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魔


   日期:2020/9/4 1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浅谈魔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言

  世间的人对魔鬼都会产生害怕、不祥及恐惧的心。在《四书》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魔鬼对多数人而言,只是个谜团,一般人只能在电影、影集、影片或聊斋小说中略知一二。若要了解魔鬼及十法界众生的心,唯有学佛。经典中对佛、菩萨、人、天、魔、鬼……都有叙述。同时不断提及「降伏其心、降魔怨、破魔网、震魔宫……」。修行者要如何走过与魔相接触的这一段路程?

  《大日经》、《金刚顶经》等都强调修习三昧秘法时,须先断三业五毒心,否则必入魔障,对弟子的选择要求严格是有道理的。

  笔者学佛以后,了知魔与鬼并不同。鬼是指阴界、饿鬼、药叉、地狱众生。魔是指天魔,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六欲天、四胜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及阿那含天中。

  笔者愿以此机缘,介绍为什么有魔、魔的种类、受魔障时的行为特质,魔喜欢什么?魔最怕什么?魔的相是什么?魔也是善知识吗?为什么有魔障?如何破除魔障?但愿此文章能助修行者平安渡过魔障,同时愿诸魔大德们也能入佛门共证菩提。

  一、为什么有魔?何谓魔? 

  魔乃因众生心中具有某类特别不好的执着及坚持而形成者。如执着YIN的心成YIN魔,执着贪的心成贪魔。魔大部分是具天界果位、有福报的众生。唯仍具有某类业障太重,以致无法成为天人而落为天君,此又叫天魔。

  二、魔的种类 

  1.
《八大人觉经》或其他经典内都论及四魔。此四魔为烦恼魔、五阴魔、病魔、死魔: 

  烦恼魔:指见思无明,妨害心性。令一般修行人起烦恼心。 

  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心魔,障如来知见。参考《楞严经》五十阴魔。 

  病魔:认知只要将「病」给别人,自己的病即会好。 

  死魔:六凡的分断生死、三乘的变异生死,因受善恶业果感召所受。

  2.修行人的执着心召引魔障,显现出下列的心: 

  贪魔:显现「贪」的各种心念。如爱买名牌、爱找情爱、贪吃、贪名、贪利。 

  嗔恨魔:显现嗔怒、恶口。如爱生气、嗔恨、骂人。 

  骄慢魔:显现骄慢。如赞叹自己优秀、显神通以傲别人。 

  YIN魔:显现YIN心。如喜欢YIN事,落入YIN魔子民。 

  悲魔:显现悲心。如爱苦、悲由心起不能制止、经常两眼落泪。

  三、受魔障时的行为特质 

  1.众生心受魔障时,会显出下列行为:焦躁、焦虑不安、多言多语、夸大不实、显神通、忧悲、嗔恨、散乱、放逸、懈怠、争夺心、破和合、心情变化很大、自我控制无法掌控、退失道业、争权利。

  2.《楞严经》上叙述出五十种阴魔,那是指色受想行识中所显现的相状。修行现出一种善境界,须不执着,毕竟不是「空」(十方圆明)。若出现魔障时,一定要告知善知识。

  四、魔喜欢什么?最怕什么?魔的相是什么? 

  1.魔最喜欢五欲乐、执着自己的一切业、破坏佛的正法,及广纳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为子民。 

  2.魔最怕衰老、魔宫震裂,及魔子魔民远离而去。 

  3.魔的相都是丑陋相。如长牛角形的大自在天魔、如巫婆状的他化自在天魔、梵天魔,以及如骷髅状的YIN魔,他们的神识是黑色或灰色的。即使是能入空的魔也无法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身形。所以,魔也烦恼他们自己的问题。

  五、为什么有魔障?

