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日期:2020/7/21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治多障碍的念佛观
 
东晋时译传的禅经中,往往叙述:数数安般、不净、慈悲、因缘、念佛等五种观门。此中,念佛观分为:念应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就方法而言,念佛又可分为:1.实相念佛,亦即念法身佛。2.观想念佛:观想佛的清净妙色身。3.观像念佛:置一佛像作为观想,此为观想念佛的前行。4.持名念佛:即持一佛名号,一心专念。南北朝时代,如:佛陀跋陀罗等人都修习观想念佛。虽然《小止观》中,没有列上「念佛观」,今就智者大师的念佛法门,提出作为说明,也从中了解天台的念佛禅。
 
智者大师的念佛法门,特别提到进入佛法的方便法门很多,没有一个法门比得上念佛法门的殊胜。为什么要修念佛三昧呢?因为一切的贤圣全都从念佛法门生;一切智能全都由念佛而获得。修五方便念佛门之前,为了让心念能专注修观想念佛,他提出五种治心法,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禅、息二边分别禅。
 
行者在修念佛法门时,专心观想如来的白毫及佛的金色身,当进入凝结寂静时,会出现明亮而透彻的境界,就叫凝心禅。
 
前面虽然能够使心凝然,但心还会常常出现妄想,于是要制伏此心,就要再度把注意力,放在佛陀的白毫及金色身上,这叫制心禅。
 
前面虽然能够把心制于境之中,但这并不是理体上的观照之法,只是事相上的修法而已,于是现在要去体会,诸法本性空寂,是谁在制这个心呢?最后会发现,既没有所观的佛像,也没有能观的心念,这就叫做体真禅。
 
前面虽然证到了体真禅,但还停滞在真空寂静的状态中,对于无量无边的名和相貌仍然是一无所知。于是现在以无所得的心,作为修行的方便,从空寂的境界,回到现有假合的情境中。这时万事万物的相貌,洞然明白,这就叫做方便随缘禅。又因为体真禅及方便随缘禅,一个是偏于空寂,一个是偏于假有,而各据一边,于是行者就要如实的观照,寂静和动乱的本质,是没有任何的相貌。这时再也没有名字及语言的出现,连思想念头都断绝了,这就叫做息二边分别禅。{34}                                                      2004.05.18
  
接着说明念佛的五种法门: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 
 
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对于喜欢称念诸佛名号,以往生彼佛净土的众生,就教他们修称佛名号往生的念佛法门。假如行人,口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后,心里发愿一定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这叫做称名往生念佛法门。
 
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对于喜欢见到佛身,怕有障碍而见不到佛的众生,佛就教他们修观想佛相以灭罪业法门。假如行人,心里想象佛的身体相貌,由于不停的专心注意此佛相,最后就真的见到佛相出现。佛出现时,全身发出非常明亮的光芒,照射到行者身上。这时行者所有的罪障,全都消灭了,这就是观相灭罪法门。
 
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人执着境界,而不知道境界是由心所产生的,佛就教他们所有的境界都是心所生的法门。当行人从观佛中,见到佛相及佛的光明,行者就观此佛相,知道是由自己的心念所生出来的,不是另有其他的境界,这就是诸境唯心门。
 
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众生,执着境界与心念都是实在具有的,佛就教他们脱离心念与境界的法门。行者就观此佛相,知道是从自己的心念所生出来的,并不是另有其他的境界;又观自己这个心,却也找不到任何的相貌,这就是心境俱离门。
 
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若是有众生,喜欢甚深的寂静禅定,而趣向执着没有生灭的境界时,佛就教他们本自空性生起万法的圆通门。这时行者依前面所叙述的境界,进入了甚深的寂静禅定之中,把一切的心意识全都舍掉,而要进入涅槃之中。这时候由于十方佛的加被力及护念力,行者的智能之门就开起,于是在一念顷刻之间,行者就证得法身,而能具备清净佛国土,成就诸众生的能力。
 
以上五种念佛法门,可一一次第而修,对修禅定中调伏妄心及开发智慧很有帮助。假使有人想要修一行三昧,选个空旷安闲的地方,去除烦乱心,不用想象佛的相,只要把心放在一尊佛的名号上,能够念念不停的观想这尊佛的佛号,不久之后就能在此心念中,见到三世的诸佛,此为念佛的一行三昧法门。{35}
2004.05.1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