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超定法师: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日期:2020/6/24 6: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超定
 
佛诞与母亲节
 
台湾佛教继香港特区之后,于三年前获得政府的批准,订释迦牟尼佛的诞辰,并列为国定的假日,时间是五月份第二星期天,也即是国际公认的母亲节。这是台湾佛教界的盛事,僧俗佛弟子团结一致,经过多年的争取、请愿、奔波,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成果。佛教在南洋,如缅旬、泰国、锡兰等国家,因为佛教的信仰已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部份,所以把佛陀的诞生、成道与入涅槃合称为卫塞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和民族的国度里,佛教徒也都热烈地庆祝这一节日。台湾佛教延续中国佛教的命脉,它是中国文化主流之一,历史悠久,信仰普及,影响世道人心至深且巨。然为何当政者不肯面对这一事实,容许佛陀圣诞为公订假日之一呢?过去戒严时期,一党专政,全国人民,贯彻命令,服从党的最高指示,佛教界有谁敢胆抗命,走出山门而向当政者提出请愿呢?如今,党禁解除,人民团体开放;拜自由、民主之赐,台湾佛教徒终于有了属于自己信仰的假日。这是经历坚苦奋斗,众缘成就的结果,得来不易,令人欢欣鼓舞,永恒怀念的大日子。
 
真是因缘不可思议,佛诞节与母亲节竟同一天。当全世界的人,兴高彩烈庆祝伟大母亲节的时候,佛教徒也在举行佛诞纪念盛会。对于人间的佛弟子而言,肯定佛出人间,和常人一样,经过入胎、住胎、出胎的过程,由人的地位发心修行,而后在人间成佛。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众生与佛平等,人人成佛有份;「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南加州佛教界,今年度联合庆祝佛诞法会,在洛县爱满地大公园举行,共有十九单位正信佛教团体共襄盛举,预定会有万人以上参加浴佛。节目内容有:迎接悉达多太子入场、十供养的献供队伍,佛教文物展览。还有南传、北传和藏传的法师,分别以巴利文、汉文、藏文诵经祝祷。禅修、茶道,园游会即提供各式素食。大会预算计十六万八千八百美元,为了发扬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为了佛教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了佛教徒的大团结,大家信心坚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办一场别开生面,深具意义的佛诞法会。
 
法会正逢母亲节期间,一般社团都有表扬模范母亲的活动,而佛教联合庆典,也有选拔「菩提妈妈」的节目。此次由各道场推举的「菩提妈妈」有十七位,从五十五岁起,最为年高德长的是九十六岁。去年以「佛教楷模」,赞扬佛门的模范母亲,这一届轮到我当大会主任委员,承办单位的总干事来电致意,问及要以何颂词送给「菩提妈妈」?一向不擅长社交辞令的我,太过与不及都欠妥,真不知应用何种赞语才适切?灵机一动,何不引用现成的经句「智度菩萨母」,以此嘉勉这群善女人。奉劝她们:把握拥有的福缘,发菩提心,趋向于无上正真的菩提道!俗语「妈妈」即是「母」也;「菩提」系学佛同人,修菩萨行所要追求的目标;发心学佛的人,依大乘佛教说,不论凡夫或圣人,通名为「菩萨」;诸佛菩萨从那里生?依六度根本的「智度」而生。经过这番的分析,虽嫌它的意思欠通俗,颂意不明了,但引经据典,无懈可击,秘书处也就同意了。
 
菩萨的眷属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系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大意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做一个菩萨行者,应如何修行,才能通达佛道?维摩诘从大乘二谛无碍,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深义,解说「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接着由维摩诘反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文殊师利同样地从超越的意境,以「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如来种」答其所问。法会上摩诃迦叶听闻二位菩萨论究佛法妙义后,赞叹不已,深自惭愧不复堪任发无上道心;在大乘菩提道上,已断尽结使的声闻,反而不如生死凡夫,甚至于五无间的罪人。最后,有普现色身菩萨起来问维摩诘:「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佛教信徒有四众之分,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为比丘、比丘尼。大乘佛教兴起,有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二类。出家菩萨,即是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在声闻具足戒的基础上,加持菩萨三聚净戒。佛制出家,剃除须发而为沙门,远离男女情欲,舍弃财物的占有。正命生活,接受信施,不许经营农工商的行业。在家弟子,与常人一样的有六亲眷属;经济来源,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合乎佛法的不杀、不盗、不邪YIN等原则,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士农工商都是在家居士可以自由选择的。
 
