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犟牛居士:一声佛号统摄一切法(四)


   日期:2008/7/3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犟牛老居士讲于北京良乡昊天公园/2001.10.26

妙音居士根据录音整理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在没讲之前,我跟同修说一件事情。我不是法师,我是居士,居士没有大小。同修你见到我不要给我顶礼,折煞我的寿命啊!你要愿意让我早点走,早点死,你就给我顶礼,你既然是爱护我,让老犟牛多住世几年,你别给我下跪顶礼。要顶礼我们给师父顶礼,他代表佛、法、僧。我们是居士,居士绝没有大小,我们都是平等的。另一点,我不是法师,既然不是法师,我不收供养,我从来没收过任何人一分钱的供养。

在吉林有位老和尚,听我讲法后硬往我兜里塞钱,怎么说他也不听。后来我告诉他,我说师父,您要想让我进到地狱里去,您就给我塞……给老和尚吓得赶快转身走了。不能收供养,居士收供养绝对是错!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在这里我表示感谢!阿弥陀佛!

我进佛门六年,在六年当中走遍了大江南北,我没花过居士的一分钱。因为国家给我工资,我退休金一个月七百多块。拿这些钱干什么呢?我正好开工资,你来电话了,我有钱出门,那好,咱们俩有缘,我上你那去。赶到月末了,放生把钱放没了,你来电话,我这里没钱了,没钱就去不了,咱俩就没缘。做事情要一切随缘。所以同修们对我的关怀、爱护,我老犟牛确确实实感激!你能听我的话,能相信纯印老人示现的修行方法,能够老老实实念佛,念佛往生成佛,这样去做我就表示感谢了!

下面讲讲我念佛的第三点体会。第三点体会是,“都摄六根,一心念佛”。

念佛法门就是要以一句佛号对治烦恼,如果烦恼减少,佛号必然是增加了。只有佛号不断,烦恼才会慢慢地减少,到最后使烦恼消失,转烦恼成为智慧的觉性。佛号入于乱心,乱心即成佛心。佛号入心,才能往生。你去体会这句话对不对?佛号入于乱心以后,渐渐把烦恼压制住,到心清净时,就是佛心、净心。烦恼来的时候,要以至诚、恳切的心念佛,才能破除烦恼,就是用佛号去压制烦恼,制服烦恼。反之呢?就是被烦恼所转,被烦恼所左右。当我们至诚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是空空的,没有烦恼,没有妄想,虽然心是空空的,但是佛号始终没有离开我们的心。

心空叫做空心,此为无念;佛号又从未离开我们的心,这就叫做不空,不空即为有念。此即“有念无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心空我们可以转凡情,不搞贪、嗔、痴。而法并没有空,可成镜智,镜智也叫妙有。因为没有分别而念的佛号,叫做妙观察智。念佛就是要转八识为四智。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口念心不念,搞是非人我,贪恋财色名食睡,不空心。将我们平常所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的这些幻有境界当做真实,这样必然产生我见。有的同修讲不用学佛和念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既然心和佛都是一体,我还念佛、学佛干什么?这种说法从事相上来讲完全是错误的。

众生都具佛性,但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而轮转六道呢?“我不用念佛,心就是佛”,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套用,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论饿鬼,心就是饿鬼;我不论畜生,心就是畜生;我不论地狱,心就是地狱;乃至不论人天,心就是人天”。这种说法绝对是悖逆因果律的,三世因果如果依照这个公式,都要被这个公式所断灭。所以心若不空,必增长我见。我见不起,则不见于空,也不见于不空。念佛人的心要像镜子一样,镜子空不空?镜子的本体是光洁的,但是你站到镜子面前,镜子就会显现你的影像,它又不空。你在的时候它不空,你离开的时候,镜子又恢复本体。在五浊恶世之中,我们修行人的心就要像镜子一样,事来则应,事过则净。事情来了,就去应付、去做,并不是学佛人不去干工作。事情完了以后,心还是清净的,依然保持本体的清净。这就是“来者即应,走者空空”,对日常尘世当中的一切毫不留影像,始终保持清清净净的本体。真正的修行人,心要和太虚空一样,万事万物都能包容,就像弥勒菩萨,肚大体宽,笑口常开,清凉自在。

祖师讲过,念佛要念到风吹不透,雨打不湿,绵绵密密,始终不断,这才叫真正会念佛。念佛时佛号必须入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因为往生有三种缘:第一是随业力往生,第二是随习性往生,第三是随念头往生。我们天天念佛、想佛、拜佛,心里面总有佛,哪能不成佛?“念佛念自心,自心在念佛”。我们的心如果不去念佛,必然时时产生杀、盗、YIN、妄、酒等等这些妄念,我们身体所造之恶,都是由心所想所生。因为心起主导和支配的作用,所以真正的学佛人必须从起心动念上修。起什么心?起念佛的心。动什么念?一心想念阿弥陀佛!只有净心念佛,才能与佛感应道交。我们凡夫见佛,就是以成所作智来引导大圆镜智的转化。念佛决定要力争达到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最后成佛,就是常寂光土。

但是讲句真话,我们能达到凡圣同居士就非常不错了,方便有余土往上恐怕和我们大多数的同修没有缘分。你看昨天纯印老人家的那个法船不就是吗?第一层,底舱里装的人最多,我们都是上第一层舱的。到第二层舱装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最上面第三层里面的人就更少了。这法船已经给我们讲明了这一点。虽然是这样,但是法船下面是莲花所托,船的底下是一朵莲花,莲花所托。所以极乐世界的四土就是一土,都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嘛。

我们所说的念佛,要念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往生呢?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方面非常重要。相继就是不断,我们念佛念得再好,睡觉的时候你还念不念?睡觉不念了,那佛号“相继”了没有呢?没有相继佛号不就断线了吗?那怎么办呢?下面我就讲一下呼吸念佛方法。

呼吸念佛方法是好多大德高僧都赞叹和使用的方法,但是古大德不说废话,不像我净说废话,他们就讲四个字:出息入息。这一“出息入息”,我们好多同修读了以后就没往心里去,就把这四个字丢掉了。出息入息就是呼吸念佛,就是在不改变呼吸正常频率的情况下,把佛号融入到呼吸当中去。

有的同修说呼吸念佛的时候感到胸闷,或者头发胀,什么原因呢?就是没能掌握它的规律,你改变了呼吸的频律。所谓呼吸念佛,并不是改变呼吸的频律,该怎么喘气还怎么喘气,不要改变自然的呼吸频率。但在一呼一吸当中,用第六识意识加进去两个字:“阿弥(呼)—陀佛(吸)”、“阿弥(呼)—陀佛(吸)”……或者是这样也可以:“阿弥(吸)—陀佛(呼)”、“阿弥(吸)—陀佛(呼)”……当然念的时候不出声,我示范得出声,我们呼吸念佛的时候不出声。在什么情况下练习呼吸念佛呢?一是在打坐的时候,一是在睡觉还没入睡、醒了还没起床之前用这个方法。

练习时最好给个手印。纯印老人就用手印,她老人家睡觉的时候这样睡,往右边躺,双手合十放头右边(枕边腮侧);往左边躺,双手合十又挪到左边。现在我睡觉就这样睡,两手一合,通过给手印,提醒自己念佛。随着呼吸,“阿弥(吸)—陀佛(呼)”……或者这样,“阿弥(呼)—陀佛(吸)”……但法无定法,有的同修喘气急促,那你就念一个字:“阿(吸)—弥(呼)—陀(吸)—佛(呼)”,这样也行,只要能够在呼吸当中把佛号带进去就很好。有的同修愿意四个字一念,那也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我这两样都不会,我就是两个字,“阿弥(呼)—陀佛(吸)”,我现在所运用的就是这个。

现在我们不讲究躺的姿势了,我是小孩那阵,稍微睡不规范,纯印老人就给我纠正。仰躺着不行,趴躺着也不行,在她跟前我算遭了不少罪,不自由。现在有时我就仰躺着,可这样就不能给这个手印了,仰躺着你这样双手合十就感觉到别扭。怎么办呢?在小腹部给个弥陀印。但一定要记住,我给呼吸念佛下一个定义——佛号随着呼吸,不要呼吸随着佛号。如果呼吸去顺从所念的佛号,必然产生胸闷的感觉,因为你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我们要“心与道和,行于自然”。万万不可这样:“阿弥(用力吸)—陀佛(用力呼)”,“阿弥(用力吸)—陀佛(用力呼)”……这样念来念去,必然感觉胸闷,身体也就不畅通了。

