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广学」与「多闻」(四)


   日期:2020/8/4 10: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广学」与「多闻」(四) ──学佛人应有的志向与愿心


(3)尊重正法

诸经中多说于法应存药物想,我们愚迷众生为疗治烦恼业病,故于正法药极应尊重。《瑜伽师地论》说,听闻正法时,于法师所说的正法,应作五种想念:

一、作宝想:我们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生死流转,最缺的是善法财;佛法是能够于生死中救拔我们出离三界的宝物,实在是百千万劫难遭难遇,而现在遇上了,凭借他的力量,就可以超脱生死,证大菩提,故佛法是无上的至宝,今得听闻,应生极大的尊重心。

二、作眼想:我们在三界中轮转,得善趣果报的时候少,堕诸恶趣的时候多,更不知解脱生死,全因为自己的愚痴无智,于善法恶法,不知取舍,如盲人无眼,于正道险道,无能辨别,今得听闻正法,得到了辨别是非善恶的妙慧,如盲人眼开,应生无比的庆幸。

三、作明慧想:听闻正法,即已得广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实正确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诸物,今既得此正法光明,照彻事理,不复迷惑,应知恩感恩。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正法是得涅槃大果的因性,是证得声闻、独觉、佛果三种菩提胜果的因性,听闻正法,就是已经得到菩提涅槃殊胜果法功德的因性,应生无上欢喜心。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所闻正法,是证得菩提涅槃之因,现前自己虽然还未证得涅槃及三种菩提,但是已得正法慧眼,能于诸法如实简择而修习止观,现世中可得远离欲界粗垢罪过的静虑大乐,因性已得,应生适悦的大乐想。

以上五种想,广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菩萨地所说应知。

(4)闻法乐意

我们在听闻正法时,对于说法师和所说正法,有清净正确的想念外,还必须澄清自己的心念,发起纯正的闻法、意乐,即应该以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去听闻正法。

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菩萨地力种姓品》说:「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性弱杂染。谓听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说法补特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又听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散乱心听闻正法?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听闻正法;二者,专一趣心听闻正法;三者,聆音属耳听闻正法;四者,扫涤其心听闻正法;五者,摄一切心听闻正法。菩萨如是求闻正法。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

论文中所说的「不为损害」,即于说法师不作障碍违缘。「不为随顺」,就是于听闻的正法有未了解的意义,或有疑惑,不唯随顺师说,必须以求其悟解的清净心而真诚请问。若自己于正法义不能悟解,或仍有怀疑,终不讥诮于师,是为「不求过失」。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四摄异门广说应知。

(三)如理作意

我们必须知道,亲近善士与听闻正法的自的,在以所闻法义引起「如理作意」。因为发动三业最初有力的心所是「作意」,故欲求三业清净,必须于所闻正法中所说的应修应断的善恶法义,与真实非真实的道理,依所闻法理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此即名为如理作意。有此作意,则知见自然清净,不起颠倒邪见,而引起如理的正行。

如《法蕴足论》卷一中说「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自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这如理作意共分两种,即「不增益非真实有的作意」和「亦不损减诸真实有的作意」。

如《瑜伽师地论》卷一说:「如理所引者,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颠倒。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亦不损减诸真实有,如诸邪见。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或法住智如是了知诸所知事。或善清净出世间智如实觉知所知诸法。如实名为如理所引。与此相违,当知不名为如理所引。」

常、乐、净、我四种妄执,乃迷惑愚夫于所知事上不如实知所引起的增益倒执,所以是「非理作意」;而「如理作意」,是如其所闻正法理而了知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身器不净,人法无我。于所知事不起四种非真实有的颠倒见,所以是「如理作意」。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乃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之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正法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正法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

「法住智」,即如佛所说法义而无倒了知,如《瑜伽师地论》卷十说:「云何以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

「所知事」,即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等,于这些事理能正了知,是名如实了知。广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声闻地」所说。

「出世间智」,即如理智,此智住有学位名为清净,住无学位名善清净。此出世间于所知诸法,能亲证真实,故名「如实觉知」。

「所知诸法」,即色心心所等有为、无为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之人,应依教奉行。(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