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礼旭老师:悌也可以权变


   日期:2020/8/26 13: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悌也可以权变
  蔡礼旭老师
  悌也可以权变,我们在《弟子规》当中,“出则弟”提到,“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财务轻,兄弟之间不要计较财物。但是这要懂得权变,不要大家一回去,说不要计较财物,前几天弟弟才要给我借钱,好,借给他!结果弟弟是个赌鬼。借不借?不能借,借了不是等于害他吗?所以权变的关键,是真的把自己自私自利放下来,去体会到对方的心,体会到怎么做才能真正利益到对方,利益到亲朋好友,这时候就会权变。有一对兄弟叫赵彦云、赵彦霄,是兄弟。弟弟赵彦霄他是比较有道德学问,他的哥哥就比较奢侈。兄弟一起经营事业,哥哥挥霍得很严重,弟弟就提出来,说我们还是分家产吧!以前读书人都知道兄弟分对家庭不是很好的情况,所谓“父子和则家不败,兄弟和则家不分”,现在要分,一般人看了说这样不大好!
  在隋朝的时候有三个兄弟,田真、田广、田庆,他们三兄弟那时候要分财产,统统分得差不多了,突然看到家前面有棵紫荆树,结果想这紫荆树也应该分一分。当三个兄弟在那里打量紫荆树的时候,紫荆树突然在很短的时间就整个枯萎掉。古代读书人他们都是很谦退的,他们都是懂得跟天地万物学习,懂得从万物当中的一些现象来反思自己,这叫“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不只跟人学习,跟圣贤学习,还跟万物学习,你看古代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是从这些植物当中去反思自己的德行。竹子,竹子是正直,竹子它的心是空的,是空心,竹子它的整个特质,就有很多我们可以去效法学习的地方。我记得有一次问学生,竹子有什么美德?他们讲了一个我想都没想到的,他说竹叶可以包粽子,那想到吃,还想到住,竹子砍一砍可以建房子,住、吃都用上了。他们说竹子可以盖房子,叶子可以包粽子,竹荀也可以吃,竹子每个部位都拿出来奉献了。所以竹子还可以表牺牲奉献的精神,毫无保留的付出。我们现在对人好都要留几分,或者计较几分,这都不是君子风范。
  读书人看到这个情景,他知道万物跟自己都有感应,一定是自己做了什么不对,才会让植物有这样的反应。所以田真反思,我们要分家,连紫荆树都可以感觉到这样做不好,都觉得伤心,那我们怎么可以不如植物?所以就掉着泪水给他两个弟弟讲,说我们还是团结在一起,不要分家。后来三兄弟就还是和乐住在一起。当他们决定不分了,那种气氛转变成和乐的时候,这个紫荆树很快就恢复生气。我们以后看到紫荆树都要想到,“同气连枝各自荣”,这种兄弟都是同气,从一个树干出来,都是连枝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真的,你看步入中年,说到中年我就有点紧张,我现在也算中年,光阴似箭真的不饶人。前几天我们有同仁给我拔白头发,我都忘了居然真的有白头发,这叫功力不够,烦恼太多。这首法昭禅师对于兄弟之情的诠释,值得我们深深的来感受。“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小事情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我们生了孩子,他们又是兄弟,我们父母当长辈的,应该“留与儿孙作样看”,好的榜样给儿孙看。
  刚刚讲的是田家三兄弟,他们不分了。但是赵家二兄弟,这个弟弟提出来,还是要分,所以后来就分家了。分了家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哥哥把家产败尽了,都已经到了人家要来追债,很落魄、很危险的境界。刚好又遇到除夕夜,当下哥哥大嫂那个形影相吊,非常凄凉。这个时候弟弟带着他的太太,去请哥哥跟嫂嫂到家里来吃饭。他哥哥也很惊讶,怎么弟弟今天来,大家吃团圆饭。弟弟就非常惭愧、忏悔,就跟哥哥讲,当初我实在不得已才分家,因为财产是我们历代祖宗承传下来,我不能让这个财产都败光了。所以当初才提出分家,祖宗之业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而我自己也经营得还可以,现在这个祖业还算维持一个水平,现在希望哥哥跟嫂嫂搬回来一起住,然后财产完全让大哥大嫂来管理。当下就把财产让给哥哥,交给嫂嫂。你看他大哥夫妻这么落魄,弟弟是完全去接纳他们,完全不计前嫌。而且弟弟还把自己私底下存的一些钱,拿出来帮哥哥把债务都还掉。他的哥哥跟嫂嫂非常惭愧,非常感动,而这个真的是做到天下无不是之兄弟。
  兄弟这分情谊终身不忘,绝对不把兄弟的过失放在心上,只是时时想着用什么样的方法启发兄弟、帮助兄弟。我们现在还把父母、兄弟、最亲的亲戚朋友过失放在心上,这样的心态只会造成自己心理的障碍,也会让人生这些难得的缘,不会有好的发展。我们记得《弟子规》说的,“恩欲报,怨欲忘”,记住怨不利己,害己也不利人。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心态不要做,不要提起,因为对任何人都不好还做,那这就是我们的愚癡。
  这整个家庭就变得和乐,整个转过来了。财产都让出来,弟弟吃亏了没有?我们人生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莫问前程的意思是你只要行好事,种瓜就会得瓜。你不要在那里求,你求会有烦恼,横生一堆烦恼,到时回收的又不如你当时候求的,又在那里患得患失,那就是自寻烦恼。只要你是种善的种子下去,人生该是你的福分跑都跑不掉,这是非常重要。《朱子治家格言》后面说到“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你守住你的本分,尽心尽力为家庭、社会付出,自有我们的福分会水到渠成。反而你硬抓着这些既得利益跟人计较,心胸狭隘,中晚年之后反而会没有福气。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所有的老师都看好他,要把留学日本的机会第一顺位就是要推荐这个学生去留学。我们这位朋友他也是我们中心的副主任,他是律师,李律师。他的同学,可能就是仅次于他的优秀的同学,就过来跟他说,这次出国留学的机会,我们两个公平竞争。同学感情都不错,同学说我们公平竞争,他听了很难受。他的同学很想要这个机会,但是觉得好像这个机会已经被他拿走,同学的内心好像不是很舒服。他心里就想朋友是一辈子的,我看这个机会就算了,他就主动的跟老师说这个机会我不要了。老师都觉得很诧异,后来就是他这个同学去留学了。结果过了没有几个月,另外一个更好的留学机会突然出现,这个机会他就水到渠成就去了。所以,人真的愈舍福报愈多,福报愈大。赵氏这个弟弟赵彦霄,后来很快的考上进士,然后他自己生的儿子也考上进士,父子都有很高的成就。你看,都一定会有很好的果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