在吉林还有的同修把这个方法给传错了,说什么要把“阿弥—陀佛”这口气引到下丹田,然后“再通过会阴到达百会”。我跟同修讲,我们是修行,不是练武术,也不是练气功,不需要加意念,这些东西不要搞。你就顺其自然地呼吸,呼吸当中加两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照这样练习,念上三个月,三个月以后就不用去想“我要呼吸念佛”了,喘气就是佛号!一呼一吸自自然然就是“阿弥陀佛”。你说快不快?呼吸念佛是培养我们什么呢?培养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而我们现在所念的佛号用的是哪一识呢?用的是第六识——意。第六识是管分别的。

佛讲转八识为四智,我们要把第六识转变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是末那识,末那识的作用就是执著。那我们现在培养末那识执著什么呢?执著于一呼一吸当中就是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个第七识好比是个搬运工,是专门往阿赖耶识里面搬运的一个苦工。这个苦工非常执著,它不会分别,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它都一心一意地给你搬到阿赖耶识里面去,根本不管好坏,好坏一起搬。我们这个时候培养它,通过一呼一吸加进“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来培养它,一喘气就让它往阿赖耶识里搬进一个“阿弥陀佛”,一喘气就让它往阿赖耶识里搬进一个“阿弥陀佛”。等到把呼吸念佛练成了,到我们走的时候,还得喘气吧,这就能使我们在没停止呼吸之前,保证我们念佛。在停止呼吸之前还能念佛,那还能不成佛吗?我们最怕的就是学了一辈子佛,到最后弥留之际不会念佛,最怕的就是这个!而呼吸念佛就是培养我们的第七识,执著识。培养它,让我们在一呼一吸中始终能够保有这一声佛号,只要这口气不断,它就会往阿赖耶识里头搬入“阿弥陀佛”。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的神识,它还不是我们纯净的自性,它是个混杂的大仓库,一生所做的善、恶都存储在这里面。阿赖耶识就管我们的转世。你做恶多,自私自利多,就转生到三恶道;你积德行善,就转生三善道。它是管这个事的,是根据业力决定我们转世的情况。会了呼吸念佛方法,往生就有些把握了。我们随着呼吸的频率一出一入,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佛号储存在阿赖耶识里。这样一是佛号可以伏住妄念,二是佛号在行、住、坐、卧、醒、睡,二六时中不间断。因为连睡觉的一呼一吸都是佛号,所以当命终的时候,即可随此“阿弥陀佛”的念头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还有一条,随缘做善。会了呼吸念佛,还到处造恶业,那也不能往生。

这个方法学会以后,在我们打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呢(躺着不会出现)?先亡四肢,后亡身体。也就是在呼吸念佛念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跟同修讲,在这个时候千万千万不要惊恐,“哎呀,我的腿怎么没有了?我的手怎么没有了?我的身体怎么没有了……”没有了你也不要害怕,这不是往生。一惊一炸的以后再想出现这样的境界就很难了。所以同修一定要明白,顺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不管它有也好,没有也好,都无所谓,都不要害怕。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每次打坐的时间挺长的,你可以提前告诉家里人,要想召唤你,可以用三弹指的方法。就是用食指和中指在你耳旁叩打三下,你就回来了。如果你根性特殊,呼吸念佛方法修成以后,一打坐,三弹指弹不回来。这时候怎么办?用引謦或者清脆带响的东西轻轻在耳边“当”地敲一下,肯定回来。如果还不回来怎么办?念一遍《心经》,指定回来。但是我们用不着念《心经》,我们同修达不到那个境界,所以用不着。就用三弹指,恐怕在我们这里都是极少数的人。

那得到什么程度呢?像纯印老人那样,她一打坐那是绝对回不来,弹指弹不回,敲也敲不回。叫都叫不醒,推都推不醒,你这边推她这边晃荡,那边推她那边晃荡,就来回晃荡,醒不了。我那时候还没有进佛门,也不懂,要懂的话拿引謦一敲她也得回来。所以我们同修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千万不要害怕,不要一惊一炸,这是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一惊一炸的以后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妄念没有了,色身也就感觉不到了,我们的色身就是一个妄念的大本营。总之不要求,也不要害怕恐惧,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就是打坐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躺着的时候不会出现。

至于我们说的打坐,并不是像禅宗讲的那样盘腿“面壁”,净土法门修的是清净心,我们修的是心,而不是修腿。上次我在外地就遇到一位同修,“犟牛居士,我听了你讲的带子,呼吸念佛我现在已经学会了,真好啊!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了。”我说怎么高?高在哪了?“我连双盘都已经学会了!”我说:“你跟我想要说的正好相反,我说的是修心,你修的是两条腿。这两条腿到任何时候你也带不走,这个心你能带走,腿带不走。”这就是错解了净土法门的真实含义。

为什么要打坐?因为打坐的时候身体平稳,外力去掉了,能够静下来一心念佛。有的人腿脚不好,腿脚不好坐在沙发上,端正身心,也叫打坐;有的人单盘习惯了,感觉挺好、挺舒服,那也叫打坐;有的人愿意双盘,双盘就双盘。有好多人一看见人家双盘了,自己也硬强着盘,盘完以后腿伸不开了,疼得不得了,骨头遭罪,何苦来的呢?打坐主要是修心,不是盘腿面壁就叫修行,一定要明白。

尤其净土法门,不要着坐的相,它和其他法门的不一样处,就是非常随意,怎么自在怎么修。但是不念佛不行,心不净不行,这两条必须要做到。这就叫修净土。有人说你这样讲对不对?对不对你看我这七十岁的小老头儿,现在像不像个小老头儿样吧,说明这样做就对。我就是这么修的,我不会双盘,我都是单盘,每天三点就起来打坐,打坐就是单盘。他们常在我身边的都知道,三点指定起来,两点钟睡觉,三点也指定起来。苦修行苦修行嘛,不苦行吗?贪睡能行吗?这就叫呼吸念佛,打坐的时候随着呼吸念这句佛号。我们有好多同修就是这样,早晨起来绕佛半个小时,然后止静念佛,止静念佛就是呼吸念佛。半个小时止静,然后再转,再经行念佛,就是始终让我们的佛号相继不断。我们要把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了,确确实实往生是比较有把握的。我入佛门虽然晚,但我经历的事情很多。

第一位就是四平的张振远老居士。他三天前预知时至,提早买了二百斤大米,几百斤大白菜(后来才知道是为招待送往生的同修),然后自己坐到佛堂,告诉大女儿说别去干扰他,他今天多打坐一些时间。结果坐在那里就往生了。穿上海青以后坐到九点,他女儿一看怎么还不动弹呢?到那一看,老居士已经走了。你看这是多自在呀。

第二位就是和我们有特殊缘分的公主岭的法圆师,二僧。她十六岁出家,一个大字不认识,五堂功课就更不用说了,就会念阿弥陀佛。她跟我讲:“我字不认识,也不敢写,一写字人家就笑话我。”我说笑话你啥了?她说:“我写一个山啊,把耳朵写反了,山的耳朵冲这边,我把人家的右耳朵安到左耳朵上去了。”她就会念佛。怎么走的呢?这是去年的事,她跟她的徒弟说:“唉,我已经九十二岁了,我不愿意再守着它了。”就是指的身见,这个色身。她的徒弟说:“师父,您不愿意守着它,那您就走吧。”她说:“那行,那咱就走吧。”她搬过一只小枕头往炕头一放,躺下后吉祥而卧,口水当时就下来了。真是了不起,老法师会什么?会呼吸念佛,佛号成片。

还有一位,就是《佛法飘香尘世》里面记述的邹桂英老居士,我们一起到通榆县香海寺去参加奠基,往回走的时候她就不愿意,老闪后。我说你怎么不走啊?“我愿意在这往生。”我说你想得可美,想往生就往生啊?那天非常冷,我穿的衣裳又少,检完票以后,我就找个墙根背风。站台上有师父还有很多的同修送我们,她看见我就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到我面前仰起脑袋冲着我一笑,随后就低下头,在我面前一跪。我说你怎么在这随便乱跪!我伸手一扶,她的口水已经流下来了。当时我就明白了,“唉呀!老居士,你的智慧可真是超过我太多太多!”她给你下跪是什么意思呢?“行了,我要走了,我的后事就交给你了,我给你下个跪算是拜托了,对不起麻烦你了。”她就这么往生了。记得在梅河上车的时候,我问过她念佛念得怎么样?她说:“还行吧,你讲的呼吸念佛方法我已经会了一年多了。”我说恭喜你,你往生有把握了。你看,她走得就是这么自在。

