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其它:介绍普贤菩萨(紫幻居士)


   日期:2020/9/3 12: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介绍普贤菩萨

药师山紫幻居士

  《出处》悲华经卷四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

  『悲华经』文中提到,一时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本师佛以其三昧现种种世界于诸弟子。当时有一位寂音菩萨即请示本师佛,为何有的佛菩萨长住于庄严世界,而本师佛却愿意住于如此五浊恶世中教化众生。当下本师佛即开示道:『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本愿故取净妙国。亦以愿故取不净土。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恶不净土耳。是故吾以本愿。处此不净秽恶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因此因缘于经中开示诸大菩萨的本愿,而普贤菩萨即是其中的一位。

  《时间》善持劫

  《地点》删提岚世界安周罗城外阎浮园

  《原由》

  有一佛出世间,号宝藏如来。一日游行至安周罗城外阎浮园时,此处有一转轮圣王名为无诤念,生有千子。下有一大臣名为宝海,是梵志种。闻佛到此处。便一同至城外礼敬供养宝藏如来。并请佛住下接受圣王及其千子各各供养三个月,时经二百五十年。然而期间圣王与其千子除了发愿求王位与大富外,最多只求声闻)乘,而未有一位发愿求缘觉乘,更别提大乘。

  之后宝海梵志至如来住处恭请宝藏如来接受其供养七年,并发愿有人能于梦中开示他,转轮圣王到底所愿为何?随后宝海梵志即做一梦,梦中十方诸佛放光加持,光入宝海梵志口中,身相庄严。又见其腹内有六十亿那由他百千菩萨。在莲华上结加趺坐三昧正受。其身旁有无数宝华围绕。之后又见圣王及诸王子,面呈畜牲相,满身污血,啃食种种虫兽,后坐在伊兰树下,又受种种众生啃食其身,直到剩下骨头为止。之后又见一些王子以须曼那华作璎珞,载小弊车驾以水牛,从不正道南向驰走。时于梦中,四天大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来至其处告梵志言,应将身边所有宝华一一授与圣王及其诸王子。梵志依其开示做为后即梦醒。

  次日宝海梵志再次前往如来住所,请示其梦所意为何?其时转轮圣王与其千子亦在佛所听佛弘法。宝藏如来开示言,因为过去二百五十年来,宝海梵志劝无数众生皈依学佛,并发愿于后七年对宝藏如来做大供养,因此十方诸佛放光为梵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所见圣境,即为梵志未来成道相貌。腹中六十亿那由他百千菩萨,即为接受其如来教化之诸弟子。梦中见圣王与诸王子面呈畜牲相,受众生啃食,即因为其眷恋世间,只发愿求王位与大富,因不离轮回,而久受生死之相貌。梦见诸人以须曼那华作璎珞者,则是诸王子中发愿求声闻乘者,所现自调伏得寂静之相貌。

  当下宝海梵志即劝圣王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而圣王却回答梵志:『我今不用如是菩提。我心今者爱乐生死。以是缘故。布施持戒听受妙法。』尔时宝藏如来即入见种种庄严三昧,现十方种种世界于大众。梵志复劝圣王,今已得见诸佛世界种种庄严,故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随意欲求何等佛土。时圣王即请示如来:『世尊。诸菩萨等以何业故取清净世界。以何业故取不净世界。以何业故寿命无量。以何业故寿命短促。』佛告圣王:『大王当知。诸菩萨等以愿力故。取清净土离五浊恶。复有菩萨以愿力故求五浊恶。』

  尔时圣王即告佛言:『世尊。我今还城于闲静处。专心思惟当作誓愿。我如所见佛土相貌。离五浊恶愿求清净庄严世界。』佛告圣王:『宜知是时。』之后圣王便回宫内静修,其千子亦如圣王一般,接受梵志劝发菩提心后回宫静修。历时七年,已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受如来之三昧王三昧后,一一出定复回佛所,并于如来现不失菩提心三昧时,一一至佛前发愿,并接受宝藏如来授记。至第八王子泯图时,即为普贤菩萨。

  《发愿》

  第八王子泯图于如来前发愿,愿于不净世界修菩萨道,并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无有垢秽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愿得种种三昧,并令其他菩萨行菩萨道时亦得如是三昧:

  ■悉见种种庄严三昧:见佛菩萨净土庄严相,并使众生亦可见之。

  ■出离三世胜幢三昧: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在在处处现在诸佛。出离三世为诸众生说于正法。

