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煮云法师:佛教的自由、平等、博爱


   日期:2020/7/24 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的自由、平等、博爱

煮云法师

自  由 

自由的定义,不是为了穿得好、吃得好、为所欲为地胡闹、追求高度的物质享受,就算是自由。这种自由,只是个人私欲的满足,害得他人不自由,决不是自由的本意。自由的定义不是要求物质的享受,更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精神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从古代到现在,世界上思想自由的境界,最高深广大者,莫过于佛教教主释迦如来。儒家的思想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佛所普度的范围更大,扩充到所谓众生──就是一切有灵性的动物都包括在内。东西方哲学家、科学家所研究的对象,最大的不超出一个太阳系。而佛家所包括的有所谓三界、三千大千世界,而这三千大千世界、仿佛是现在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所能测到的银河系一样,那银河系的范围里,包括有无量无数的星球,东西方哲学家的情怀还不过是入世的,而佛家的境界却是出世而入世的。总而言之,思想的境界愈高深广大,愈能开扩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心胸,也愈能有益于我们人类。

一切宗教的思想都不能跳出天界之外,还是在六道轮回中打滚,始终逃不出他们所谓天帝的范围。自由,自由,真的自由了吗?佛家才是真正的自由、彻底的解脱,不受任何人的束缚,不受任何神权的控制。十方世界,自来自去,更没有什么造物者的主使和支配,彻底了解万法的根源,走进诸佛的堂奥,这样才是真正的自由,合乎理想的自由。

平  等

世间所谓的平等,还不过是狭义的、枝末的,仅仅讲到政治地位的平等、经济地位的平等、教育的平等、男女的平等,这不是彻底的平等。宗教家讲平等也不是真正的平等,一切宗教都没有说:“教徒可以当教主。”甚至连和上帝、天主平等相处都不可以的。而佛家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平等没有高下,不是局部的平等,佛与佛的平等乃是全部的平等,不单说人与人的平等、佛与佛的平等,乃至佛与人、人与佛也是平等的。人不但与诸佛平等,甚至天神、上帝、畜生、鬼狱等都是平等;甚至一切心法、色法、因法、果法,无不平等。众生之所以有差别的形相,是因为迷失了本性,邪见颠倒,愚妄地见着种种差别,实际上各种本性仍然平等。这就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全部教义从此演绎出来。

有人要疑问说:“你说佛教主张人与佛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人还是人,佛还是佛,人还是要拜佛,怎么可以说是平等呢?”佛教讲的平等是就理性的本体上说的,在理性上生佛的确是平等的,可是在形态上就有千差万别了。例如现在民主国家的宪法,人人可以做总统,不是一姓专权,而是贫民老百姓都可以当总统。只要你有学问、有道德、有资格、有声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可以参加竞选总统。不是说现在人人都是总统,而是人人都有做总统的可能,但是在总统本身,他不能说其他的人不可以当总统的话。所以佛说:“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人人都当做佛。换句话说:人人都有被选举权,人人皆可以做未来的主人翁,这是最入情合理的逻辑。同时佛成道以后,就提倡打倒特权阶级,只要是出了家,大家都归于一个姓,所谓百川入海,同一咸味。所以佛陀不但是提倡生佛平等,更是阶级平等的大革命家。这种平等主义是何等的伟大呵!

反观其他的宗教就没有主张教徒可以当教主,也能和上帝平等,享受同样权利的;而是叫人信仰他是唯一的造物主,使信徒甘愿做他的奴才,消灭了自己的个性,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埋没了自己的理智,因为是神造的,所以赏罚之权完全操之于神。像奴隶得侍奉主人,如果奉命唯谨,死后可以升天,但只配做他的儿子,或者做个摇旗呐喊的天兵天卒,绝不能和上帝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试问有丈夫气概的人,能受得了这般侮辱吗?在现代民智大开的时代,还能叫人相信不疑吗?

博  爱

上帝的博爱不仅只限于人类,在人类中还只限于信仰他的人方能得救;不信仰的,他就把你当做魔鬼,不管你善事功德做得再多,死后都在上帝惩罚之列。

佛家不但不说博爱,而且以“爱”是众生受苦的原因、生死的根本,弃之唯恐不及。因为既称爱,必有“能爱”和“所爱”,既有了“能”和“所”,必定就有“人”和“我”,以我为能爱,他为所爱。有了“人”“我”分别,就生出差别;爱我甚于爱人,世人大都如此,因此就不能“一视同仁”了。慈悲二字的解释怎么样呢?慈就是能给人快乐,悲就是能拔人的痛苦,慈悲不是以我为出发点,乃是建立于一切众生平等的基础上面的,这是慈悲与博爱的绝然不同处。从物质方面讲,一切众生皆同一体,绝无差别,就是同有贪生畏死和痛苦的表现。从精神上讲,一切众生同具心识,而且精神更无界可分,更足表明平等一体了。

现在我们把佛教与其他宗教所说的自由、平等、博爱,分列于后:

他教的自由是不能跳出神的掌握,不能跳出天界之外,永受生死束缚,不能彻底自由。

平等是永做上帝的奴隶,永不能与上帝享受平等的权利。

博爱是只限人类中极少数信仰的教徒蒙受其益,其他一切有情众生均遭到摒弃。

佛教的自由是超出三界之外,不为生死所缚,成正等正觉,彻底自由。

平等是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自性与诸佛平等,凡有心者,皆能成佛。

博爱是(佛家慈悲)十二类生,都要救度,一切众生,慈悲摄受,冤亲平等,以德报怨。

最后希望大家要用理智去探讨各家的教义,千万不要“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真正信仰是用理智去探讨考验,不是随声附和的迷信时髦,不要做感情的俘虏。

——摘自《慈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