梅河的唐秋玉老居士也是我们送的,她一年多以前就会呼吸念佛,后来突然患大面积脑出血,大夫说没救了,回家去吧。他们给我打电话,我就问她的神识是否清楚?“她大面积脑出血,哪还有神识啊?”我赶过去一看,我说这个人能往生。他们说她现在不会念佛怎么能往生呢?我说她现在正在念佛。因为她是左脑大面积脑出血,身体的右边不好使了,但她的左手随着她的捯气儿,就是在很困难地喘一口气时候,她的左手就这么动弹一下,再喘气的时候又动弹一下。我就把她平常用的念珠放到她手里了。结果,她一捯气儿,手就把这个大念珠扒拉一个;再一捯气儿,又扒拉一个……我说她会呼吸念佛,她绝对往生!结果一咽气,她们那里是四层楼,从楼下到楼上,楼道里到处香气扑鼻。她呢,身体柔软,白中透亮,面相变得非常非常好看。她没有中阴身,穿衣裳的时候就像睡着了似的,脑袋瓜儿“提拉当啷”的,就像是没睡醒时的样子。真是好啊,老居士这一走,当时就感动了许多的人。这老太太也是,就会呼吸念佛。

所以呼吸念佛方法会了,往生就真有把握了。虚云老和尚讲:“修净土法门的同修掌握出息入息方法,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能往生。”什么叫出息入息?就是呼吸念佛方法。这个呼吸念佛方法,同修们自己去体验,一定要记住它的规律——佛号随着你的呼吸,不要呼吸随着佛号。呼吸随着佛号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佛法就是顺其自然,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一定要明白,佛法就是生活,生活搞明白了就是佛法,哪一样都是佛法。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位师父说我们都有病,真是这样啊。他提到吃饭,咱们就多说两句。确确实实,要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真正彻悟了,所有的生活规律都是佛法。就拿吃饭来讲,吃饭就是佛法,每当我们端起饭碗的时候要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因为真的我是没有病的,真的我不生不灭,它怎么会有病呢?这个“我”有病,什么病呢?从生下来那天就有饿病,饿的病是天生带来的。小孩刚一降生,哇哇一哭,你就得喂奶,因为他犯病了,饿病。是不是这样?每天我们的肚子咕咕一叫唤,我们就得吃饭,为什么?犯病了。

这就是纯印老人说的:“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就是我们人啊。”我们刚生下来就在炕头上爬,在床上爬,早晨四条腿嘛;到晚上呢?三条腿。晚上两条腿不够用了,还得拄拐杖,哆哆嗦嗦地这么走,三条腿。但纯印老人一百零九岁从来没有“接过腿”,可见她老人家是觉悟的人,所以没有“三条腿”。

这呼吸念佛方法同修们回去以后好好试验试验,一定要把这个方法学会。另外,一定要记住,呼吸念佛时不要添加任何的意念。这口气转到哪去?送到哪里?从哪发出?这些都不要。无心即是佛。你有念头就有心了,有心就是凡夫,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圆融法。有四句话同修们回去悟一悟,它违悖常理,“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还有四句,“石牛吐春月,灵鸟栖虚空,竹密不阻水,山高无碍云”。同修回去悟一悟,因为悟得、修得、证得,说不得、想不得、念不得。不要去想,越想越错。

下边我讲讲送往生的情况。

同修们其他的事情什么都可以不去干,但念佛人在临终要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助念相送。因为送往生是因,将来我们走的时候,别人来相送是果。有这个因,才会有别人送你的果。你懒得送别人,那么到你走的时候,同修们不是有事就是有病,谁也来不了。因为你没种下这个因,你也得不到被送的果。你说自己修得好,修得好你能不能达到没有中阴身呢?上次我在车上表演的那一回,就是现在我想起来还担惊受怕,怕走不了,怕有中阴身。有中阴身再有我们身旁的子女这些恶道的缘,你看他们平常不孝顺,到时候就给你来“孝顺心”了,绝对够你呛,这是真的!所以念佛耽误一点没关系,况且你去送往生并不耽误念佛。

现在我北京的小师弟张居士、于居士,他们就做得非常令人满意,令人放心。他们山南海北地跑,送往生啊!而且真是送一个走一个,即使是往生不了,也给你送到善道去,这就很不简单。现在有好多居士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送往生,我和同修讲,我不去外地送往生,本地送往生我都很少去了。不是我不愿意去,我多大年纪了?已经没有时间了,这次回去以后我就不再乱跑了,没有时间了,要自己准备资粮了。如果你打来电话,正好我接到,你把被送人的名字告诉我,我给他跪念一炷香。用引謦把亡者敲过来,给他作开示,开示以后再把他打发到你的道场去,用不着送这个人就一定要亲自到他的身边去。

送往生首先是要把握几个关键问题。第一点,亡者必须是念佛人。如果平常不念佛,到了临终还想去个好地方,哪有这种好事?你种的是红果,非要让这棵树结大苹果,那能行吗?没有这个因,得不到这个果。必须是念佛人,哪怕他临终前发起善心,忏悔自己的业障,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也可以,这都可以送。另一点,请你送往生的人必须能主宰他的家庭。他主宰不了,同修们不要去,去了也是惹烦恼。第三条,必须按照我们佛门的仪规办,不按照我们佛门的仪规,同修们不要去。为什么?我们这边送往生,那边又杀猪、又宰鸡、又刮鱼的,你说我们干什么去。你不去他还不这么折腾,你这一去,他高兴了,伤害许许多多的众生,这种情况不要去。这就是送往生的先决条件。

再一点同修们要注意,送往生不准许收红包,不准许收纪念品。像张师弟他们那样做法就对了,三四天、五六天地给人家点灯熬油地念佛,最后吃人家饭还给人家饭钱。他们这样做我非常赞叹!所以他们送往生,按照出家师父们说的“灵”。他们送的确实灵,灵在哪呢?灵在他们的心至诚,没有贪心。没有贪心的人就灵,不管他是出家、在家,有贪心的人就不灵。

要说现在做的法会,我看收钱越多越不灵,你们自己合计去吧。有好多人就是,哪个道场收钱多上哪个道场,给钱多好灵验嘛。其实收钱越多越不灵,绝对不灵。为什么?佛菩萨能加持他吗?哪位佛菩萨张口向我们要过钱呢?佛菩萨是为不请之友,没有一位会收我们费的。不但不收你费,连一口水都没喝过你的。佛堂上的供果他没有吃过,水也没有喝过,要喝早就把你吓跑了。真是这样,绝对不要有贪心,有贪心绝对不灵。

送往生时,必须要注意几件事情。第一,对亡者要作临终前的开示。在亡者的弥留之际,一定要给他树立决定的信心,使他坚定信念,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这样对他讲:“某某某,你这一生做了许多善事,你这个时候要老实念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就能来接你去,你一定会往生的!”就讲这个。如果这个人生前净做恶事,在这个时候也不要讲。“你现在好好忏悔吧!也好让佛来接你啊。”他一听就灰心了,“完喽,佛没有可能接我去的……”这个时候就是让他生起决定的信心,“你要老实念佛,不要想家亲眷属这些事情,你一定会往生!”一定要说他好,让他树立信心,老实念佛,业障忏悔完也就完事了。这是临终前的开示。

最主要的,当这个人咽气以后,一定要掌握住。第一条,在十二小时到十六小时之内,不准许触摸亡者的身体,碰动床铺都不准许!为了这件事,在送唐秋玉的时候,我差点被她的孙子打了。因为她的孙子不信佛,老想往奶奶的身边凑,我一下子扑到前面,用身子在床头一挡。他过来我就给他扒拉过去,过来我就给他扒拉过去,像虎似的挡在他的前面。后来他瞪起眼睛掳起胳膊来要揍我。我说你就是揍我我也不让你碰,就是不许你碰!那是你的奶奶,她不是我妈,但是为了老居士的往生大事,你打我也不让你碰!这时候千万千万要注意,咽气以后绝对不准许触摸亡者的身体,不准许碰动床铺,床铺动弹都不行,这个一定要看住。不准许换衣服、擦身上,不准许!世间人啊,他们是用孝顺心办了极大的错误事,说什么衣裳穿不去就怎么怎么的,哪有这么回事?

