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平常心看西藏密宗


   日期:2020/9/11 12: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平常心看西藏密宗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

  目前在西藏弘传的佛教称为藏传佛教,它有别于在汉地所传的汉传佛教。到过西藏的人大多可以看到藏传佛教宏伟的寺庙建筑及高大庄严的佛像。此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相貌狰狞的神佛像以及那些男女相拥抱的双身像。这类神佛像在大陆内地及台湾比较少见。因此,常会引起人们对藏传佛教的好奇。

  此外,当地还有很多类似神话的传说;在传说中,很多过去的佛教修行者都具有大神通力,就宛如人间的活菩萨,据说有些人能穿山入石,也有能腾空飞行及变化身形者,也有能穿单薄衣衫生活在酷寒的冰天雪地中,更神奇的是有些人死时能身化虹光消失无形。这些绘影绘声的传闻使西藏佛教更加神秘莫测。最近坊间又出现一本由藏传喇嘛所写的『欲经』,这本内容类似黄色书刊的书,对两性性行为有极为露骨的描述。且又有人说它是藏传佛教修法的内容之一,这本欲经使西藏佛教的神秘无疑的又雪上加霜。

  男女性行为在一般佛教徒的眼中是「不清净」的行为,大多数人是避而不谈,但这种事怎么会成为西藏佛教修法的内容呢?于是坊间又出现了一些批判藏传佛教的文字,在电脑网站上也有很多毁谤攻击的言论。有人把藏密骂成是邪教,是印度性力派外道的同路人,甚至有人说它是邪YIN欺世骗色的宗教。相反的,也有很多人极力为西藏佛教辩护,甚至有人坚称它是比显教更殊胜的佛教宗派。

  有些更激动者,对藏密千年来所尊敬供养的佛菩萨也不放过,说这些佛菩萨根本是山精海怪或低级鬼神所假冒的!我看了心中很是难过,佛教徒的慈悲心何在?难道一个人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要大肆攻击吗?面对类似这些说词,使我更觉得有需要去深入了解西藏密宗,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知见来面对他们,我们绝不可因无知而落入迷信,也不能去盲目崇拜某些人,我们要以智慧去探讨密宗的问题。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藏密一些有争议的知见提出一些看法,敬请各位先进多加指教。

  二、藏密的乐空双运(双身法)与明空双运

     藏密有男女合修的双身法,其基础是乐空双运,所谓「乐」是指由两性YIN根接触的触乐,以及由气功控制中脉内的红菩提(又称红明点)及白菩提,使其相遇而生妙乐,若能由此乐境中观「知乐者谁?」如此则可瞬间悟入「空性」,就如同一般显教由内观方式(例如由耳根)悟入空性相同,此称为乐空双运。其意义为:乐即是空、空即是乐,乐是相用,空是其体性。

  此法的殊胜在于红白明点所生妙乐可直接由中脉使第八识觉知。但一般人由于业障之故,此乐大多由中脉经五轮气而使五蕴身觉受到乐,而此五蕴身之乐是意识心的层次,也就是一般人觉受的「妙乐」乃受蕴与识蕴共同所生。但修行人能得佛力加持而暂破五蕴,则第八识可直接觉受此妙乐,(即由第八识经意根而觉受此妙乐),此时若能不着此乐而内观本源,则可入「黑漆筒」境界,甚至能悟入空性。

  由于男女性行为的YIN乐一般人很容易执着,很多作双身法的修行者不明白其危险性,以为在妙乐之中只要起心不执着此妙乐即可,但问题出在此种「起心」只是一种意识心,即使定力很好的人能不理会或不觉知此YIN乐之存在,那也是心如木石,对空性之证悟毫无作用。而大数人只是在妙乐中「起心念」不可着此妙乐,但实际却不能离此妙乐,久之必着YIN乐而有沦为YIN魔的危险。

  因此,这种双身法是以「欲贪起修」,它不同于一般显教以「清净心起修」,以欲贪起修之危险性甚大,藏密大师莲花生大士也曾警告大家修习此法的危险性。因此,这种双身修法固然有直接快速入第八识之殊胜,但如何能在大乐中离乐(即如圆觉经所说知幻即离)这必须有特殊方法,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也许很多藏密修行者?着于YIN乐,甚至有人以YIN乐的技巧自豪,而不知离乐返源之道,这也许是藏密双身法今日饱受批评的主因。

