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宗法师:浅谈佛教的社会关怀


   日期:2020/6/25 11: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浅谈佛教的社会关怀

智宗法师

我今天谈佛教的社会关怀这个题目,我一开始想太难谈。因为从宏观来讲,佛教本身就是社会关怀如果不是处于对众生苦难的慈悲,佛教不会出现。相对印度来说,佛教是佛罗弥教的的改革派,讲理论,佛教到人世间干什么,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佛教的特质就是慈悲二字,你能大慈大悲,你就是观音菩萨,你就是佛祖,所以我们很多法师讲,候我也这么提。怎么样弘扬佛法,怎么叫修仙,怎么叫做人做事,以慈悲实现合法,以修慈实践合法,再好的理论不落实到行动上,不学习普贤菩萨的大行,都是口头理论,都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修行,做人做事都要慈悲,用慈悲实践他,用慈悲真正体现对社会的关怀。

这个话题不好讲还在于谈的太多了,老生常谈。过去谈佛教的社会关怀,更多的侧重于对佛教关怀史的缅怀追悼。以前谈社会关怀,更多的倾向于社会关怀史的怀念。拍卖的历史也起源于佛教,过去佛教制度当中,有一个孤唱的规矩,出家师傅去世了,留下了很多东西,就挂在那里,谁要,啪,成交了,所以说,现代社会的拍卖制度,就起源于佛教。还有刷牙,天天吃完饭剔牙,也是起源于佛教,没有佛教就没有今天的牙刷。日本人把牙签叫找杨支,明显看的出来是出自于净瓶杨柳。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中国人一看,卫生很好,吃完饭就剔牙,受到启发,就有了今天的牙签牙刷。但是我要讲,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太广太深,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今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面,成为我们文化的基因,不可分离。从影响到关怀,是有差距的。从字面来讲,影响是一个中性词,可能是积极的,主动的,可能是消极的,但是关怀则不然。关怀则蕴涵了极大的信心,极大的热情,极大的热力,“关怀”二字蕴涵了悲智行愿。谈佛教的“四大关怀”,我倒想,过去从姹紫嫣红史,过渡到今天,断景颓垣。今天老和尚没在,如果老和尚在的话,肯定给我一百丈,嫌唱反调。不是我唱反调,而是我们中国佛教界,已经有一种共识。《法人》杂志是中国佛法的会刊,上有一篇文章,批评佛教界做的不够,有三大极端,出家人贵族化,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讲牺牲,想想也是有这么回事。

说到我也是,我也想出门打车,不想走路。杂志上提出来,有理无钱不来,社会慈善活动的冷漠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出家人,该好好反思反思。这已经成为对社会关怀的不足,不够,缺陷,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最大一个弊端。没几个出去讲佛法,佛法都是在寺庙内,红墙内。社会人士了解佛法,都是从修慈上,或者是对社会的奉献上,慈悲才能实践,人家通过我们的慈悲,认识佛教,尊敬佛教,我们这点做的不够。当前社会现实也呼唤着我们佛教团体作为一种民间的慈善力量,重新登上社会的舞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力量。我看到中国人民大学承办了一个国家的任务,即对当前社会的分析研究。他们出的报告中告诉我们,如果把当前城乡的弱势人口,下岗公民,加起来人口达到1.8亿之多,将近2亿,这些人的生活,人的精神都需要我们关心,伸出援助之手。据有关材料显示,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了0.47,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中国的贫富差距太严重,太严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今天我说又想谈这个话题,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佛教徒,作为民间的慈善力量,社会需要我们慈悲,我们的能力,我们的信仰需要我们奉献慈悲。这一点,按照经济学的理论,财富的分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通过市场,通过劳动第一次进行财务分配,第二次财务分配,通过国家税策,进一步向弱势群体,或者能力稍微欠缺的群体倾斜。但是作为一个和谐社会来说,仅仅这两次不够,政府有所不足,营利部门不足,市场不足,营利部门不足的部分需要谁?就需要民间的力量,这是第三次分配,弥补政府不足,市场不能我们做,我们要为奉献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职责。至于怎么颠覆,怎么做,我在这里指两个弊端,跟专家撰文有一点不一样,一个方面是有了钱怎么办,有了钱我们现在是有组织,没纪律,这个话是天下无贼中一个台词。什么叫有组织,没纪律,我们有自己的团体,有自己宗教的队伍,宗教积累的财富之后,我们对财富的规划却缺少,一定要有纪律性。我和别人谈过一个问题,学高素质的跨国企业,自己肩负起自己的财政责任,每年的财富里面,都有一块要通过比例进行慈善。我觉得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我们宗教团体社会民间团体来学习来继续。作为第三种财富参与财富分配的力量,我们需要在财务上合理的规划,定期的公布,既要取信于民,更要取证于人。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的弊端是,热衷于建寺建庙,稍冷淡于社会慈善,我们也做慈善,每年交很多的款,但更多是随机性的慈善。今年南亚受灾,我捐点款,这样捐行不行,可以,但是相比我们的捐款而言,我们对寺庙的投入,对基础建设的投入,这个费用非常庞大,二个相比,不成比例,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现象。所以我想,我们要做慈善事业,要想第三次财富分配的时候,真正肩负起自己作为一个民间慈善力量所要肩负的责任,要扭转当前这两种不利不好的影响,做到这一些,才能有资格,自豪的登上这个论坛,说我今天做了什么。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智宗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智宗法师)  

 智宗法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教与科学各美其美 

 智宗法师: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智宗法师:假和尚常见骗术大揭底 

 智宗法师:云在青天水在瓶 

 智宗法师:闲话“牛粪禅” 

 智宗法师: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 

 智宗法师:居家学佛的三条底线 

 智宗法师: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智宗法师: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题 

 智宗法师: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智宗法师:假和尚常见骗术大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