第二条,不准许哭泣。忍不住想哭,走远点哭去。第三条,不准许烧纸,不要扎纸马、纸人、纸牛,不要搞这些东西,更不要上小庙那里去报庙。农村好搞这事,先找土地爷报到,弄个大扫帚点上水,再点些香什么的,不要搞。再一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为死者而杀生。最好是素食,实在解决不了素食的,要吃三净肉,用三净肉做荤食招待亲朋好友。送往生时这几条必须要掌握住。

然后就是一声佛号,在念佛当中要找一个胆子大的人,给亡者做中阴身的开示,半个小时一次,间隔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怎么开示呢?就趴在他的耳边,避开他的嘴,召唤他:“某某某、某某某……”最好召唤三次,然后对他说:“你阳寿已尽,现在已经进入中阴身,你要跟大家一起念阿弥陀佛,求西方三圣来接引你,除了西方三圣以外,任何人来接你都不要走……”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中阴身没出来之前,亡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他看到亲人在旁边又哭又叫的,他就跟你说话。但是阴阳相隔,他和我们的频道已经不一样了,他接收不了我们,我们也接收不了他。其实我们说话他能听见,但他说话我们就不知道了。他对我们讲话,但我们听不到,他就生气,这一生气嗔恚心就起来了,就很容易进地狱道。所以我们同修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做这样的开示。开示的时候,佛号不能停,要始终念阿弥陀佛。另外,在没有确定亡者已经往生的情况下,不要做法会,所有的佛事活动都不要做,也不要念《无量寿经》。不是《无量寿经》不好,因为念《无量寿经》太耽误时间,连《阿弥陀经》都不要念,就是佛号。

如果亡者在生前弥留之际,出现狂躁的现象,这说明他的冤亲债主前来讨债,这个时候要分出一部分人到佛堂去念《地藏经》,诵地藏圣号,念完给冤亲债主回向、开示就可以了。但是在人断气以后就是念佛号,这个行为就不要有了。十二个小时以后,要探视亡者的身体,怎么探视呢?下边就不用摸了,因为下边没一个好地方。先摸胸部,胸部热走人道;额头热走天道;头顶热走佛道。如果十二个小时以后摸亡者的胸部热,走人道了,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松气。因为人死几乎没有走人道的,我们众生的所作所行原本是不会再得人身的,怎么上的人道呢?是亡者本人的愿力,佛的加持力,以及我们这些同修真诚地助念,再加上家亲眷属至诚心相求、积极配合,这样使得亡者走上了人道,人道是这么来的。既然能走上人道,这个时候只要加大念佛力度,一定可以往生!要把他的家亲眷属组织起来,跪在佛像前真诚地念佛,我们助念的同修也要加大力度,这样佛号一起来,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就能往生了!

往生有三个条件,三个条件具备一个就是往生,三个条件一个都没有,他虽然走得非常殊胜,面相非常好,也不是往生,只是走了善道。第一点,身体必须放香。如果这个人白发转黑发,白眉变黑眉,或是身体非常柔软,嘴唇也好像被化了妆……但是身体不放香,这不是往生,他只是走了善道。这个善道是大伙助念的结果。这不是往生,往生者身体一定放香。

第二点,空中有乐曲。真有乐曲,我听见过两次空中有乐曲。一次是纯印老人,空中是古筝声,“噔——噔——”的乐曲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古筝的声音。再一次就是纯印老人的大儿媳,我的大嫂潘庆芬老人,她走的时候,这边一咽气,空中就有乐曲“嗡嗡”地传过来了。中医院和计量局两个单位值夜班的,半夜听到了,都出来看,都感到很奇怪,“这空中哪里来的乐曲啊,怎么空中还有人会弹奏乐曲呢?”就这样,乐曲来了之后渐渐又远去。空中有乐曲我就遇见过这么两次。

第三点就是方才我们介绍的那些人,预知时至。这三点占上一点就是往生,一点都没有那不是往生。不是往生可不可以让他再往生呢?就是身体火化了以后,还可不可以让他往生呢?还可以让他往生。下面我就讲一讲。

因为中阴身的智慧是我们人的九倍,不管他生前是痴呆症、精神病还是狂躁症,离体以后的中阴身,智慧肯定是正常人智慧的九倍。但有一点,智慧有余,定力不足,他喜欢乱跑,没有定力。而且跑的速度非常之快,刹那之间,中阴身就可以游遍四大洲,因为中阴身没有色身,没有阻碍了。他可以穿透喜马拉雅山,也可以穿透须弥山,但有两样东西中阴身穿不透。第一,佛的金刚座他穿不透;第二,雌性的子宫他穿不透,进去就别想再出来。所以我们千万要记住对中阴身开示,因为他这一出去乱跑,因缘巧合就会钻到雌性昆虫的子宫,钻到大长虫、蟒蛇、狼虫虎豹这些东西那里去,进去就出不来了。

我就经历过一件事情。我们曾经在梅河送一位老居士往生,我正在那里念开示呢,师父进来了。师父进来咱们就得听师父的吩咐,两位师父也不开示,一边一个坐在座上就开始念佛,念佛送往生嘛,就这么念佛。我一看这个情况,我想别过去讨人嫌了,送不走了,撤吧,我就领着张居士和几位同来的同修赶快离去了。到第二天清晨,已经念了十二个小时了,师父告诉李老居士:“摸摸她的头顶,看看是不是往生了?”老居士一摸,晃晃脑袋,“冰冰凉。”一扒拉脑袋腿都动。“那摸摸额头。”一摸额头,老居士还晃脑袋,“冰冰凉。”“那再看看走没走人道,摸摸胸部。”“师父,不行,还是冰冰凉。”师父一看没能送走,就起身离开了。所以我有一个体会,有的师父决不是修得不好,而是他们不太清楚送往生的道理,他们往往把五堂功课搞得很熟,但在送往生方面可能还不太熟悉。

师父走了,这位李老居士受不了了,因为家属不干哪,送往生的人是你请来的。早晨五点就跑到我家敲门去了,“犟牛!快走快走!跑了!”我说:“什么跑了?尸倒跑了?”“尸倒跑得了吗?中阴身跑了!”我说中阴身跑了,她要投胎可就坏了!快去找,快去拽中阴身。到了那赶紧用引謦敲,喊她:“某某某,你赶快回来!”用引謦敲,敲完了以后给她做开示,还重新念佛。过了有四个小时吧,面相就变了,而且身体放香……她不信佛的儿子当时就“扑通”一声跪到地下了,“阿弥陀佛!我皈入佛门……”

刚开始我们给老居士助念的时候,他过来拽我的脖领子,“我说犟牛!这大三伏天的你们这么鼓捣,要是给我妈鼓捣臭了你负责呀?!”我说:“你可不要加这个意念,别说三伏天,老人家要是往生了,放三天三夜她也不会臭的。”他说:“好!到时候再找你算帐!”等我们把中阴身找回来,重新再念四个小时佛,老人家的面相、身体起变化了。他的妹妹是医院的护士长,她看到后非常感动,也很惊讶,“我当了一辈子护士长,从没见过死人的身体这么柔软,面相会比活着的时候还好看,而且身体还放香啊!”

