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常照法师:步上崇高理想的人生


   日期:2020/7/13 2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步上崇高理想的人生
 
常照法师
 
  生命从整体人类看,是延续,但是,是后浪推前浪,一波消失,一波又来的延续,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个人人生到了壮年,或者事业到颠峰之际,向前再进去是下坡、下降的,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整体人类都是这样的经过,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公侯将相,凡夫俗子。我是这样,诸位也是这样默默消失了。但是生命的消失,不是什么都没了,正是另一生命的开始。
 
  另一生命的开始,是和今生的动态是相关系,等于今生命运流程,和前生有相关一样,因为人死了,死了并非代表灭了,因为灭的意义,是什么都没有,可是人死了并非灭了,只是这个身体不堪用,再转换而已,转换另一新生命,另一时间,另一空间而已。
 
  再从人生的一生「生命」看,为了维持一生生命,需要生活,因此人人为了生活而竞争。竞争为了生活,竞争就扩大起来,家庭生活竞争,学校成绩名次竞争。社会职位竞争,事业竞争,名利竞争,也因此引起整个层面纷争,人类纷争,世界纷争等。由竞争而纷争,都是为了生活生存,也因此引生了社会的动乱,及人类无限痛苦。如果将人生的一生,是为了生活,生活不能不竞争,这种自我为主的自私心,不但个人不能得到幸福,周边的人也纷乱。因为个人是大众社会的一份子,个人离开大众是无法生存,其实个人想要自己安乐,必须国家、社会大众先安乐,才有个人自身的安乐。就家庭说:你是家庭中一员。就社会说:是社会一份子。就国家说:是国土中一个国民。家庭幸福,个人才有幸福。国土、社会大众能够和乐,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安宁。所以个人应该做整体人类有益的工作,不要只想个人有益,就不管他人幸福不幸福,一定要引起善心,做得更合理,做得更合法,想得更合理合法。人类当然有理想,有抱负,有未来的希望,可是千万不可以自我为主。
 
  从历史看人类、看世界,充满了无限痛苦,这些不幸痛苦,大都是为了个人达到名位、权势、利益的满足,才造成了个人和他人的无量无边的痛苦。其实人生生在宇宙天地之间,可以先看看太阳和月亮何尝永远圆满?当月亮是圆满的时侯,便是残缺的开始,地球虽然是圆的,但是有高山,有大海和残缺不整的大地。太阳东升西坠,又分为大地的光明和黑暗,真是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宇宙、天地、日月、是这样无常变化,时生时灭,如此变幻。人生在天地之间,随天地运转永无圆满,当然有忧乐得失,悲欢离合。大家想想看,世间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富贵权势不衰不灭?又到底有多少人延年益寿?人生真是白云苍狗,变幻莫测。不信的话,从正史看:从黄帝建国以后,朝代分久合,合久分,看看自古以来多少风云人物又是怎样。简单举例|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开始焚书坑儒,想后代的子子孙孙千百年后,统理人众,江山完整。想不到秦二世就失掉江山。汉高祖统一中国后,大杀功臣又是为何?当韩信、彭越等功臣,正要安享余年,享受荣华富贵时,就莫明其妙的被杀了。不可一世法国大英雄拿破仑,竟然成了厄尔巴岛的囚徒。德国希特勒不可一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竟然自我饮弹自尽。还有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美其名成亚洲共荣圈,也发动第二次大战,一味发令侵略他国,终其究竟日本战败,他被国际法庭,判处死刑。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因贪污而下台,后来病魔缠身,死前病得不成人形。当前二位韩国下台的统领,全斗换及卢泰愚,因贪污皆成为阶下囚。这些古今人物,国际闻人,而今又是如何?还有横行欧亚的成吉斯汗。杀人八百万的黄巢。不受他人辜负的曹孟德等,而今安在?他们所得的权势,正是人类共同理想希望。可是人生永无圆满,为什么却要求得圆满,到后来而确切的相反,圆满后而又残缺了。
 
  从这些历史人物看,大家应该能够深切感觉,求得越多,苦难越多。不但自己苦难,也造成世界人类无穷的苦难。当前世界各国,也老是这样竞争成为斗争。甚至越来越凶狠,弄得人类大多生活在恐怖中毫无兴趣。由此看来人生对于权势为理想而执着,就放弃道德,道德精神没落了,就没有崇高人品人格。
 
  话又说回来,人生个个都有未来,未来还有很多日子要过,要过这无数的日子,是须要生活,须要生活来源的收入就是金钱。不过先向诸位提醒,人的一切不只是金钱,再说:金钱是不能代表一切,有金钱并不能代表人生幸福,身心健康的实际,并非金钱多少,或权位的大小来代表的。可以说:人生并非唯物。如果一味执着物质的追求,不知足者,自然没有身心健全的安乐自在。
 
