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超然法师:随缘,还是随习气 |
||
|
||
《随缘,还是随习气》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啊!”——当我们想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会这样包装自己; “随缘啦!”——当我们懒散而不想精进的时候,会这样开脱自己。 ——就是“随顺因缘”的简称。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因”,二是“随缘”。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菩萨愿。 ——它就是我们一生,乃至于生生世世当中要跟随的目标与方向。 菩萨愿不是空洞的,它应当落实到自己的这一生当中。就在这一生,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修学的目标。或者是开悟自性,或者是证悟法身,或者是往生净土,等等。 也有了佛菩萨与三宝的加持和拥护。 ——虽然看不见,但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思议的力量就会逐渐显现。 ——随顺着它而一步步走向“随因”的人生目标。 ——那么,就不应当再随顺它了。 “良禽择木而栖”——这时应当选择“随缘离开”。 哪怕对方是是亲人和朋友,哪怕那里有看得到的富贵荣华与锦绣前程。既然已经没有了学习和修行的自由空间,就应当果断地选择离开。 ——这才是真正的“随缘”。 因为“随因”,所以“随缘”。 ——是的,它是一种执着。然而,它是觉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执着。悉达多太子,要是没有这种执着的话,怎么可能会圆满佛果呢!请听太子是如何说的吧: “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多么强烈的执着啊!然而,正是它,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随因”,引领着太子走向了最终的觉悟。 ——只有我自己明白,我是一株跟随着阳光的向日葵,我的福慧资粮于无形之间,正在茁壮成长。 承蒙三宝的加持,内心的执着与烦恼正在消融,如同北方初夏的寒冰,我看到了它们的末日。 ——不要说什么菩萨愿了,就是他当初的修学目标,也绝无实现的可能。 在漫漫的生死长河当中,他将流转不息。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经中所说,他将“为智者之所怜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