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前言


   日期:2020/10/4 11: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章 前言         
                            
  「前言」部分,上次们有讲说一切要归○。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或坎坷,一切归○,因为我们装填很多正确跟错误的信息,综合起来让我们现在没办法以一个○、一个全新的心态来认清佛法,导致我们在闻、思、修上面,会有很多的障碍。但是,「归零」也不是要你们都不要相信、都放下其他的,只要来相信我空海的就好,不是这样!「归零」是让自己重新开始、让自己新生,从原来旧有的框框窠臼里面脱胎换骨出来,超越我们原来的思想框框范围,超越我们原来的思考模式,超越我们原来的判断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再重新认清真理、认清佛法。

  所以,「归零」的力道是非常强,作用也非常大。一方面让我们身心柔软,让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观念,能够重新给以柔软、软化,等于让我们这个器具重新清洗过、重新认识。「归零」是给自己脱胎换骨、给自己新生,不必等到下一世,不用等来世,设若我们现在可以「归零」,我们现在就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所以「归零」是非常重要,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探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让我们以无量的胸襟,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框框,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要练习、每天都要做,不是说「好!我今天归零」,但是明天又恢复到原来的习性窠臼里面,我们却不知道。这是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记得!除非你已经证到阿罗汉,就算你证到初果,还是一样要「归零」,证到二果、三果,也是一样「归零」。

  真正的阿罗汉、真正的解脱者,他只有活在「零」的世界,活在「空」的世界,他内心里面没有什幺成见,他就是如实的来看待这世间,如实的来看待这个实相,那个「零」就是让我们不带成见、不带偏见,没有贪、瞋、痴。所以,我们说要断除贪、瞋、痴,就是我们每天「归零」,就是让我们每天能够我们贪、瞋、痴的这些习性断除掉,这样你慢慢的用功,就自然水到渠成,整个贪、瞋、痴都完全断除。所以,「归零」方面非常重要。

  在宗教方面,我们可以把它概略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属于迷信型的宗教,第二是信仰型的宗教,第三是智能型的宗教。

  什幺叫做迷信型的宗教?就是不断要去祈求加持、消灾、保佑、发财啦!不断去祈求各种神像、各种佛、各种菩萨、各种偶像,然后请他们加持、消灾、帮忙……,然后让自己发财,让自己样样都能够符合自己的意愿,就是属于迷信型的宗教。不断向心外求,而且这一种是越多神越保佑,他越好。一般民间的信仰,大部分都是这一种型态,什幺神都拜、什幺都好,觉得越多越好,好像越多这些保障,就可以越安心,是属于多神教的信仰。

  第二是信仰型的型态,已经慢慢提升到是要求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寄托、心灵的安慰。一般来讲,通常是在祈求发财、祈求升官,还是属于名利方面比较多,但是这一类信仰型的宗教,已经渐渐进展到精神层次方面,希望能够有一个心灵的寄托,所以这一种往往是需要一个超级的神、超级的偶像,让他有一个心灵的寄托,大部分可以归纳是属于一神教方面的体系,他会认为很多神的这些,都是向心外求,都是停留在迷信,唯有我们这个一神,才是真正究竟的神。现在世界上很多宗教是属于信仰型,信仰精神方面的寄托。

  第三个是智慧型的宗教,它是重视在求真求证,然后让我们去了悟、去觉悟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原始的佛教是属于这一个层次的宗教,但是慢慢演变之后的佛教,变成落入在这两个层面,这是非常可惜啊!所以,我们第一堂课要跟大家讲解,有关于佛教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让大家知道佛教原来是属于智能型的宗教。

  很多宗教是变成怎幺样呢?你只要相信就好,讲求的是信,你只要信就得救,现在绝对没有批判任何宗教,我们是如实来讲。但是,佛教呢?不是要你信就好,不是说佛陀怎幺跟你讲,你就怎幺信。佛陀绝不是说我是权威的,我怎幺跟你讲、你就怎幺信,不是这样!佛陀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佛法就是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佛陀跟我们讲这些真理,让我们去求真、去求证,要经过你的实修实证。所以,绝对不是要你只是信,这就是佛教智能型的型态,跟一般其它宗教型态不一样的地方。

  再来,耶稣有讲过一句话--「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这一句话是不错,但是很多众生又把这些话曲解了。不是耶稣才是真理、才是道路而已,真正有见到法的人、真正有看到真理的人,他本身就是真理的化身,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法身」。他本身见到法、证悟到法,了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实相,他是一个觉悟者,他本身就是一个「法身」,他本身有这个真理实相存在,可以协助有缘人去认识这个真理。所以,耶稣讲说「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真理」,耶稣本来最初也不是说你只要相信就好,事实上也是透过他,去找到他所找到的真理。但是,因为耶稣讲话很纯真、很率直,一般众生没办法容许耶稣所讲的,因此后来他就在人类贪、瞋、痴的会合之下,耶稣被钉死了。结果,原来耶稣所要的这一种智能型宗教,又落入到信仰的层面,所以也是很可惜。但是,这样也是很不错啦!已经有这样的一个层次上来,当他机缘成熟,一样可以来到实际去求证,觉悟到什幺是真理的层面。

