛陀,因之,他老人家才会永远底活在无量众生的心目中。大愿海中驾着慈舟航行的把舵者——菩萨,其航程总是永无休止的向爱欲海的此岸直航、直载;也紧操着智擎法篙向涅槃彼岸直驶直登。风波险而怪幻多的此岸,每每是滔天情潮与卷地欲浪,祇有放得下身段而身(心)手(眼)最活健而明挺的行者,始足以肩此重任。所以,真能达至无上菩提,救度一切众生的惟一条件:无限的活力与通德。活得当下都化得绝,通得当前总看得穿,与一切人的声气脉搏,全都相接共鸣得热络灵(净)快(迅)。人群中事相就这么调剂得和而安,佛法中理性也如此体悟得深而遍的。佛法不离人群,能化为人群中的光泽;人群归投佛法,能成为佛法中的(鲜热)血轮,靠的就是我们无限的活力与通德。
 
活得佛法直现心头,从法的导示、依持与顺应中,不让世俗心机盘绞得弹展不开,头抬得无时不见诸佛,眼睁得无处不看众生;将诸佛与众生贯联得一心恭敬、一切奉事,活健之力与通明之德,就会从身心上培增得旺烈而充满,活通得永不忘佛负人,永远活在佛的气质与人的气脉中。
 
现实中活得佛陀现前,佛法起用,用得、伏得、决得不许自我逞心任性、发号施令,将我所的「爱」与「取」,也监控得即起即抑,佛法就这么觉察、对治而远离「我法」的。杂染因缘所感得的我法,一般人对之恋顾、护卫得太认真了。执我、重我、为我的识情强大了,看人、重人、为人的言行,就没高度热忱、厚道;甚至由漠视而敌视。人类由高慢而形成的残忍与惨酷,都是这么来的。佛陀彻觉了人间世的祸患根源——我与我所,因此,说法度人的中心,总是劝导人勘破「我我所」,发心为人而助人,把人看作与自己同等惜卫,进而看得比自己重要、真切。学菩萨行的:内现的都不离佛心,外念的都直见众生;佛心无间的集汇处——众生苦恼,菩萨久已看紧着佛陀集汇处,所以,总是瞻着、提着佛心见众生、为众生;从众生中培护、启导(空性)佛性,培育佛陀。菩萨就是这么发心而舍身的。人类中真发菩提心的,第一念与第一步,总是为一切人用心而举足。这,过去与现在的诸佛菩萨,无不如此;菩提心契应、体认、践蹈着如此的无不如此,学佛才上得了大路头,为人才离得开大我爱。诸佛给予我们最正确、最远大的启发、导向:若要发心见佛,就得同样的发心见人;见佛与见人,成为观行中的「等号」;这样的等号,处处牢记,实用得相等,有相中的人我隔碍,则能化为无相中的法性平等。心念中平寂得重稳深澄的消息,起初,是这么渐渐领解得明正而周广的。慧命,就从这样的消息中体印着的。
 
凡与圣共同重视的对象——生命;生命的特征:作(染净)业感(漏无漏)果,所以学佛者都非常重视他。有漏业所感的生命苦果——轮回六道,无漏业修证的慧命圣果——超出三界,因此,二乘行者渴求急断烦恼,了脱漏果。这比之于凡俗者的痴爱交缠,确是够高明的;然而菩萨行者却与之相反,特重生命的弘誓大行,所以藉(为众生)有为而不为自我营谋中发心修学佛道,倾力发挥生命的无限作用、进发。大乘行者的学与修:整个事理的照透悟入,从悟入中观空行假,印假行空,空假假空中泯绝际极;无限行愿的荷承、兑现,从兑现中忘身为世,入世献身。能这么体肯而策练大乘精神,则直直接接地上瞻诸佛本怀,中效菩萨大图,下济众生剧苦。这是圆证究极慧命与法身的基因。念头贯持在大乘法身慧命上,以人身作为法身慧命的基地,观行中的人性与法性渐渐化融而为一,法性成为人性之明鉴,一般人性中的粗细杂染,彻照、彻治得够毅猛、精严,对凡外所恋着、盘错不已的那个真我,则绝情地抛却掉了。佛陀本怀,菩萨大图与众生剧苦,完全在这样的绝情中一起涌现而兑现出来。人性的生命力发达到这一阶段,「假名」之我的力用才感到不等闲呢!
 
菩萨对假名我、假相境,观悟、触明得善用巧转,善根善得挺卓而柔摄,巧法巧得净豁而直度,内无染而常观涅槃,外不厌而恒顺众生;以涅槃心见众生,导众生类向涅槃:也就是面对生灭中的有情而印会无生的寂灭涅槃。菩萨的涅槃观最现实而积极,热昂而又切真的。因之,从涅槃观中淡寂了情习与见执,放得下也用得决假名我,对假相境中的灯红酒绿、权势利名,也就看破得不屑着念,却又提念点脱(征逐者)。因此,念头、缘头上植育的是善根与善力,善根从无常无贪中做得爽迈,善力从无我无畏中顶得镇顿,佛法从无生涅槃中契得默融,众生见到的尽是平平实实,得到的总是足足醇醇,菩萨就这样摄涵众生,众生也就这样学上菩萨的。从摄涵众生的长时大空的行谊说,乃是从无量的折腾、击刺、作践、迫害中受得不动声色,消得欢天喜地,苦中作乐(想)而了无恨怨,乐中拯苦而永不倦退。观行勘实得这么成熟、成根、成力、成德,诸佛的一切则成为自家最响的叫呼器,最永远活在人群中的菩萨,总是活得见佛分明,见人平等;这样的分明与平等,成为菩萨行者的惟一要着;慧与道,乃是衬垫在此种要着中的光与力。从胜慧(甚深般若)与大道(无上菩提)中安放身心,内储的坚而实,坚实莫可破夺,就不会外逐外丧得败堕,也不肯自觉自度就算了。佛法光辉之得以普照法界,众生身心之所以活得光净,全凭菩萨们的绝大活力,从热沸的悲潮与净绝的智光中,掀动而鼓振无限的生命气势,无畏的生死行愿。必须如此,我们学菩萨行的,才能决绝地透脱故常,毕竟地新新创发;我们立刻这么勤勇创发吧!勤勇创发吧 !
 
佛元二五四三年三月二三日写于新州惊危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