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心法师:楞严修证玄谈


   日期:2020/8/22 18: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楞严修证玄谈

   反闻也好,反见也好,做的都是回光反照的功夫。既能如此,还要加强反观。直到疑虑断,生死灭,心安寂,自他浑然一体。此时才能于一切法毕竟坚固生决定信心,称为初住法忍。这时再看世间生灭,凡所有相都是第一义谛。
   理观是根本,理观到究竟处,无事不是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善恶是非这些都是妄念分别的产物,如今通过反闻反观的功夫,就会直觉到这些过去执以为实的生灭之法,原来只是些不实假名的逻辑堆砌,假名之体就是毕竟坚固的楞严大定。所以开车走路,吃饭睡觉,昆虫蝼蚁无不在楞严定中行止。站着坐着说着笑着,都没有离开楞严大定。
   先依理观,后从事观。理依事显,所以楞严定中上网,楞严定中食卧。重心在事不在理,这就是事事无碍了。常在如来禅中,不问生灭。常在楞严定中,不论觉迷。只有事来事应而已。
   解脱者不论解脱,论解脱者不解脱。修行者不论修行,论修行者不在修行,一个道理。就象坐在车上的,不谈赶车的事。修行是自己的家事。成佛是自己的家事。修楞严定,是根本大定,是自性之定。所以说凡夫与佛,都没有出此定,只存在一个认识问题。这个定如果有入有出的话,那就不是根本大定了,这是楞严性定与其他禅定最大的区别所在。
   做得功夫不够,功夫到的时候,什么想法都是多余的,只想做功夫。就象拔河一样,腾不出手,分不了心,一心在功夫上。修这个就象烧开水,最好一次烧开,不要烧烧停停。一次烧开,放冷了也是开水。
   关键是从理观还要过渡到事观,理观拖了太久,会影响以后的事修。虽说是理观事观,其实是一回事,只是重心侧重不同而已。就象我一样,带理入事,心念在事中。讲法时就讲法,踢人就踢人,不管别人怎么说。讲法是楞严讲,踢人也是楞严踢。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的谈修行的,其实是自己觉得不在修行之中,是心不见道,从而不能安于道,身游道外,所以才恐慌,才找修行。心不能安,如何修行?
   成佛是成你我本来的佛,学佛是学着做解脱自在的你我,那不是身外之事。不懂的人才乱来,闭着眼睛瞎说,不敢看世界。什么以凡滥圣,以卑乱尊,动不动就无视法界差别,以性乱相,这都是不明白的行为。
   最直接最简单的其实也是最深奥的。简单的一个屈伸臂动作,如果用医学术语解释的话,什么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来了。
   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楞严大定也没离开我们的实际生活,只要换个角度看就是了。
   有佛才有佛法,无佛就无佛法。佛是能观,法是所显。没有能观的智慧,就没有佛法的显现。终日显终日不见。
   还是古人说得好,“万物静观皆自得”,得了也白得,不得白不得。得道不得道,对别人对世界没什么损失,对自己而言,可就不同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心法师       楞严)(五明学佛网:妙心法师       楞严)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五十阴魔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耳根圆通与参禅法门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二十五圆通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八识表解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真心与妄识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引言 

 洪启嵩居士:首楞严三修证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