  同理,其明空双运亦如此,持咒、修气或修禅定到精神力量集中或业障清净时,心中会显现光明称为「明」,若能观此「明」而起微细念并内观「见明者谁!」,由此即可入「黑漆筒」境界,于此境界中再微细内观而不生分别心,有机缘即可顿悟空性而现十方圆明,此即「明空双运」。其实一般空观修行者亦皆如此修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很多藏传修行者,由于太相信中观自续派或中观应成派的一些见解,以「第六识心」主控一切,因此,当其心住「明」境时,就起心念告诉自己;「明」即是「空性」。以为如此即是「悟入空性」,而不知如此只是凡夫意识心的境界,「空性」不是意识心的层次,这也许是很多人批评「明空双运」为意识心的主因。

  与此论点有关的有所谓「离戏明点」,藏密所谓离戏明点是定中见到的一种光明境界,若「光明」不是意识心所生者,则可称为「离戏」,但此种明点不一定是指悟空性时所现的「十方圆明」,开悟时所现光明当然可称「离戏」,但有时由佛力加持亦会显现离戏明点,此点不可不知。

  另外有一知见与光明有关者,即藏密所称「法身无为之缘起秘密」,他们认为法身无为,然而有很多机缘可显现法性空性之光明,例如酒醉时、入定时、气入中脉时、闷绝时、将睡眠时、临终时等,他们认为这些所现光明有时甚短暂,一般人未能察知,但若经过一些特殊修行,则可利用此种光明,瞬间悟入空性,了脱生死。但以笔者之了解,这些时机固然会生出光明,但却不一定来自「法身」,故也不一定可了生死。

  三、双身法的一些问题及相关知见

     藏密最受批评者即其双身修法,今谨将一些常受异议之观点,分析如下: 

  (一)有些上师说:「只要依双身法之规定而修,虽与比丘尼、母、姐、妹或畜牲女行YIN亦不犯戒」。依笔者所知,这是邪见,有缘能修双身法者,不会生为母子、姐弟等。且在这种违反道德及佛门戒律之情况下,一般得不到「喜金刚」的加持,故作此YIN行则为犯戒。

  (二)有些上师认为作双身法只要能「交而不泄」则不犯戒,或能观想成就,能把男YIN根观成金刚杵,女根观成莲花,则行YIN不犯戒。但以笔者所知,此亦为邪见,除非得到喜金刚之加持。

  (三)密宗有所谓「交合供养」,即以双身交合之妙乐供养佛菩萨。笔者所了解此乃误解所生之邪见,「交合供养」之义是双修者持双身咒时,再起心或以供养咒修法供养佛菩萨。

  (四)有上师说,「修双身法时若漏失明点(即精液)将生大病」,此亦不正确之知见,以笔者所知,也许会有些小病而已,没有如此可怕。

  (五)有些藏密宗派说「经由智慧灌顶(即弟子经其上师认可,开始实修双身法之义)可得三身四智」。以笔者所知,此为误会之说,双身法所证得之四智(即菩提心降于喉轮时得「喜智」。于心轮得「胜喜智」,于脐轮得「离喜智」,于密轮得「俱生喜智」),此与修成应身佛所证之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完全不同,层次差很多,双身法之四智是在意识心将要入真心的层次。

  (六)藏密双身法是以「欲贪」为道,很多人把「欲」指YIN欲,贪指贪业,以笔者所知,此欲贪的贪是有「愿望」或「愿力」之性质,例如修双身法之人,必须有以双身成就之愿望才可行,但不是贪念之义。

  (七)有些上师说「有明妃钩召咒,由此可钩引所须要之女人作为修行之明妃」。以笔者所知,此为YIN魔之咒,非佛之法。

  (八)藏密有些书上记载着如何找一位「合格的明妃」,书中对女人的性格及生理结构皆有详述,因此,有人以为藏密修双身法就是一些贪色情的活动,甚至书上还记载有,上师教弟子们如何吸食YIN液以养身等。以笔者所了解,这些记载大多是他们多年来修双身法所得的经验,大多数只是某些修行人个人的知见,有很多是邪见,不值得采信,也不能代表「双身法」本身,甚至有些书上还提到莲花生大士开示弟子,如何制作YIN具以作为修双身法之用,但以笔者所知,这是后人附会假冒之说,非莲花生大士本人所教导者。在今日藏密的很多书刊中确实有很多知见是邪见,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双身法为邪YIN之法,我们更不能因这些邪见而毁谤南无普贤王如来及毗卢遮那如来等佛菩萨,也不能对莲花生大士等大师起不恭敬之心。

