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三


   日期:2020/9/8 1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三

“五蕴皆空”,为什么叫“蕴”?“蕴”就是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的东西,看上去是有的,当它散掉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佛经里有个比喻说,像稻草人——稻草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人。我们看就觉得:啊哟,这是一个人。特别是有些人把稻草人脸上画成花的,衣服给它穿起来,是吧?看上去很害怕,但是当稻草一根一根抽掉以后,这个稻草人其实是不存在的。稻草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像个人;我们以为有一个我,实际上是五蕴聚集在一起了。色法上,父母亲精子和卵子结合,我们有了身体,每天再吸取外在山河大地的营养,这个身体得以维持。那精神呢,我们无量劫以来,这种根尘识,它本身就有这种功能——有六根就有意根,有意根就能对外界的法尘,它是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存在了,缘起聚合了,我们感觉有一个我。

五蕴当中认为有我,实际是无我;无我以后,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是我,随凡夫说,随缘起说,完全可以。释迦佛都讲,我过去怎么样怎么样,都讲有我,他是从凡夫的方便来说。有个人修行,修着修着觉得自己没有我了,他对着自己的身体说,它,它怎么样了。他跟我讲,它那天修行,用功用得不错的,它那天怎么样了。我说,“它”是谁呀?他说,是“它”啊。哎呀,我想:你在这个“我你他”的人称代词上做文章干什么?这只是个人称代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你在标签上给它换干嘛,是不是?那你讲,他人再怎么讲呢?把他人讲“我”吗?所以凡夫在意识上分别的错误颠倒啊,错漏百出。实际上当你见到这个无我,就知道了缘起,就知道了五蕴皆空,就知道了能所双亡。

见道的人,最直接的修行就是无修、无整、无散乱。没有修行,没有改变,也没有散乱,你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强加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没有散乱,这是最快的、最直接的、最全面的修法。如果还不行,没有见道的人,那么退一步,先入流亡所,从耳根上去修;耳根上修不起来,还有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这也是《楞严经》里面特别拿出来强调的,就是在根大上修。根大上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意根,用意根去修。

《念佛圆通章》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是这样的一个修法。那么“忆佛念佛”是什么?“忆”就是回忆的“忆”、记忆的“忆”,忆着这个佛,用忆佛的方式来念佛。不是用嘴巴念,没有听到佛的声音(如果你听到佛的声音,是从耳根上修),没有看到阿弥陀佛的相(看到相是色尘,那是从眼根修),也没有阿弥陀佛四个字(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用妄想,因为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我们知道要用意识分别,是从意识上修)。既没有阿弥陀佛的字,也没有阿弥陀佛的相,也没有阿弥陀佛的声音,然后你心里知道你想的是谁啊?——是阿弥陀佛。

就是你心里有个牵挂。你们有没有牵挂过谁啊?牵挂孩子,牵挂丈夫,牵挂爱人。那个牵挂,你并不是每天把他的名字拿出来念一遍,把他的像拿出来看一遍,也不是把他的名字写一遍,但是你心里总有个东西挂在那里。吃饭也忘记不掉,睡觉也忘记不掉,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忘记不掉。要问你牵挂谁了,你能讲得出来,你牵挂孩子了;要没有问你呢,你时时在那里牵挂,表现上呢,什么表现都没有,但你知道你的心是在那里的。我们如果牵挂阿弥陀佛——忆佛,就把我们牵挂世间的这颗心,转过来牵挂到阿弥陀佛那里,随时随处都知道我在念阿弥陀佛。但是没有声音(不是念出来),也没有那个字,也没有那个相(没有想到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但如果问你,你在干什么?你知道,我在念佛。

你看,就坐在这里,脑子里面有个牵挂,有种感觉,这种感觉不停。当你这个感觉生起来的时候,你的六根是清净的。你看什么,去分别、去说,都没有关系,而且现实的世界,分析的事物也不会差错,妄想也没有关系;因为背后,你的心已经是牵挂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所以都摄六根,不是都闭六根,不是把六根关闭掉。你不看、不听、不想,不是!你照样想、照样听。能不能把心牵挂一下?试试看。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修行人,我们多掌握几种修行的方法,以后可以教别人嘛,对吧。

你真正自己用功的,一种方法就够了。你能够见性,那就“了了见,无一物”;“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世界海中沤”一样,缘起缘灭;“了了见”,没有一物可得,能所双亡了,这个方法最直接。你用耳根圆通也可以,先“入流”,再“亡所”;亡了所了,再守在这里,不停地听,听而不听。在眼根修呢,就不停地看,叫视而不见(看了也跟没看一样,但是不拒绝去看)。

那么念佛呢,也是在这个根上,六根上(六根门头)。你心里一想到有个佛,好,把心就牵挂到佛那里了,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讲话也随意,聊天也随意,你要想东西也随意想,考虑问题也随意在考虑。但是考虑的中间总觉得有个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问你的时候,你知道是阿弥陀佛;不问你了,你只知道有个东西,这个是忆佛念佛。修净土的人啊,如果能在这里忆佛念佛,功夫成片很快的。特别是乘公交车,你乘车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景象,来来去去,你就在看,但心里就是牵挂一个东西。你也没有念阿弥陀佛,也没有什么样,但是知道自己牵挂着那个东西。

这是《楞严经》里面特别提出来的两个:一个是耳根圆通,一个是念佛圆通。最圆满的就是二十五圆通,随时随处。看的时候就在色上修圆通,听的时候就在声上修圆通,你能够接触到什么,就在什么上面修圆通,那叫二十五圆通,那是见道之人真正的大圆通。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达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业风与心力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意义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内在景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禅观内省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身心功夫 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