  ■不退三昧:见如微尘等诸佛菩萨及诸声闻恭敬围遶。

  ■无依止三昧:以三昧力故作变化身。一一身遍至微尘数等诸如来所供养礼拜。以种种无上珍宝华香涂香末香妙胜伎乐种种庄严供养诸佛。并于一一佛所行菩萨道。

  ■一切身变化三昧:于一念中在一一佛前,知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

  ■功德力三昧:于一一佛前,遍到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世尊所。以微妙赞叹赞叹诸佛。

  ■不眴三昧:于一念中悉见诸佛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中。

  ■无诤三昧:于一念中悉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有净妙世界。

  ■首楞严三昧:入各道为各道众生说微妙法,劝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地。

  并发愿愿所有众生断诸苦恼,得柔软心,得调伏心。以诸宝物供养于佛,供养佛已,悉发无上菩提之心。

  《授记》

  宝藏如来即对第八王子泯图开示:『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万佛土清净庄严。于未来世复当教化无量众生令心清净。复当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尊。』并将泯图王子改名为普贤,授记于未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有世界名『知水善净功德』,普贤菩萨将于此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复说偈言:

汝起善导师  已得如所愿

善能调众生  皆令得一心

度于烦恼河  及脱诸恶法

来世作灯明  诸天世人师

  《功德》

  ■普贤:意为普皆贤善(见华严经),以十愿渡生。普贤菩萨在法界代表相法,修普贤十愿可增加福报。

  ■大行:代表行菩萨道最为彻底。

  ■忏悔法:以忏悔来改变名色中的种子,最终要做到无相忏悔,若能悟到罪性本空,也可依此入空,了脱生死。

  ■延命法:一般人并不熟悉普贤菩萨有此法。要行此法需要符合很多条件,否则只是单纯地将生命延长,意识却无法延长,而有如植物人一般。

  ■普贤如幻三昧:以忏悔消业障,并为众生解说忏悔法,带领众生一起在佛前忏悔。经普贤菩萨加持后可消许多罪业,并可因此累积相当多的福报。但修法之人必须深信普贤菩萨,所有修行上的障碍均以忏悔方式求助于普贤菩萨来解决。

  ■普贤十愿:广修普贤十愿,则可于转世时花开见佛入八地,并得佛授记。

  ●礼敬诸佛●请转*轮

  ●赞叹如来●请佛住世

  ●广修供养●常随佛学

  ●忏悔业障●恒顺众生

  ●随喜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修普贤法门主要是以供养得成就。

  《法脉》

  普贤菩萨的法脉主要是出自于普贤王如来,依次地修行,则有机缘一一礼敬供养到此一法脉的诸佛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如来■南无普贤行如来

  ■南无大行普贤王如来■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如来■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如来■南无大行菩萨

  ■南无普贤如来■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忏如来■南无金刚总持

  ■南无普贤光如来■南无金刚萨埵

  ■南无普贤愿如来■南无金刚手菩萨

  ■南无普贤智如来

  其中金刚萨埵在密教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菩萨,在修许多密法时需要得到金刚萨埵的护持,修行才能有成就。金刚萨埵的本愿是『成就众生的菩提心』,其中菩提心又称金刚心、渡生心,主要的工作是护持住持与道场。又名真如金刚。

  《忏悔法门》

  在提到普贤菩萨时,其忏悔法门对每一位修行者而言,是最最重要的功课。因为当修行过程中面临重大因果业障时,在没有其他方法可解决的情况下,做忏悔法门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主要是因为普贤菩萨有此愿力,愿以忏悔来帮助众生,普渡众生。若是修行者愿意发深心于普贤菩萨面前诚心忏悔,则其重大障碍终有渡过的一天。一般而言,忏悔的方式主要有针对业障与针对因果:

  ■忏悔业障:忏悔时不但要诚心认错,更要知错。明确说出自己错在何处,并于菩萨面前发愿,愿意彻底改过,后不覆造,如此忏悔才有效。

  ■忏悔因果:在面对冤亲债主做忏悔时,应该要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将当下所受苦果观成是怨亲债主在过去生所受的苦果,或更有甚者。并以此为出发点,诚心向对方为自己过去生的无明所造成的伤害道歉,以求得对方的谅解。而不要在受苦时一味想着要快快了事,免除痛苦,如此忏悔才有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