维摩诘居士是在家菩萨,当然有他的父母、妻子、亲戚等的家庭关系,也有他所拥有的生产企业。所以在法会上,听他雄辩滔滔,舌灿莲华,宣说了一连串的佛法妙义,普现色身菩萨不免好奇,问起他的家世来。依佛法三界有情分别,欲界的生命,不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由父母两性和合而有。人类属于四生中的胎生,由两性结生,十月怀胎,而后降生人间。从欲界人类的共同性,普现色身菩萨才提出有关他父母眷属的问题。然而,维摩诘究竟是何方的神圣?他是欲界之类的有情吗?依大乘经典说,他是东方阿 佛妙喜世界的菩萨,为辅助我佛世尊,说法度众生,他才示现在人间。因此,维摩诘本着大乘法义,菩萨道的内容:应用诗歌的体裁,一一解答:「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至于他的妻子、儿女、弟子、知识等又是谁?「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诸法度等侣,四摄众妓女,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觉华,浴此无垢人。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逾,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在此不厌其烦地录出这一大段的偈颂,惟愿今之菩萨行人,确立一理想典范,于日常生活中,念兹在兹,循此指标前进。直其见、正其行、三心具足,得不退转!
 
智度与方便
 
菩萨道的纲要是:依三心行六度。更简明的一句,即悲智双运。智度与方便,二者本质是无差别的。约体用说,智度为体,方便为用;依体起用,用不离体。譬如黄金与黄金造成的庄严具,彼此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不一不异;形相作用不一,本体则不异。后起的大乘经论,为配合菩萨十地进修的历程,于六度之外,附加方便,愿、力、智四度。其实原来的六度已足,后四度系从智度开出,名异实同。维摩诘居士说他以智度为母,方便为父,只是俗语与法语兼用之词。智度与方便是大乘佛法,之所以称为父母,乃是诸佛慧命源头,圣法之根本故。上面提及,上二界的有情,他的出现是属化生,不需要藉两性的和合而生;需要依父母两性的结合而形成生命,最明显的是我人所见的此界人类和飞禽走兽,也即是四生中的胎生和卵生。其他鬼道、地狱道,则非我人所知,摄属于化生有情(高级的天道、低级的鬼道和地狱道,皆从化生。)鸠摩罗什注释:「穷智之原称度,梵音中有母义,故以为母。……方便父,梵音中有父义。」其实,父母之称谓,不过借世俗譬喻,意在说明:智度与方便是诸佛菩萨的根本。如偈言:「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佛陀是人天导师,接引人天道上的众生,解脱生死苦海,到达无余涅槃的彼岸。佛是究竟果位,始由人发心做菩萨,勤修六度行,积集福智资粮,终于功德圆满而成佛。古德教诫弟子修学的原则,务必福慧双修,否则,「修福不修慧,白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菩萨所行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后一度是修慧。六度一定要齐修,不能说光修智度,而舍弃前五度,为何此处强调「智度菩萨母」?诚如所言,完整的佛法,从没有说单修一法,念一佛号,持一密咒,诵一本经,而能成正觉的。不过约偏胜而言,人天道偏向于福德,声闻道侧重于智慧;菩萨道即非双管齐下,福慧并修不可。这里的「智度菩萨母」,特就根本、摄导的意义而言。因六度之中,若缺智度,即度义不足,梵语波罗密多,译义是到彼岸;在此是指究竟的菩提彼岸,也就是成佛之意。大乘经论明言:「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布施乃至禅定,属于世间善法,它们像五个盲人,长期处在迷宫,虽然个个身强力壮,相貌堂堂,可是因为天生盲目,无论如何是走不出迷宫的。同样道理,缺乏出世的知见,没有缘起空慧,修布施等福善,虽能招感人天乐果,福寿无疆,财富无量,但是越不出三界牢狱,不能到达菩提彼岸。布施等称为六波罗密多,皆依般若故;若缺般若一法,布施等功德,不过是人天福乐之因而已,不成其为波罗密多。然而,不要忘了:佛法是因缘法,单修一智度,也是无法度;没有其他功德的助成,偏枯的理智,也是不能成办大事的。在佛陀果位上,没有一位但修智慧,而没有福德的佛陀;也不可能出现一位福德无量而缺乏智慧的圣人。布施等诸万行与般若的关系密切,相依相成,所谓:「万行庄严般若,般若摄导万行,趋入萨婆若海。」般若的成就,有赖布施等诸万行的功德庄严;而诸万行之所以能到达终极目标──究竟菩提,乃是依般若一法为前导故。
 
二千零三年五月月圆日写于观音静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