  以当世人生理想,绝对不是争取不已,完成个人抱负为主。若是个人抱负,不影响他人的不幸,就另当别论。可是也要注意的是,当你事业成功了,年纪一大把,放下身段来静思,可能又后悔,为什么?会觉得一生中为了这些物质,而丧失了一生生命,真不值得呀。如果你的思想再提升的了解,人生决不可以自我需求,而失去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互助合作,相敬相爱的态度,如果失去共存互助的意念,人生的确就没有价值了。需要养成我与人人共苦乐意念,彼此才会制造和乐礼让的社会风气,也才会减轻世间的苦难。及自己未来日子的苦难,未来世生而死、死而生一段一段的苦难。因为生命延续不断是事实。人不只是物质的身体。是物理、生理、心理的共成体。物理坏了,心理业识还是生生不息的。
 
  众生每一生命单位个体,都是延续不息。众生出世的生,及一生中的命,是从业识的业因而来。才有一期的个体寿命。生活动态,社会人事关系,父母与兄弟的亲情关系。前面说过:人死了,绝对不是从此而毁灭。同样的,未生以前,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前一生命结束了,正是后一生命的开始。佛弟子对于三世生命是肯定坚信的。对于死而不灭,其他信仰也有承认,承认善良人生,死后上天堂。不善良的人生,死后下堕地狱,这样的说法,等于死后还是存在。
 
  现在暂且别谈死后的来世,先研究一些今生的后半世,今生命运是福是祸,来自前生从业报而有,但是今生的后半世,又和上半世有直接关系。如果上半世的人生,心地光明磊落,不自私、不欺人、不诈取,遵守道德仁义人伦,更加详尽细微的,就是遵守佛法中的五戒、十善戒,就是再恶劣的命运,也会变化逆境为顺境,痛苦变成快乐,病苦短命变成健康长寿。如果上半世心地自私黑暗,不遵道德仁义,欺人自欺,心地不善良者,再好的命运,顺境变成逆境,恶命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不明理,不忏悔一味怪罪于他,终其究竟,必定含恨而终。但是终了又不是结束,只是一段生命的变化而已。因为生命在三世中流转不息,还要继往开来,因为盲目的人生,自私心而制造事端(业),有欠他,他欠的事实,今生不还死了,但是业债不失,来世自然讨债还债,也就这样生生不已流转下去。
 
  三世流转生生不已,也就是死死不已,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死死生的三世流转。生命在三世流转中,有时快乐,有时痛苦。有时极聪敏,有时极愚痴。有时寿命短促,有时寿长多少劫。这种种差别,就是过去世的业因不同。其中又有六道轮回|天上、人间、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在人道上又是东家男,西家女。生命的生而又死告一段落,但是死而又生,新生命又延续开始,看来好像中断,其实并不就此完结。只是前的业力,影响于后来的果报,后来果报不是一成不变。又是多变,是无量无尽的变。
 
  三世相续的生命演化,不是永恒不变,是不息的变化,今生生命继往又开来。现有的生命流程,或苦或乐,或愚或智,或健康或病弱,或富有或贫穷,或为人或为畜,种种不同,不是没有原因,是前生的业因所影响,当然很多是现在因所成的。过去思想是正确,或是邪异偏差,行为合法或是不合法,对人是利或是损,这些无限复杂的各种思虑,各种活动,所留下的各种业力,就是影响现在今生今世。所以说:现在不是脱空而生,而是继承过去,接受过去所种的恶果,或享受善果。
 
  同样的道理,现在的思想行为,对人对己的一切思想活动,都留下了新的业力,和过去未尽报的无量业力,等待此生结束了,又重新展开新生命|或生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或生人间、天上等善道。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继往开来不断生灭。这样的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又共过去因成未来果,由前前影响后后,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是这样的,只是别业(独业)共业而已。这就是三世延续的生命观,世人不能不知。要得未来福果,不可不向善行善德去努力播种。如果不努力止恶,也不想积极行善的话,实在是严重的错误,在三世的流程中(今生后半世,来世、异世),必定遭受不幸的后果。
 
  人类在世间有多大成就,多大财富,也是过眼云烟,白云苍狗。尤其一生中所得的,是生命代价,由黑发而白发所换来。在追求人生虚幻的理想中,又造新的业因,这些新业因造成(等于种子播下了),新的恶果又生,就这样延续轮回生死不断,苦难不了。有些人,虽然合理合法的获得钱财和地位,但是往往利用这些钱财、权势,做出更可怕祸国殃民的勾当。或者有人说:我安份守己,做个好人就可以,做好人是应该的,是人的本份。但是只存此心也不太正确,什么才是好人?不可太儱侗吧!如果只想做一个好人,心就满足,结果每每做事未达做人实际。
 
  再说:什么是人生崇高理想的目标|学佛,学佛才是人类崇高理想目标。学佛由好人做起,更要明白好人的究竟作为,而且要明白成佛的作为,而后真实施行到圆满。纵然今世不能成办,也要不断改造自己,力求上进,才能完成理想目标,达到真实成就。
 
