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前言 本题之意 论者生平 禅解方式


   日期:2020/6/30 22: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信心铭 禅解

壹、本题之意

《信心铭》本论,是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心法,所有修行的理论与方法,均包含在这五百八十四字里。此论虽短,但言简意赅;此论虽简,但意义深远。一切诸佛妙理,尽在此中,如果不用心体悟,是难以领略其中的涵义。

首先,僧璨大师为何命此题目?因为末法众生,沈迷五欲,执着深重,且意志怯弱,不易起信。正如《法华经》云:「虽复教诏,而不信受,于诸欲染,贪着深故。」

再者,《信心铭》此三字为何?「信」,真信。对诸佛菩萨,历代祖师所说之法,要能真信;对自己修行,要有信心;对所修法门,亦有信心。若对佛没有信心,怎么学佛?若对己没有信心,怎么去做?若对法没有信心,怎么去修?故此三者缺一不可。

「心」,是心作佛。离开此心,就无佛可言。您要成佛,并非每天跪着拜佛;您要成佛,并非嘴巴只在念佛。只要没有进入自心,您就成不了佛,为何?因为心是佛!自心是佛,必然成佛。《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肯如理修行,精进不断,必然成就。

「铭」,永记于心。将佛所说的法义,祖师所传的心要,「铭」记于心,其正见方能建立;念念不离自心,时时常生智慧。要如何铭记不忘?大乘经典常教我们,透过读诵、书写、受持、为人解说,自然可以深植八识田中。

「信」自「心」是佛,心外无别佛,依此教法,必将成佛,将此知见「铭」记于心,这便是《信心铭》之意。

常人不敢有此想法,常说罪障深重,能与佛结缘,已是万幸,哪敢妄想开悟成佛?此是邪见,而非谦卑。学佛不成佛,学佛有何益?五祖弘忍问惠能:「欲求何物?」六祖答:「唯求作佛,不求余物。」这不是很明显的答案吗?《法华经》云:「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只要听闻佛法,就有机会成佛。此经再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散乱之人,当他妄心止息,就可修成佛道,更何况是一心修学的行者呢?

最后,修学次第不离信、解、行、证。信是成佛的基石,若无深信则一切不能入;信而后能解,无解又如何明白真实义;真知才能真行,悟后起修乃是真修;修而无修,无修而修,日久行深,方证菩提。然再以过来人的体证,明眼人的智慧,才可广度有情的众生。

贰、论者生平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有一居士,年约四十多岁,来礼拜二祖慧可大师,并问:「弟子身缠风邪之疾,请求和尚为我忏其罪过!」大师说:「将罪过拿来,我帮您忏悔。」那居士沈默良久,便说:「我寻觅罪过,却找不到。」大师说:「我已帮您忏其罪过。您应当皈依佛、法、僧三宝。」居士问:「今见和尚,已知僧宝。不知什么是佛与法?」大师答:「是您的心在作佛,亦是此心生起万法,佛与法本无分别,僧也是如此。」居士闻后,有感而发:「今日才知道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心一样,佛、法亦无别。」大师知已悟,对他深为器重,随即为他剃度,且说:「您是佛门珍宝,法名就叫僧璨。」自此之后,他的疾病亦渐渐痊愈。

听完此公案,不知诸位有何感触?当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常会觉得是自己的业障现前,所以就想请高僧大德为您作法事、消罪障。僧璨大师于未开悟前,也和凡夫一样,想请慧可大师为他忏罪。但一经点化,让他领悟到「缘起性空」的实相。一切事相皆是缘生缘灭,了不可得,若不能体悟,则会执迷成疾;今已彻悟,故其疾渐渐消去。

迷时有分别,悟时无不同。佛、法、僧三宝,本是自性三宝,而非心外的事。《坛经》云:「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皈依三宝是要我们回归自心,使自心常保「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意思呀!

后来三祖僧璨,遇年仅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礼师说:「愿和尚慈悲,教我如何解脱。」大师问:「谁束缚您?」道信答:「没有人束缚。」大师直说:「那还要求解脱的法门吗?」道信言下大悟!

诸位是否思惟过,是什么在束缚自己?是别人、是家庭、是社会、是金钱、是感情,还是身体?原来是我们的脑袋,自我的意识,个人的偏见,累劫的习气,以及业力的牵引。但再深入观照,其实是对「我」的执着。因「我执」所以产生「我所」,自心无明,故引发贪瞋痴作祟,而其心被妄想、执着所缚。若了知诸法无我,五蕴皆空,就没有被束缚的我。

参、禅解方式

将本论分为十章,让读者有个整体的概念,再以白话直译每章的原文,使大众对此论可大略的认识,再逐句详细解释,并举公案来说明,有理有事有禅意,愿诸位以平常心,来细细的参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达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达观法师)  

 达观法师:普门品讲记 4 诸法无我 

 达观法师:普门品讲记 3 诸行无常 

 达观法师:普门品讲记 2 释观世音 

 达观法师:普门品讲记 1 观音殊胜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十章 不二法门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九章 断疑生信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八章 真如现前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七章 离幻即觉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六章 隨缘修行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五章 心境如幻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四章 不住真妄 

 达观法师:信心铭-禅解 第三章 息妄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