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2 什么是本来面目?


   日期:2020/9/9 15: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祖坛经》  行由品  直讲12  

什么是本来面目?》

【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遂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五祖让六祖赶紧向南走,差不多走了二个月。我们回想起前面,六祖大师从广东去五祖那里,走了一个月,非常快。可是现在怎么走了二个月才到大庾岭?因为走的不是直路,到处是追兵,东躲西藏地拐弯走。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南,与广东南雄县分界,当赣粤之要冲。随后数百人追赶六祖,为的是夺衣钵。

这就是修行的人啊!都想当祖师,都想当宗教领袖。拿到衣钵就成宗教领袖了。

所以六祖大师被追赶。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

有一个出家人俗家姓陈,叫慧明,他是鄱阳人,少时于永昌寺出家,后因慕道心切,往依五祖法会。后来也是想学习佛法,去到五祖大师门下学习。

【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他是武将,功夫好,跑的也快,估计是骑马,他最先追到六祖。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

六祖大师知道慧明追来了,把衣钵放到石头上,然后藏到树丛里面。

衣钵为的是怕人不信祖师传承,不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所以用衣钵作为证明,可是众生迷茫非要夺取衣钵。

【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慧明禅师没拿动衣钵,是慧能祖师有神通让他拿不动?还是他心里有愧?拿衣钵干什么!拿到衣钵就是祖师了吗?可是祖师觉悟的思想没有,所以没有拿动,然后放下了。

最后说了:行者......(六祖大师那会儿还不是出家人形象),我是为法来不是为衣来,他心里面明白了,五祖是代代相传的祖师,是觉悟的人,怎么可能把衣钵传给未见性的人呢!

他明白这个道理,也要求到这个法,真正找觉者,问一问什么是佛法。

现在的人怎么学佛呢,会念《地藏经》就是佛法了,这样离佛法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你看当时的人还是觉悟有智慧。学习《涅槃经》,《法华经》那还不够,要寻求佛法。所以慧明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

慧明禅师顶礼六祖,四品将军非同凡响,是个智者。他不会因为六祖身份低微,不去恭敬,而是恭恭敬敬的顶礼六祖。

【望行者为我说法。】

求六祖大师开示佛法。

【慧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六祖大师说你要听法那要屏息诸缘,把你的妄想放下,现在集中心智听我说法。

【明良久。】

慧明禅师净心好长时间。

【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那什么是佛法呢?六祖大师讲,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你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就是佛法吗?这就是佛法!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找到觉性!

觉性在哪?离开你的妄想执着。不思善不思恶。

我们平常的妄想在哪?除了思善就是思恶。你放下妄想当中的善和恶,也就是放下你的妄念妄想,心净下来。他又问了一句,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指是的觉性,也就是我们千生万劫所追求的佛。

我们想得到的佛在哪呢?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个当下!

【惠明言下大悟。】

慧明禅师明白了,为什么明白了?

我们因为什么流转生死呢?在六道里面轮回?就因为我们过去的业因和现在的烦恼思想搅合在一起了,不由得在造作。

因果循环在不断地造业受报,所以不断地在轮回。

要想了生死怎么办呢?人们说断烦恼,烦恼能断掉吗?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你妄想,思善思恶也是一个心,你的觉性还是一个心,他不是两个心。

思善思恶是把你的觉性变成妄想了,就像黄河水,我们要想把它变清了,就是把尘沙沉浸下去,他就清了。

我们的心也是,不去想象善和恶了,这个时候是观照,出来的知觉,这就是觉性。你时时保持这个觉性,它没有妄念引导你去妄想造业,就清净了。

十二因缘从哪来呢?从无明开始;

无明缘行,思想有了行动了;

行缘识,变成你的思想意识了,我执分别了;

识缘名色,分别识跑到身体上了,名色是身体。身体干什么?

名色缘六入,眼耳鼻舌身对色身香味触,去贪爱去嗔恨;

六入缘触,触是感觉;

触缘受,受是心里面感受;

受缘爱,我要爱的我要恨的,这些欲望升起来了,不由自己控制了,他就造作了;

爱缘取,爱了以后就得到了,爱什么?爱我,我要得到,我要嗔恨,我要贪爱,得到了就种下因了;

取缘有,有了,因了;

有缘生,生缘老死,这么生死循环。

从哪破灭呢?外道不知道,从身体破灭。就像人们,每个人需要持戒,可是持戒为了护心!他只持戒不护心,心还在烦恼呢,结果思想没有改变,所以还是从无明开始修。

真正的心在当下,不思善不思恶在觉性当中,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觉性常在,他就不会跟着你的妄想去贪嗔痴去造业,你就不会受轮回生死苦。

佛法在哪?就是在这个不二的法门上,在这不思善恶的当下才能觉悟!人们找不到这个,东南西北跟着自己的妄想找,越找越远。

所以慧明禅师会到这当下才明白了佛法。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他说除了这个密语密意外还有什么密意吗?

【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

说就不是密。人们不知道,可非说佛有个秘密法,所以去找,哪里有呢?你不明白就是密。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你真正反照,密就在你那边。

这个密意,密在哪呢?实际人们不理解,把这个“密”当成神秘了。好多人神秘得不得了,越神秘越不清楚。实际密是说不清楚的,是让你体会清楚,体会不到当然是密了,别人知道你不知道就是秘密嘛?不是不想告诉你,是你没有智慧,理解不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