 怎样学佛,怎样上进,成佛又是怎样。这先要明白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及了解相关法义。主要以三宝为崇高理想为目标,依三宝法义去修学。三宝中的法宝,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佛对此真理是究竟圆满的觉悟者。僧是三乘圣人,虽然没有佛陀的究竟觉悟,但是已入法海,也有相当体悟,圣贤僧也是以成佛为最高理想。
 
  佛法中,从信仰到开悟成佛,其中有「解」「行」的修学过程。「信」就是不疑佛法。或者先「解」其佛理,而信其法。或者「信」有初信,「解」而深信。佛法的法义无量无边,「解」有深解、浅解,如大乘、小乘,了义、不了义,空义、不空义。「行」有五乘行、三乘行、大乘菩提行、浅行、深行等。现在举出二要点,加以解说。一者「生灭相续,轮回不息」。二者「自他增上,以至成佛」。
 
  生灭相续,轮回不息|如前面所说明,我们的生命,是生灭无常,无常即多变,是延续不断的变。人从生下来后,孩童到老年,老年到死亡,无时无刻都在变。如体内的「细胞」,不断的新陈代谢。生命虽然不断变化,后面的生命和前面的生命虽然不同,可是永远永远是相续性,个体因果连续,生命当然连续。就是今生一期旧生命结束,新的生命又跟着来,并不是死了就完了。就好像今年结束,过了最后一夜醒了,明早起床正是新年开始。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肯定个人一生作为,业力不灭的道理。这一简单原理推演起来,人不能不做好人,不能不积集功德,以备未来之用,不然来生果报,也就不堪设想。换句话说,想要未来世比今世更圆满,更聪明,更幸福,今生或当下就得好好做人,遵守道德,广行善德善行。因为前后相续不停留,善心善行,而来世必然善心善行,这样可以使个人的未来世,再努力向上向善的目标一味做去。佛弟子(人类)对于这个因果相续,生命相续不灭,首先肯定,自然行为会慎重。
 
  自他增上,以至成佛|自他就是自我和他人的意思。首先谈些人类社会,绝对不能单独生存,必需人和我互相依赖,才能共存。如子女年幼,是要依靠父母养育、教导、关怀。父母年老了,也要依靠子女侍奉、供养、关怀。社会是综合体性,士、农、工、商、政等,都是互相依赖,才能得到互惠受益。依佛法所说明,范围更加广大,六道之一切众生,过去世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只是业惑关系,改头换体,而不能互相认识。能认知众生皆眷属,就可培养出互助心,爱他如爱己的美德,得到自他和乐共存。能和乐共存自然增上到众生污垢的自私心变成清净心,秽土变成清净国土。菩萨心愿|愿众生心清净,愿国土清净、安宁,就是由此认知而工作。
 
  转秽土成净土,的主要修行方法,不外于「净心第一」,「利他为上」。这个「净心」与「利他」,正是超尘离俗的「崇高理想的人生」,也就是学菩萨道,以至成佛道的理想目标。今日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将如何达到佛道完成,主要是加强福德和智慧修持,福德是利他工作,智慧是自我的修持。但是必要自己依佛陀教法去实行,才能「清净自心」,并教示众生,使每一众生都能够清净自心。
 
  人道众生,为什么有不良心思,不善的行为?就是从本以来,内心就充满了贪、瞋、邪见、傲慢、嫉妒、疑惑等不良种子所影响,有了它们所蒙蔽,所以起心动念产生不道德的问题,自利不利他。能够自利利他,或自损利他,才合乎道德准则,所以修行必要先清净内心。清净内心,不是什么都不想、不做,应该想的还是要想,应该做的还是要做。就是所想、所做的,由清净心引发善良,做得更合理,更合法,心所想合乎于真理公义,有益于他人自己就对。
 
  清净内心的修持,好比铲除田园中的杂草一样,不但要连根拔除,使它不再生长。而且要培植一些有用的花草,来供人欣赏。就是人的污染自私心弃掉,而表现那道德风范,人人自然欣慕钦敬(有句话:莫作不法惹天怒民怨,当作有德得鬼敬神钦)。所以佛法所教的,众生行菩萨道,福慧双修,在法界中最崇高、最理想的人生,而最后所得到的是「佛果」。
 
  佛法所说:「心净众生净」为智修,就是把内心的众生(贪瞋邪见等)净化了,每人故有的佛性,光明也就显现出来。「心净国土净」,就是人人心净,国土自然成就净土,人间祥和,人人活得安乐自在,好比生活在天堂一般。可以说:佛法中心思想,教众生从自己内心清净开始,进而扩大到其他众生清净,国土清净。自己修得清净者为「智」,教育众生,使众生清净,国土净化是谓悲,悲就是拔苦,慈就是祥和同乐。菩萨行者的「理想」人生是自己清净内心。更「崇高」,更伟大的工作,就是要众生清净,大地清净,社会安宁。最后,但愿诸位身心安乐,自心秽土速成为清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