那次助念是在三伏天,搭的席棚被炎热的太阳晒着,当他扑通跪下时,看见他母亲身体下面的地面正在往上冒凉气,呼呼地冒凉气。他说怪不得老犟牛说放三天也不会臭,原来在下面有凉气给冰镇着。现在这个人修得比我好,真修得好,并且成了佛门的护法。就在他的老母亲往生之后,他们全家二十多人全部皈依到佛门,真是不容易呀。

如果这个人业力非常重,三天没有送走怎么办?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还有办法,这个办法就不是我们净土宗的办法了。因为中阴身七天醒过来一次,掌握住这个规律,在亡者的身体火化以后,用黄纸或用白纸叠个小牌位,写上亡者的名字,供在你家的佛堂。从他咽气走的那天开始计算,密宗以亡者停止呼吸三日半至四日起算为第一天,民间则以停止呼吸为第一天。如何算无大的妨碍。一般的人死后三日半,亡者由昏迷状态渐渐苏醒,并且有一个完整的意生身(中阴身)。所以最好在前四天里佛号不断,开示不断,亡者一定会有感应。如果在这三天没有送走,从第四日算起为第一天,以此类推,每七天找佛友来给他助念。也是照样用引磬敲他:“某某某,你快来吧,你现在阳寿已尽,不要到处去乱跑,要回来和我们一起念佛,求佛来接引你。”半个小时对着小牌位说一下。这个时候我们要加几句话,一定记着告诉他:“你要看到耀眼的光、恐怖的光马上投入!”因为佛来接引都是先放光,佛光非常非常刺眼,所以一般的中阴众生,这时候一见到佛光会非常恐怖,一恐怖他就躲避。这边一躲避,那边六亲眷属和恶道的光又非常柔和,他一看这边的光适合自己的心性,结果往里一投就投到三恶道去了。所以这个时候要加句话告诉他,“看到恐怖的光、耀眼的光马上投入!”就是五色光,不一定是什么颜色的光。只要你真正这样去做,一般情况下“五七”左右家亲眷属就会有所感应。这个方法如果能坚持,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还可以往生。

由于怕中阴身每七醒来的时间我们掌握不准,所以最好是在每七的第六、第七两天作一个念佛的法会,还是念佛,和送往生时一样,开示的时候敲引謦。送中阴身和送往生时我们同修要注意,不要敲木鱼,要敲引謦。因为敲木鱼容易昏沉,我们打佛七的时候木鱼一敲,都把我们敲迷糊了,而拿引謦“当”的一敲,就能把我们吓一跳,因为引謦清脆,能提神,起这个作用。不是法器不好,是它们的作用不同。一般情况,亡者的中阴身要弥留四十九天以后才能转世,儒家讲的游魂就是这个阶段。所以我们民间所谓的“烧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世间人把这个道理用偏了,不是去努力帮助他念佛往生,而是想让他到饿鬼道里有钱花,给他多送点“钱”。

什么叫中阴身呢?所谓中阴身就是从此身体出去到达另一个身体,在还没投入的时候,这段期间就叫中阴身。中阴身就像三、四岁的小孩那么大,一米多高,白色的透明体。中阴身的形状不一,人就是这个状况,像小兔什么的,它的中阴身就是小兔的形状。中阴身的形体不一样,它是随着生前的业力而变现出不同的中阴身。但是我们要记住一条,中阴身非常聪明,所以我们趁这个机会一定要给他作开示。如果送往生不开示,被送的人走不了。如果按照这个方法送,按照这个方法走,十个能送走九个,真有这样的把握。如果不按这个方法做,肯定走不了。

在检查完头顶,确认亡者往生以后,这个时候可以做个佛事活动。念一遍《阿弥陀经》,七遍或二十一遍往生咒,接下来念赞佛偈,最后回向。做一个这样的佛事活动。到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地松一口气啊,为什么送往生的时候不可以诵经?在打交手仗的时候哪有喘气的时间!经没念完呢,中阴身跑了。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净空老法师曾经讲“佛光是柔和的光”,有的人就来问我,说我在给中阴身开示的时候说“人身要在耀眼的、强烈的、恐怖的光中投入”,他问:“你讲的对不对?净土法门法师讲的对不对?”净土法门法师讲的对,他是对我们活着的人讲的,在上一次我们送往生的时候,纯印老人打出来的那个粉红色大印,光色非常柔和,一点不刺眼睛。对我们来讲,如果佛光是刺眼的光,那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光可并没有看到佛的光,“佛光普照”又怎么来解释呢?所以我们活着的人看佛光,确实是柔和的光。

我们这次在九华山看到的那位肉身菩萨,他在启缸的时候拍了照片,照片上有两道很明显的光环。他的徒弟告诉我,这两个柔和的光圈是佛光,而在他胸部非常明亮强烈的那道光,是照相时反射出来的灯光。所以在我们世间人看来,佛光是柔和的光,但是对中阴身来讲,他看到的就和我们相反了。如果对中阴身开示时讲说“柔和的光是佛光,让他马上投入”,我们同修就不会到现在还是个凡夫了,我们早就成佛了。因为我们走后马上就能看见柔和的光,而且所看到的种种柔和光非常合乎我们的心性,会很高兴地往里投入,结果呢?是直到现在我们还轮回在六道之中出不来。就是因为佛光在那个时候显现的是刺眼、恐怖的光,所以我们一看见就感到害怕,一害怕就会往柔和的光里躲闪。柔和的光就是业力光,结果我们每一次都错过机会,就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我们能够在生前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恐怖、耀眼的光是佛光,见到恐怖、耀眼的光时立即投入”这个概念,我们早就成佛了。以上就是中阴身和送往生的情况。

“在修行当中,障道的因缘是什么?”这位同修提出的问题是一件大事情,平常我们在修行当中为什么总是不能精进,总有障碍?障碍我们修行的缘是什么呢?

我们同修,尤其是修净土法门的同修,你有往生成佛的愿望,有这个愿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这个期间,必须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地熏修学习,来觉悟体证佛法的真实义,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就。但是由于我们大部分同修不明白佛理,所以在这段期间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像赶道场,我们有些同修就是在寺院中,感受到道场的庄严、肃穆,感受到师父们的善良与真诚而加入到信佛的队伍。但是我们不太了解修行的门道,不太了解修行之路,没有足够的修证、体会的经验,而且在修行过程当中,又很难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善知识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现在净土法门法师他老人家讲经的碟带流通很广,但我们想一想,世上学佛的人有多少?听净土法门法师的磁带的人又有多少?有多少人和他老人家有缘呢?还是微不足道。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因为没有善知识的指导,我们总是难以迈入修行之门,停滞在相对境界上,没有办法去体证、启用自己的真实智慧。这其中必然存在许多障道的因缘。

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分析一下修行不得证悟的障道缘。

第一点,我们同修,尤其是老同修、老修行,大部分都执有任务观。修行就是为完成任务,把修习的佛法列为早晚功课,每天只为了完成这些功课而用心,早晚课完成以后,这一天的修行也就算是圆满了。所谓的修行就是每天做早晚课,有的还订的是初一、十五做课,而做完这些,也就是完成了任务,结束了修行。就这样一天天的“修学”,不知道在功课当中如何去亲身体证佛法的真实受用,功课结束以后又提不起观照的法门,不知道如何念佛。

我们现代人在日常的人事物交往中都很紧张,社会应酬也非常频繁,闲暇的时间总是很少。这种情况在我们年轻的同修当中比较严重,因为我们的事情很多,早上匆匆忙忙起来,洗漱之后就紧赶着跑到佛堂去做功课,做完功课又急急忙忙赶去上班……在这种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有些时候就会贻误了功课,而为了要赶着完成功课,每天下了班总是要急冲冲地往家跑,跑到家里又忙不迭地上佛堂,好去完成今天的任务。任务完成即为交差,高高兴兴上床睡觉,“老佛爷,今天的功课作完了,今天没有欠您的哟。”把完成任务这种形式当作修行,必然会把修习佛法变成一种负担,被法所捆,为法所缚。而在这种任务观的压力下,也就完全抹杀了学佛应有的轻松和自在,内心应得的真实受用也就无从感受得到。

我现在感到学佛非常地受用、非常地快乐,比起没学佛之前,我的感觉要自在多了。而我能感受到的最大快乐,就是不必再为这个身体去跑医院,去挤着排队挂号了,你说这是多么轻松自在!