  (九)藏密双身法中,保持妙乐于较长时间只是为了能增加观此「乐源」之机会但若贪着YIN乐而不知如幻即离,则必入魔道,不可不小心。奉劝未能得妙方便法之人,不要尝试此种双身修法。

  (十)若修行者以慈悲心为使其眷属摆脱YIN欲炽盛之苦,亦可行双身法,但如何避免染着YIN乐为其主要课题,得佛力加持是最重要的,一般人想以自己定力克服「着YIN乐」的问题似乎不可能,千万得小心。至于不守情缘戒、道德或法律,随便与他人修双身法,则将可能因为情缘问题或YIN业问题而落入为情苦或YIN苦,甚至会因此而被世人所唾弃,不能不注意。

  四、藏密中的观想问题

  在显教中,修行者常先以禅定来集中心力、屏弃杂念,而后起心思考一些问题,诸如观苦空无我等,由此以转化自己内心的不良心念,此即一般所说的观想。而在藏密中,其观想方式与显教不同,他们常用「三密加持」的方式作观想,也就是口诵本尊的心咒,手打本尊秘印,然后起心观修本尊。

  藏密认为如此可修成「本尊」,转自己的三业成为本尊的三业,很快就可「即身成佛」。有些批评者认为这种修行法只是自己「意识心」所生之妄想而已,不可能成佛,且佛必须多劫行菩萨道,到福慧两足尊才可成就,何来那么多的佛。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是没有修行经验的人所说。以笔者之所了解,藏密观想是否得以成就,其最重要因素在于是否作观想时能得到「外本尊」(即对生本尊)的加持,若得不到此种佛力之加持,则观想只是意识心的运作,不可能有任何成就可言,最多可能定力或观力增强而已。

  至于如何才能得外本尊佛力的加持?此与修行者的渡生愿力是否与本尊相应有很大的关系,此外修行者自己的信心及福报(即善业种子)亦是重要因素。若能得佛力之加持,则业障消除、善种增加,快速转化三业有什么不对?至于即身成佛的「佛」,以笔者之了解,它只是一个「化佛」,这种观想成就的化佛一般果位都很低,可能是初地菩萨果位或高一些,但不会高于十地,若由凡夫位起修,则所成化佛只是初地果位而已,不像有些藏密修行者或宗派所说的那么伟大,他们认为可即身成应身佛、报身佛,甚至法身佛!这是错误的知见。

  有些藏密书刊上还说在中阴时,作适当的超渡法可使亡者成就法身、报身或应身佛,这都是邪知见,观想所成就的本尊身不是意识心所属,以麻、绳、蛇来比喻,凡夫身是蛇,本尊身则属于绳。观想是自己的心力在佛力加持下的成就,把自己的心力观成精神身,此精神身的神通力皆来自「外本尊」的加持,本尊的成就是渡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也是一个修行人在尚未成佛之前,能实现渡生心愿的一种方便法,这是诸佛菩萨的慈悲,若没有本尊法门,则修行者在成佛之前,神通力尚不足之下如何得以完成渡生之心愿?

  本尊观想法,就是使修行者出菩提路,修成金刚心菩萨以渡生的无上方便法,没有机缘修此法门的人,可能就会把它当成意识心的妄想了。本尊的观想法,其实也很平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五、藏密中的咒语问题

  咒语又称为真言,也叫秘密语,这是佛、菩萨或一些天神的秘密语,咒语在很早以前就出现,很多原始部落的巫术中都有咒语出现,本师佛在世时,也曾允许弟子们使用咒语作为治病、防身等,后来佛教徒用它请一些护法来护持修行者。藏密则以咒语做修行之用,包括消业障、作供养、请护法、甚至持「阿」字以作为悟入空性的助行,他们也持诵「本尊咒」或观「种子字」(是一个代表某位佛菩萨的古梵字)以观修本尊,希望达到「即身成佛」的目标。