  1.修行人心具有业障,因业障引发魔障而使业障更为扩大,若不具此业,魔力着力点消失,也不会有魔障。所以,在修行中须警惕、忏悔业障。修「心」可以成佛也会遇魔仍是与个人业障有关。

  2.个人过往因果而现魔障,须求助佛菩萨:如《楞严经》所述:阿难与魔登伽女有五百世姻缘。一但相遇情缘显现,差一点破了道业,仍有赖本师佛相救,才能免此一难。此外,《楞严经》也说出YIN业不断,修行如煮沙成饭。YIN业的处理方式须受善知识指导,非单一种断除法,YIN业重则容易遭YIN魔伤害而妨碍道业。

  3.众生共业因果而现国土不安:如风灾、瘟疫、水灾、大的车祸、天灾人祸及兵灾等,除人为因素之外,大多有其特别原因。要能得到国土太平、风调雨顺及五榖丰收,须做到法界的公平、圆满、无怨。且众生之间也要减少对立、冲突、谩骂、嗔恨、杀斗。此外,要知道今生果报纵未显出,但往后时空相遇时,也无法侥幸而过,勿忘业种总是如影随形。

  六、魔是善知识吗?

  魔是善知识。大家一定很讶异,怎么可能如是说呢?可能吗?请参考《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当年本师佛受提婆达多逆友而成就道业,广度众生。《阿含经》内,欲界天波旬天魔经常出现,甚至最后扬言,穿本师的衣、吃本师饭、破坏正法,这使修行者心生警惕。

  相对的,也唯有在魔障的过程中,修行者能了知自己所犯的业及内心的问题,由业障罪相中走出,才能入佛知见。由这些看来,魔真是我们修行人的善知识。

  此外,在《法华经譬喻品》也提及:(此段以渡过魔考,开始修习清净法)「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故谓是魔所为。闻佛柔软音,深远彻妙,演畅清净法。我心大欢喜,疑悔永尽,安住实智中。」

  修行者因无三业五毒心,渡过魔障后,所以能闻佛柔软音,修习清净法,进入实智中、法喜充满、渡生无碍。

  《大日经》内云:「安住瑜伽座,循念诸如来」,有魔障及业障是无法安住瑜伽座,也无法念如来。一般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应该说明修行有进步了,下一个阶段的考验来了。如此以心制心,一直到清净心出现,即可安住实智中,所以说魔是善知识。

  七、如何破除魔障? 

  1.正念:心中时须常存正念。正身行、正语意。离诸恶、自利行是破坏魔障的根基。 

  2.正定:依八正道修行。以得佛法之正定,可防魔扰。 

  3.以禅定智慧力,降伏魔心,清净魔之心。 

  4.行十善业,增长善业种子,恶种易召魔障。 

  5.依佛法正知见修行解脱道及解脱知见,得无上妙宝、妙法。可以对「魔」说法,使其了解错误之处。 

  6.忏悔业障:以普贤十愿为行事依据,必能增长菩提道业,减少魔干扰之机会。 

  7.依止善知识:《圆觉经》内观及修行时须有善知识。善知识有敏觉心,可以教导修行者渡过此障碍。一般善知识具有大悲心,藉此期也会使魔受正法感召放下执着而皈依佛门。《法华经》:「善男子善女人,得一乘法空,入三昧定,心体圆明等持,达无人相我相众生相,无一切色身而入平等法身之中。柔和质直者,得见佛身慧光无量、寿命无数劫。」上述是一个境界,唯有出三界魔障后,才有可能入此妙境。 

  8.守戒律:无论有没有善知识,戒律是须遵守的。以戒为师,得戒体,俱戒行的修行者,较不易着魔障。 

  9.慈悲四无量心为行事依据,以达福慧圆满方能渡魔学佛,引导魔皈依佛门。

  八、总结 

  「魔」是学佛的逆友,所以,可以藉魔心来检测自己的心。若心丧失了佛心,即刻忏悔,查验出起心动念。长期间心性平静不动,禅定容易深入,进入三昧。自有无量妙宝、妙智。自可得到诸佛菩萨的开示柔软音,深远彻妙,永无疑悔。以笔者经验,魔考完毕之后,尚有非佛、怨气、情债等,所以修行人的心要保持灵敏,而且一定要向善知识请教并虚心接受教诲,如此定能走过修行魔考之旅。请多礼敬诸位帮助我们及护持我们修行降魔的金刚及护法们,例如:南无五面降毒龙金刚,南无韦陀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药师山·紫雲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药师山·紫雲居士)  

 药师山·紫雲居士:胎藏曼荼罗简介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三 居士修行可成就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YIN业态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二)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净土(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三)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二) 

 药师山·紫雲居士:药师法脉介绍(一)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学佛对净土修行的认知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