这样执任务观就把我们虔诚、自愿、心安、愉悦、受用的佛法变成了苦恼、被动的束缚。忘记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记了修行就是修心,不知道学佛就是使人人本具的清净、平等、慈悲的佛性,在契理契机的功课中显现出真心的妙用。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离开了“学佛根本在修心”这个宗旨,而把学佛的根本用在了整日忙碌自己的身体上,不是修心,是在修“身”。我们学佛,主要是使心灵世界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断升华、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使其渐渐趋向于清净、明朗,最后达到深入生活而不染六尘之目的。“穿越万花丛,身不沾一叶”。在此五浊恶世、人事繁忙的种种染污中,事情照样去做,但心不沾染六尘。况且我们佛门所谓的功课,同修们应该很清楚,它分为定课和散课,定课因时间紧没有完成,用散课去完成也是一样,用不着每天那么忙忙碌碌的。我所到之处,同修们有时都到念佛堂去念佛,就是去做早晚功课。我不去,因为我整天都在念佛,还有什么早课、晚课?我的课程从来没有间断啊。在家里我做早晚课,出来以后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我就抓紧在心里面老老实实念佛,在散课当中就把定课弥补上了,一样的嘛。

定课和散课,两个是一课。定课做得差,散课抓紧补上;事情多散课做得不够,回家以后到佛堂里稳住心神,晚一点睡觉,老老实实地比平时加长些时间念佛,这样在定课当中,也就把丢下的散课补上了。定课主要是修定力,散课念佛主要是修清净心,两者可以相辅相承。这样日久天长,必能“心合于道,行顺其自然”。修学佛法如能这样修,则越修越自在,越修越愉快。若掺杂任务的观点,心怎么会清净?完成任务的观点是执著心,执著于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赶快完成任务,早课还没有上,晚课还没有上”。这是执著心在起用,这样的做法和清净心不能相应,法和心不相应,我们的心又怎么能和佛的心感应道交呢?执著心是凡心,清净心是佛性,这是两码事、两个频道,不能感应道交。这样的修行方法,要想达到净土念佛的一心不乱,真可谓是望尘莫及。所以我们学佛人,不可以执有任务观。

当然,我说不可以有任务观,不是让你不去做定课,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废除功课!而是要明白在如何用心的前提下,怎样活泼地应用。要心无挂碍,使内心永远处于一种无为、清净、舒适、愉悦的最佳状态,毫无负担之感。要老实念佛,用日常不间断地老实念佛来取代完成任务之心。这样长时熏修,自然而然,我们的心就与道相应了。这是第一点障道的缘,一定要去除任务观,任务观障碍我们的修行。

第二点障碍我们修行的是执功德观。

我们好多的同修、学佛人认为念佛可以积功累德,为了积功累德,有的同修就把自己念佛的数目全部记下来,就是在一张功德纸上,念够一万声就涂上一个圆满的小黑点,以此来“积功累德”。这个方法确实是古人传下来的,但古人有其良苦的用心,是专门对治那些懒散、不肯用功的念佛人的,它起的作用就是督促你念佛。我们念佛的同修都想当生成就,而想要当生成就可不是画几个圆圈就能成就的。想当生成就佛号必须入心!并且佛号必须要保证在二六时中不间断才能往生。你每天念上三万声,涂满三个圈,完事把那小纸儿往旁边一扔,接着干你的麻将牌去,到了明天再涂再画,这样的“功德”有什么用呢?这是专门针对那些心神散乱的人使用的。起不起作用呢?也起作用。

我刚入佛门两年,有一次结法缘,有位居士给我送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声念佛见大佛,小声念佛见小佛,无声念佛不见佛。请问此种说法对不对?”实际这个人是在考我,他知道我刚入佛门,肯定不知道这话是谁讲的。这话是谁讲的呢?是印光大师讲的。印光大师这么说对不对呢?对,对他那个道场来说就对。因为大师那个道场二六时中总要有五、六个人高声念佛,如果你不大声念佛,他也不大声念佛,念来念去这个道场就没有佛号声了。所以印光大师就说“高声念佛见大佛”,你就去高声念佛吧,准不会困。

但是对我们来说就不太适用了。你逛市场时也那么高声地念佛,你不成精神病了吗?这就不对了。哪里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不对。在那个道场对,换一个道场就不对;在那个环境对,换一个环境就不对。我曾经去过莲华寺,到那去了之后大伙都赞叹,连师父都赞叹,说:“某某某这位大居士真是大菩萨!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了。”我天天起得很早,正好那天我起个大早,在大山里我好逛山,我就一边念佛一边上山。过桥的时候,正好碰见人们赞叹的这位居士,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众。她一路捧着手从小桥上走过,头也不抬眼也不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路阿弥陀佛。我们过桥以后,他们告诉我,“就是这位居士,一心不乱了!”

我瞅瞅她,我说这是精神病啊,这绝对是精神病。怎么呢?逛百货她也这么捧着双手念阿弥陀佛,上市场她也这样头眼不抬地念阿弥陀佛……你这样念阿弥陀佛,你把阿弥陀佛念到哪去了?上哪去找阿弥陀佛去了?佛号入心就是这样入心啊?那不成了精神病了吗?

所以这些功德观、功德格,对我们真正求往生的人不起作用。为了要功德,你这一万声佛号画出来的那个小黑圈,是不是都是瘪子呢?不好说呀。你想多积累这些“功德”去换西方极乐世界,我看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这么好去的吧。

还有一些人,把布施、弘法等等这些好事常常记在心中念念不忘;印经典不小心漏了自己的名字,就认为把自己的功德漏掉了;放生款到年终时也要算一算,怕自己的功德算不准会丢掉一些……所有这些功德观的思想,无不障碍我们修道的精进,而真正的功德并不在事相上。我这句话不知道同修能不能理解,功德不在事相上。我们有好多同修不明白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可以这样讲,你所做的事,所出现的这个相(建寺、修塔都是相),这里面没有功德。

凡是在事相上修的,绝不是功德,是福德。功德也不在修法上,比如诵多少经、持多少咒。有好多同修说:“犟牛居士的功德可大了,度了好多的人。”我跟同修讲,我所作所为的这些事情没有功德,也不是功德,是福报。福德绝不是功德。因为度人有计量、有数量,所有这些东西都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事与相都不是功德。

什么是功德?功德必须与清净心相应。功德是内心世界脱离了烦恼的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无念就是功德。功德是无知无见,是自我性德显现的一种证悟。功德本身有两个含义。一是念念无智,顿见本性的妙用为功德。就是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还有,我们念佛是功德。古大德有这样的话,这一句佛号,它是“万德之本,全德立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万德之本”,万德并不是一万个功德,无量功德的根本就是一句佛号。“全德立名”,所有的功德都立在“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上。“以名召德”,以这个阿弥陀佛的名号感召了所有的功德。“名外无德”,除了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以外,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没有功德。所以除了佛号是功德以外,其他的绝对没有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学佛人内心谦谦,没有我慢之心,越学越低矮,山在下、地在上的态度是功,身口意与心性相合是德;心生万法是功,法入心而离念是德;念佛能够以佛号修净心与自心相应是功,在日常生活中不染六尘是德;念佛时佛号念念无念的清净心是功,心地平等、慈悲、正直是德;没有我相是功,常行布施,普济一切众生是德。通过念佛法门的方法达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能够一心不乱是功德。功是精纯的功夫,德是身、口、意三业的德行;功是功夫,德是与性相应的行为叫做德。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领导干部我们大家非常尊敬他,尊敬他什么呢?不是尊敬他的权力,也不是尊敬他的财富,而是尊敬他的德行。德行受人尊敬,财富、权力并不叫人羡慕。像我们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这些人,哪一位对周总理不尊敬呢?为什么?总理有德行。就像纯印老人家讲的:“总理走的是中道,是儒家之道,是佛家之道。”这就是德,他有德行感召我们。所以德是指身、口、意三业的德行。

如果在修法或者弘法中,执有功德相,产生我慢心(就是妄心、分别心在起作用),这样必然产生人我的知见,蒙蔽清净的自性,根本没有功德可言。功德在福德当中生。修福德而不执著于福报,就是我们所说修阴德,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如此修阴德可成功德。修了福德而念念不忘,甚或有意让人人都知道,如此不过是积了阳善,这个善再大也是小善。对善恶的关系,纯印老人这样说:“有心做善,其善不赞;无心做恶,其恶无过。”凡是有心做善的,都有所取,不是取名就是取利。有心,有什么心?有利可图的心,有名可攀的心,“其善不赞”。对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赞叹他。“无心做恶,其恶无过”。比如我们学佛以后严持不杀生戒,可是我们同修每天都在杀生,又有哪位同修不杀生呢?