  有些人怀疑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或种子字)是否有如此大的功用,诸如可修成佛了生死?以笔者的看法,这是属于修行证量的问题,争辩无益,就如同问佛菩萨是否存在?对没有修证的人,如何解释也是白费口舌。笔者只能说「阿字」有无限妙用,持本尊咒亦可成就本尊,也有很多咒语是修行者渡生之方便法,这些皆可成就修行者渡生之愿望,一个得「持明悉地」的人,在世间中是甚为稀有者,也不是一般凡夫可知其秘密者,我们也不要随便去批判他们,以平常心看待即可。

  六、藏密中气、脉、明点及虹光化身等问题

  藏密的一项特点是很注重「气身」的修治,这与显教偏重精神身(即意身)的调治,二者不同。人的色身包括精神身、肉身与气身三者,三者如泥和水密不可分,三者任一不调,则色身可能会出现病状,也会影响修行的成就。这是藏密的论点。

  以笔者的观点,若修行者定力甚佳可克服气身或肉身的问题,当然就不受此限,专注于精神身亦可成就,但一般人则可能三者须兼顾较佳。因此,气脉明点的修治可以把它看成是修行的一种助缘。以我个人的了解,精神身必须透过气身才可以有效的运作肉身,气身就如同引擎中的润滑油,缺少它,引擎运作就不顺畅。我们如果要以肉身示现神通则要修治气身。肉身示现神通是为了渡生之方便,当然不可以此骄慢世人。藏密大修行者修治气脉大多是为渡生而修。当然,修治气脉以利于双身法之修行也是其目的之一。

  此外,中脉清净亦「有助于」往生之时以「颇瓦法」投生净土。至于依身中脉轮之修证可成就四种净土,这应该是外加之说,不是佛说。很多藏密的大修行者就是修气脉明点而得大神通,诸如修拙火定之神通,可使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修行而不觉得寒冷,又由于气脉修行及定力之成就,有些修行者可转化四大而现各种神通。

  当然,这些都与解脱生死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渡生的一些方便而已,我们没有修这些法的人也不要批评他们,这与外道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就以平常心当成修行的助缘看待就好。

  至于藏密所说的虹光化身,也就是在肉身死亡之际,就化成虹光消失掉,这种现象世界上也发生过很多类似事件,有一些人(并不是修行人)突然消失掉而只剩下头发等物质,其周围也没有被焚烧的征状,科学家们也试着用各种理论想加以解释,诸如认为人体内有核子反应发生等,但是都不很清楚。依我个人了解,这是火大失控的状况。

  藏密的修行者,有些能控制四大,则死时以火大焚烧自己肉身,应该是很平常的事。至于死时肉体缩小,或生时即身化虹身,那也只是地大控制上的成就而已,这些与成佛作祖甚至了生死也都无关,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

  七、藏密的中观知见问题

  藏传佛教各教派在般若知见上大多采「中观见」为主,但在境、行、果、地、道则建立「广行般若」,以弥勒及无著菩萨的论著为依据,但对无着与世亲的「唯识」部份则严加批判。其实,除「知见」外,西藏佛教的显宗部份与中国的法相宗内容很相似。

  中观的知见可分为自续派与应成派二者,后期的格鲁派(黄教)采用应成派之知见,其他教派则二者皆有采用者,知见相当分歧。应成派认为一切法皆「性空」,即「体性」空无,因此,也就没有第八识及如来藏等之存在。

  这种观点笔者很不认同,反而「觉囊派」的「他空见」较为正确,此派认为中观家所谓「缘起性空」的性空(指空无)不是诸法的体性本身(体性是「自空」,即一般所称的「空」),其「性空」只是众生虚妄分别所生的部份(比喻如虚妄的蛇而不是麻或绳)。

  西藏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知见,笔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无分别智」就是保持自己的心,使不生分别及不着两边,这种论点藏传佛教各宗派皆采用(觉囊除外),但我个人认为,「心」不生分别者只是第六识心,不能保证第八识亦能不起分别(如生灭等),故此无分别智不等于「空」中之无分别,此种无分别只是未悟空的菩萨所到达的境界,且他们认为此种「不分别心」不属缘起法,故可以永存不灭,是根本智或无分别智,但个人认为它只是意识心之层次,藏密的修行者很重视以这种心运作于观想、乐空双运及明空双运等修法,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若未得「佛力」加持,其修法可能只是意识心之妄想而已,故佛力加持是藏密修法成败的最重要关键。

  八、佛像所发出的光明问题

  有人认为佛所生光明必为金光或白光,以笔者所知,此为报身佛或应身佛所生之光明,此种金光极为明亮,而化佛则为因应众生之所需会示现不同颜色之光明,但皆是极为明亮者。

  九、密宗把上师排在第一位是否正确?