就拿煮开水来说,水里有没有生命?煮饭,饭里面有没有生命?走路,又会踩死多少生命?我们时刻都离不开呼吸,空气当中有没有生命?但纯印老人说了,“无心做恶,其恶无过”。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伤害这些众生,起心动念时也没有要伤害这些众生的意思。没有心造恶,其恶无过。为什么无过?因为转世的时候就是阿赖耶识起作用,我们并没有用第六识往阿赖耶识里面搬入杀害众生的念头,从来没有,这就没有过失,“其恶无过”。如果是起心动念要去伤害这些众生,那就有过失了,但我们没有这个意思,我们是正常的生活。

功德和福德,福德抹杀不了,今世没来得及享用,来世总能够享受到。功德不可以,功德在福德里生,福德永远存在,功德可随时就了,一个嗔恨心起来,功德就没有了。这就是功德和福德的关系。想修功德,必须修福德,功德、福德具足,才能往生。如果说念佛是功德,我就只去念佛,不管有什么大事小情,火上房或者众生有难我全不管,这样不能往生。为什么我们礼佛的时候两手要翻掌去托佛足?因为佛是福、慧两足尊。福就是福德,慧就是功德,佛的福德、功德圆满具足。功德从福德里生,光是口念佛号,不做善事,不能往生。因为你所念的那个心没变,不改变自己的心性,不能往生。必须随缘做善,老实念佛,才能往生。随缘就是清净心做善事,做完了不要再去想。所以功德绝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做来的,而是在修法中不走心,念念无住,放下有念不住无念,使身心世界与佛果菩提融入一体。这样无求功德之心,而真的功德自然显露出来,如此完成、体证道业,功德就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完善。

这是第二点,功德观。有功德观的人,别看他往寺院施舍很多的钱,那叫福报,不是功德。功德就是清净心,与清净心相应的是功德。与清净心不相应,在事相上所做的都是福德,是福报。但功德必须在福德中成就,修福德能够做到三轮体空就是功德,念念不忘就是福德。如果再把所修的福德逢人便讲,福德很快也报没了,都讲出去,也就没有了。要修阴德,不要修阳善。

第三点障碍我们修行的是执名相观。

佛门的经典浩如烟海,诸宗著作名相繁多,如果佛门弟子不能彻底了解这些名相的真实含义和作用,专门钻字句、学文艺,最终得到的是佛学,非是佛法。我就遇到过这种事情。有位同修手里有一本《佛语大辞典》,她用心参研之后就来跟我探讨佛法,“犟牛居士,您看这个怎么解释?”我说解释什么?“念佛三昧,您能否说一说是什么意思?”你说你这样拦住我有什么用?我真不明白。我说:“我哪知道?念佛‘三姐’我都不认识,何况它‘三妹’呢?”真的,我解释不了。研究这些名相有什么用呢?有这些功夫你把它用在念佛上,一声佛号、一声佛号地老老实实念有多好,这就叫做佛学,而不叫学佛。专门研究佛学,你去讲课行,在黑板上写上名词解释,什么叫“念佛三昧”解释去吧。可我们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啊?

这就叫执名相观。好多好多的名相,现在就搞这些东西。我每到一处都是先问我,“你学了几部经?你的师承是谁?”我哪有这些东西?“我师承老太太,学的是阿弥陀佛的经。”因为我就会念阿弥陀佛。这样执名相观,最终只能是得到了佛学而非是佛法,更不是学佛。如何证入佛道?如何入佛知见?佛陀所讲,无不是以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佛所讲的法都是心法,佛陀所言无不是指引大众进入佛知佛见的种种方便,经典律论中的诸多名相,不过是如指引月,若专注于手指而不论明月,死在名相上,并不是参悟了佛理,也必然会背离佛理。应该借用佛陀言及的佛法名相契入佛的正见,联系自身修道的实际,顺藤摸瓜,将名相的真义彻底解悟,找到契入自性的修行方法,称性起修,“全佛是心,全心是佛”。念佛念自性,声声不离自性觉。如此修行,再借助佛法名相广宣教法,普利有情。如果我们单纯地去执著于名相,忘失佛法真义,虽然学记下大量的佛学常识和名词,甚至讲起来还滔滔不绝,实在讲,并没有明了佛法的究竟,也决不是悟入佛的智慧。纯印老人于走后第五天,梦中嘱托我要弘扬纯印老人的修行方法,我说:“要弘法,你得先给我治好眼睛看经典呐,要不我怎么讲呢?”她老人家对我说:“入不思维境界,无心说法为真法……”可见佛法是没有思维的法。

有人让我讲一讲弥陀经,把大经本给我展开了,那还用我讲吗?我们都去看净空老和尚《阿弥陀经》的讲解多好!你也看我也看,还用我来讲吗?

执著于经典名相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入不思维境界。没有思维讲出来的法是真法,有思维即是我知我见,怎么能是佛法呢?智慧是从清净心里生,知道越多烦恼越多。经典看的很多,知道的很多,你的所知障必然很重,心中这些垃圾就会越积越多,一层连一层,如何去破?念佛是修清净心,通过佛号的不断擦拭,使染污我们本体镜智上的灰尘一点一点地去除,而不是把更多的垃圾再往上涂抹,越涂抹本体的镜智就越发显露不出来了。世间作学问要广学多闻,修学佛法要往外扔,不要广学,要专精专念,这是修行。所知障重的人,决不能契入佛的智慧,也决定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最真实的受用——当生成就,这样的人绝对得不到,别看他读了好多经典,绝对成就不了。

佛门经典是众生开启智慧的敲门砖,入道以后,必须远离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此即古德所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真实的智慧决不会从外边得到,经典和古大德的论著都是外面,真实的智慧要从内心掏,“自心有宝自心做,自心有宝自心修”。要把自己内心的真实宝藏挖掘出来,不要死抱着人家的宝藏不放,人家的宝藏是人家的,不是你自己的。佛法非从外得,只要不思、不想、不忆、无念、无求、无得,当下即是。如此,必然得到无比的清净、自在和受用。

第四点障碍我们修行的是执仪规观。

佛教为了接引修道的信众,设有许多的仪规。像寺院的早晚课诵,禅宗的禅堂,密宗的坛场,净土宗打的佛七、念佛会,都有一定的仪规。还有绕佛、止静念佛、跑香、坐禅、灌顶、礼佛等等,也都有一定的仪规。但有许多同修不明了这些仪规的真实作用,在这方面起分别心和执著心。像寺院里上香,一般都上三支,有的同修在自己家里也上三支香,上一支香就认为不对。还有同修说要上四支香,其中一支是护法香,上三支香又不对。这些都是执仪规观。要明白一支香供万尊佛,我从入佛门那天开始,就是上一支香。

那么,上一支香对不对呢?上一支香对。上三支香对不对呢?上三支香也对。如果加上护法香,上四支香对不对呢?上四支香也对。就是都对,都没有错,就不叫执仪规观了。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就是仪规观,哪个都对,没有绝对的不对和对。有位老同修念了五、六年的《阿弥陀经》,经里有一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把“耨”字念成褥子的“褥”了,念了五、六年“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人让他改正,他就过来问我他念得对不对?我说你念得对!他回去一讲,说:“犟牛说了,我念得对!”有一位念“阿‘耦’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同修也来找我,“犟牛居士,念‘褥’怎么对呢?应该念‘耦’啊,我们都念阿‘耦’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说你念“耦”念得对!他说怎么我们也对?你念什么?我说我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说那咱们三个到底哪个对呢?我说咱们三个念得都对!没有谁不对。

佛经典或者咒语中的字念错了音,已经念习惯了,你就不要改,千万不要改。已经顺其自然了,就顺其自然。错就错了,错里面也就没有错,因为你心清净就没有错。没错呢,还就错了,因为你执著于对错不就错了吗?为了改错起执著心,这么一加注意即生起妄念,就不是清净心了。要明白仪规的真实含义,它就好比是我们刚上学时,经常要练习齐步走似的,步子别走乱了,主要起这个作用,别的作用不起。不要执著于这些,哪个对,哪个不对,吵起来没完没了。怎么都对,但不念佛不对。这一点必须要清楚,不念佛不对,你只要老老实实念佛就对。真正地会修真得自在,不要执著。我们不会咒语的老同修,没有文化的老同修不要再持什么咒语了,就老老实实地念佛吧。