  目前大多数的藏传佛教修行人认为:虽然有佛菩萨存在,但若没有得到上师的引介或教导,修行者也得不到利益,故他们在四皈依中,把皈依上师列为第一位。但笔者个人认为:若未得佛力之加持,藏密的修法大多只是意识心的层次,没有了生死或修成化佛之可能。若如此则上师教导又有何益?故笔者个人认为四皈依中,还是应该以佛、法、僧为上。藏传佛教把上师列为皈依之首,可能是后人误会所致,应该不是莲花生大士当年所传之法。

  十、藏密的财神法

  藏密对色身、财物与寿命都有特别的看法,他们认为人都执着这些、喜爱这些,为满足人之各种愿望,故应教气功以坚固色身,教财神法以使财物不缺及教长寿法以使寿命不致夭折。此种精神与显教大乘法所揭示的:使众生离虚妄苦得虚妄乐。二者的精神相同。只是一般人对诸如财神法等有不了解,故常遭批评。

  据笔者个人的了解,很多鬼神也可以使人获得财物,但鬼神不明因果,常会因为私利而犯偷盗他人财物的过失,但由佛菩萨加持的财神法就没有这个问题,修财神法一般不是为自己的享乐而是渡生有需要才可做,有时,若修行者生活真的很苦,则也可修财神法来改善生活状况,但一般不会使其大富大贵。

  据个人了解,此种财神法不是利用偷盗他人财物转为己用之法,而是找出过去与修法之人有缘的人来助他,若修法者自己条件不好,例如,过去生没有与人结善缘,则修财神法成功的机会不大。此外,有时佛菩萨也会加持修法者转化四大而得一些渡生所需之财物,但修法者必须有渡生之大愿,且须严守慈悲心,否则不得成就。

  十一、藏密修行者吃荤食的问题

  依佛教显教的看法,修行者应该要吃素,但笔者个人认为对初学者不必有此要求,吃素是为培养慈悲心,若心未修到一定层次,吃素也不见得有需要,何况佛经尚有吃「五净肉」之方便法可用。释尊当年行托钵乞食之法,比丘们也不一定都吃素,西藏佛教的修行者,过去由于环境的关系,必须赖肉食得高热量以御寒,且当地蔬菜生长不易,故一般都不吃素,当然,以上这些情况都是「不得己」或机缘未成熟而吃荤食,但最后,还是应该以吃素为上。

  楞严经与楞伽经中都有强调吃肉的过失,有些藏密的修行者自称:他们吃肉时也在持咒超渡被吃的众生,若真能如此,那当然没有问题,他们既有慈悲心又食不着肉味,肉食也许不会成为障碍。但笔者只怕大多数人假借此种说法而大开方便之门,以为食肉无过失,那就不好了,且目前西藏的生存环境已大有改善,一般人不能再以因为蔬菜不足为借口而吃肉食。

  十二、藏传佛教经论用的名词的问题

  藏传佛教经论中所用的一些名词被译成汉文之后,常有其名词与显教经典之名词相同,而内容完全不同的问题,例如其四加行只是修法之前的四种「前行法」,但因为其被译为「四加行」,与唯识中菩萨入初地之前的四加行名称相同,因此易遭误解,故有些书译为「四前行法」,如此则较为清楚。藏传佛教中很多名词最好重新定汉译的名称,以免被误解,例如三无漏法、四念住、五缘起等,都应该重新正名比较好。

  十三、藏密中的灌顶问题

  灌顶也是藏密的一种特殊修行方法,但也常遭误解,最早灌顶是印度国王立王太子时所用的方法,只是属「宣告」的性质,后来密宗借用此名词,对修某一种特殊的法都必须灌顶,其意义包括: 

  (1)允许修法 

  (2)给予未来成就此法的善种 

  (3)消除修此法之业障等 

  藏密依修法目的与方法的不同有很多种灌顶,在此不予详述。灌顶是否能有如上所说的效果?以笔者所了解,还是决定于是否得「佛力加持」。若未得加持则可能只落入形式而已。灌顶只是有助于开发智慧与消业障,但不是灌顶后就立刻可以得到初地甚至妙觉菩萨的果位,也不会得到三身四智,笔者认为这些是有些藏密修行者误会所致,是不正确之说。灌顶没有那么伟大,我们该以平常心看待。

  十四、藏密的五甘露

  藏密有五甘露之说,所谓五甘露是指大修行者的大便、小便、骨髓、男精与女血。他们认为经由气脉明点之长期修行,有些大修行者肉身之性质已转化,例如大、小便皆转化成有香味等,因此,这些东西可用以渗在药中做布施或供养之用。这些说词也不是没有可能,笔者认为修行人若能以心力转化四大,则五甘露就有可能,但这必须是「大修行者」才有,不是一般上师们就有此种甘露。对这些说词,以平常心看待即可,毕竟此与了脱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十五、藏密的供曼达

  藏密修行者用供曼达的方法,把曼达盘中之物以持咒观想的方法,幻化后供养诸佛菩萨。有人认为此种供养功德很大,但笔者认为,若得佛力加持则有相当的功用,若未得佛力加持,则只是训练自己、转化自己使供佛的心增大而已,并没有那么伟大与神奇。

  十六、藏密的大手印与大圆满法

  藏密的噶举派的大手印,以笔者之了解,很类似禅宗的方法,他们的一些前行法很类似禅定的四禅四空之法,这些可能尚在意识心的层次,但如恒河大手印之类,其内容可能就已超出意识心而类似开悟或无所住生心的层次,这就只有修行者自己才知道,外人不方便批评,就如禅宗之开悟,也只有少数大修行者可印证而已,一般外人是无法得知的。至于大圆满法,笔者认为那是类似修月轮观的方法,必须心在「无修无证」且得佛力加持才可「证」,一般不是修此法的人,也不宜妄加评论,毕竟这些都不是意识心的层次。

  十七、西藏渡亡经所说的中阴现象

  人死亡之后到投生的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有的很快转生他方,如往生净土或化生天界,也有业重而很快下生地狱,这些人的中阴过程快速,一般人不易察觉。藏密所说气身败坏,四大及五蕴分解的过程,只是一般人所经过的现象。近代西方学者曾经致力于「濒死现象」的研究,他们搜集了数以万计的个案,并以科学方法详加分析,其结果所显示的死亡过程有些地方很类似渡亡经所说(参考笔者所写「以佛法阐释濒死现象」,药师山通讯第22期)。

  至于中阴时是否会现出「文武百尊」及「五智光」等,则与亡者生前是否有修习相关的佛法有关,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又例如藏传佛教所说死亡时神识皆由九穴之一而出,但笔者所知也许有些亡者会如此,但一般不会。至于藏传所说在中阴时可以修成报身甚至法身佛,笔者所知,这些都是误会之说,不值得采信。

  十八、结论

  藏密只是佛教中的一个教派,其修行最重要之处在于得到佛力的加持,对佛菩萨的深信是成就的关键。至于其最特殊的「乐空双运」法也只是由身根悟入空性的一种方法,只是过程中会有「YIN乐」执着的问题,稍不小心即落入魔道,但不是「法」本身有问题。至于其他很多特殊修行方法,有些已被误传,因为藏密是以上师「口传」为修行的主导,当然难免会出问题,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它,有不合佛法之处就提出讨论,但也不要把它骂成外道,或把它都说成不合佛法,这是笔者个人之见,请有缘的前辈多加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

药师山三宝弟子

  紫虚居士合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药师山·紫虚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药师山·紫虚居士)  

 药师山·紫虚居士:简介仙道与精怪众生 

 药师山·紫虚居士:由自心起观照破痴业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佛经中名色的真义 

 药师山·紫虚居士:大脑皮质记忆对修行的影响 

 药师山·紫虚居士:虚妄有与不可思议有 

 药师山·紫虚居士:如何获得圆满的人生(二) 

 药师山·紫虚居士:如何获得圆满的人生(一) 

 药师山·紫虚居士:成佛之道 

 药师山·紫虚居士:浅说庵摩罗识 

 药师山·紫虚居士:定中观想心得报告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双身法的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现代知识解读佛经中的各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