像我们拿在手里的念珠,有好多同修就是执仪规观,明明就这么十八声佛号,还得搞一下分别,念到第十八声还得用心分别一下调个头再接着念,“人家说了,这是佛头,不能越过!”你说这麻烦不麻烦?你就念吧,“弥陀弥陀直念去”,哪有什么佛头不佛头啊?说经典上就这么讲的,我说那个经典不是佛说的,佛在世的时候没有这个说法。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是戒律成就,不是念佛成就,念佛成就是佛对末法众生讲的,“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珠只是借以修清净心的工具,会使用就可以了,为什么反要让这个工具使我们的心不清净,非要让它搞一下分别呢?当然了,一百零八的念珠还有情可原,咱们不讲对和不对,一百零八的念珠念到头调过来,不管怎么的念了一百零八声佛号了。可你这十八声就搞一下分别,十八声就搞一下分别……“那是佛头!”佛的脑袋就这样啊?佛的脑袋要是这样,我看咱们都应该供起来,不应该串起来拎在手里。

如果我们捡一块石头,怎么看怎么是佛像,那我们立刻就应该供起来,因为万法心想生,看是佛像它就是佛像。这次去蓟县,我清晨一走路就踢到一块石头,我马上捡起来,因为眼睛不好,一看是个佛像,我说:“赶快回去吧,咱们起这么早就是来取这佛像的。”那真是一尊佛,石头里真是活灵活现地显现出一尊佛。我就递给山东一位同修,“给你,你拿走供着去吧。”他眼睛好,说这是石头。我说对,这石头比那人工造的佛像还好!你看到是佛像那就是佛,你把他供上就不会有错。

不要执著仪规观,执著仪规观,我们的心永远不会清净。插香怎么样个顺序,点什么样的蜡烛,进大殿如何迈腿……丝毫不可改变哪。佛门的仪规是修行中起摄心作用的,是一种礼节。像我们礼佛磕头,磕头的真实义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头是最高贵的,足是最低下的,我们五体投地,用我们高贵的头去托佛的足,以此来消除我们的贡高我慢心。这是礼佛的真实作用。

我刚进佛门的时候,已经皈依两个多月了还不好意思磕头。看到老伴出去了,我赶快把佛堂的门锁上,急着忙着像鸡啄米似的,咣当咣当磕完三个头,再赶快跑过去把门打开,怕被老伴看见。这是什么行为呢?贡高我慢。这么大个人给这么个小铜像磕头,这多丢人哪……贡高我慢啊。现在倒好,我求过好几个人念佛,他们善根很好,就是不念佛。求到最后我把念珠递给他,我说:“您老人家念念佛行不行?就念一百圈,我求你了,你要答应我给你磕头。”他接过念珠一念佛,我马上给他磕头。结果他回家睡不着觉了,他说哪有人家求我念佛,还给我磕头的道理。就对他的女儿说:“我明天还得还犟牛那个头去,要不我总是睡不着觉,这犟牛看着长得年轻,实际比我岁数都大,他给我磕头哪行,我明天一定得去还他。”她女儿对他说:“人家是为了度你,你要能老实念佛,比给人家还头可重要的多。”后来他没办法了,“那好吧,我皈依,我念佛。”

我给磕头的这三个人现在都是修行非常好的人。所以我们礼佛五体投地,就是为了消除贡高我慢心,是表恭敬、真诚的意思。这些礼节可以使人感到道场肃穆庄严,使参与者从内心对佛像、对出家师、对经典油然起敬。仪规的严肃性和道场的庄严气氛感染你妄念不生,这样全身心地投入,使心清净,久之“心净体亦净”,身体自然好。它不仅是精神的疗法,也是心灵的熏陶,能够使你万缘放下,一心向佛、一心向道,使尘劳烦恼不生,身心必然轻松自在。如果我们执著仪规神圣不可侵犯,稍有不慎或者稍有差误,心里就难免产生恐慌,害怕佛菩萨责怪。因为万法心想生,你这一想,结果就必然出毛病。毛病不是佛菩萨怪你,而是你心想想出来的毛病。主要是在差别事相上起了分别心,千斤压力在心头。若死在仪规上,又如何体证妙明、空灵之境呢?

曾经有位居士就是这样,他是做生意的,夏天出去办货之前,在佛堂供上了苹果,等回家时这些苹果已经全烂了。因为不明白佛门仪规的真实义,他就产生了恐怖心理,他想自己用烂苹果供佛,佛吃了肯定要怪罪。结果,当天晚上高烧四十多度,吊瓶打了七天,好了以后找我去了。“犟牛啊,可了不得呀!我这个人叫佛怪罪了。”我说:“佛怎么怪罪你了?佛没有心,他怎么能怪罪你呢?”他就讲这件事,“我们家供那佛可真是灵啊,给点坏苹果他都不干!”我告诉他:“你家那佛要是这么灵,下回你把他扔出去吧,你不要供他了!”他说:“那哪行啊?那不更找我毛病了。”我说:“真的,你真把他扔出去吧。”“为什么?”“他老吊小脸子,老找你毛病,你受得了吗?”他一听我这话里有话,就问:“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说:“万法心想生,你心里想毛病,结果就出毛病,那苹果不小心烂了根本没有毛病。”

前年,有一位老居士刚入佛门,在过年的三十儿晚上,稀里糊涂就把红焖肉给佛就供上了。居士们一看,“这还了得,佛都是素食,你怎么给他供红焖肉呢?造多大罪业呀!”这位居士一听吓坏了,哭丧着脸找我去了,“犟牛,你看这可怎么办啊?我把红焖肉给佛供上了。”我说:“供得好,供得好,佛爱吃,佛欢喜!没有毛病。”“佛真的爱吃啊?为什么呢?”“你们家最爱吃的是红焖肉,你把你最爱吃的红焖肉给了佛,佛哪能不高兴呢?”一切一切都在我们这个心,而不在这些相上,可我们现在就着这个相,老在相上求,在相上走。

你说我说的不对,那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听听,“屎壳郎供佛”。有一只屎壳郎,在一百里地外推着一个驴粪蛋,就这么拱啊拱啊,拱了一百里地,拱到佛跟前去供养佛。韦驮菩萨手持金刚杵在旁边一看,这还了得!抬手就要杵掉。佛马上说:“对对对对,这个东西是最好的东西,屎壳郎把最爱吃的东西都给送来了。”你看佛有多慈悲。屎壳郎就认为这是最好的东西,所以它就把最好的东西,辛辛苦苦地推了一百里地来供养佛,结果这只屎壳郎变成一条独角金龙,就这么一个一百里地,屎壳郎最后化身成为独角金龙。

所谓的毛病都是出在仪规观上,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动不动就佛怪罪了,哪有这样的事?佛什么时候怪罪过我们?是仪规观害得我们不能够精进。再有一个就是戒律观,死在戒律上也是害得我们不能精进。我们一定要清楚,仪规是提供修道人的一种方便,但修行人的真实功德,并不在仪规的本身,它是借境修心的仪式。若执著仪规,被仪规所缚,便不能圆融入道。应不住仪规相,要明白仪规理,即相离相,以仪规束尘劳,修净心。当然决不是不执行仪规,没有规矩毕竟不成方圆,只是不要被仪规所缚。

障道的缘说之不尽,但主要的障道缘就在这四个方面:任务观,功德观,名相观,仪规和戒律观。主要是这四方面障碍我们的道心。同修们若想修行真有成就,一定要心与道合,行于自然,一切都不要执著。稍有执著,必处处成障,修得再好,也不是修行。记得我们上次来北京,回去的时候就遇见一件事情。一位居士买了盒饭,饭盒里是肉末炒豆角,这位居士吃素好多年了,他一看就把窗户打开要倒掉。我一把就抢了过来,说:“我自入佛门还从没见到一点荤腥呢,我吃。”你说我们俩谁对?是吃掉对还是倒掉对?显然是吃掉对。如果倒掉那就叫暴殄天物,是绝对错误的。所以我们持戒要持得圆融。

望同修们能够老实念佛,用心体悟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虽然大部分同修悟到了一些,但好多人在许多方面还不太明白。不明白怎么办?老实念佛,一心念佛,将来会自己去体悟。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犟牛       佛号)(五明学佛网:犟牛       佛号)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净界法师:我们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仁焕法师:如何让心中佛号不断 

 大安法师:东林佛号的感觉非常好——大安法师与歌唱家的谈话 

 大安法师:东林佛号念唱要点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皆有觉明妙行、求加被驱障缘、佛号却 

 怡僧法师:一句佛号能往生到净土吗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只要诚心供佛或念某一佛号,该佛自然 

 宽运法师:一句佛号一块金——西方寺弥陀佛七法会开示 

 慧律法师: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很 

 常善法师:“瞌睡”时的佛号 

 大安法师:紧急关头 勿丢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