  第一种类型的迷信型宗教,如果以一般众生的人数分布来讲,大概有60﹪的人是属于迷信型的情况,有30﹪的人会从多神信仰来到一神信仰,再来大概有10﹪的人会超越以上两个层面,进入智能型求真求证的宗教型态,渐渐回到自依止、法依止。前面迷信、信仰两种型态都还有一些神、很多神的存在,信仰型是一个超级大力神让你依靠、让你依赖。

  以究竟来讲,佛教是「无神论」,因为佛陀看的很深、看的很透,不管多幺厉害的神,他们也都是属于缘起和合的众生,他跟你、我都完全平等,所以我们跟佛陀也是完全平等,跟耶稣也是完全平等,只是大家还没有认识到真理,会认为佛陀是高高在上、耶稣高高在上。其实,我们跟他们都是完全平等的,不管再多幺厉害的神都一样,佛陀是要我们去认清,去找寻、去认识这个真理、我们叫做「法」。于是佛陀讲出来的法,我们称作「佛法」。

  原始佛法是要我们「自依止」,要自己去亲证,然后回到法上面来,回到真理上面来,这时候你本身就是法身,就很清楚知道「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真理」,就是耶稣所讲的真正含意。当然,一般的宗教就像我们读书,必须从幼儿园、小学,国中、高中、大学、研究所,这样一直逐渐上来,到越上层次的人数会比较少、越来越少,都是要自依止、法依止,前面的阶段都还是有所依靠、依赖,我们修行层次要慢慢提升上来,如果大家因缘许可,就直接契入原始佛法,净土思想都是一些方便法。

  如果佛教里面还有很多的烧香拜拜、祈求、加持……,又会落入在迷信、信仰方面,因此我们要逐渐提升,来到心灵智慧的成长、成熟。我们的原始佛法就是直接讲述这方面,现在我们就直接回到如何去求真求证,生死轮回、痛苦不安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其他的宗教是你只要信仰就好,多神信仰就是说你来拜拜、来拜我、供养我,你对我虔诚一点,我就给你加持、给你保佑。原始佛法不是这样,佛陀不是要这样,因为这都是向心外去求。如果向心外求,记得!他能够给你利,也能够给你弊;他会带给你利,也会带给你弊,也就是会带给你副作用。所以,他会带给你天堂,当然相对的,地狱也在旁边侍候你。

  就像说地下钱庄,你要借钱很快,有求必应,很快!但是之后呢?很多的后患就跟在后面,所以,如果你向心外求,能够求得到或是越灵验、越快的,记得!它的利跟弊是相对的,它会给你天堂、也会给你地狱。真正智能型的宗教,当你慢慢一直提升上来,体悟到法、体悟到真理之后,会超越这些。因为天堂、地狱这些,利、弊这些,都还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当你慢慢体证到究竟解脱、究竟「空」、涅槃无为之后,一定要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一体实相世界,「阿含解脱道次第」第34章提到的《心经》,就是在讲述一体世界,要超越二元对立。

  但是,所谓的「超越二元对立」,绝对不是我们用头脑所能够去想象思惟。现在的想象思惟,就像我们的眼睛还没有好,还是一个瞎子,然后用头脑去想象阳光、去看阳光,就像瞎子去摸象,以「瞎子摸象」的角度来理解。佛陀讲说一定可以实际去体证到真理,一定可以去超越二元对立。佛陀要我们回来如实面对自己,你的苦、你的不安,原因在哪里?如果没有苦、没有不安,就不必修行啊!也没有修行这回事。一般众生对这个苦、不安、逆境,都认为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都是怪东怪西,当我们面对这些不可意境,就是求啊!求啊!不断的去求啊!佛陀就坦白讲,这是没完没了,是向心外求。

  佛陀要我们如实回来面对自己的这些问题,然后找寻出到底原因在哪里。当你能够找到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够把这个苦、不安的根本原因铲除掉,你才能够解脱自在。所以,当你了解原因,然后对症治疗之后,才能够解脱啊!你去了解原因,包括实际去求真、求证、觉悟的过程,就是我们整个修行次第的闻、思、修、证。要了解原因,你一定要进入闻思,就是我们这些课程所要做的工夫,没有经过这方面课程的薰习,没有正确的闻思、正确的理解,就没办法进入实修。

  没办法进入正确的修,就没办法亲证、没办法解脱!如果还一直停留在向心外求的层次,没有经过正确闻思的基础,后面的证悟阶段就不可能达到,于是就会变成向心外去求,或是说三大阿僧祇劫。但是,只要我们回来这里,大家一定会觉得修行是很落实、很扎实,每一天都可以逐渐体会,每一天都可以逐渐净化,都可以做到的。所以,往后大家可以实际去感受到每一天每一周都在提升、都在净化。

  何谓「法无定法」的法?就是美丑没有绝对的标准。美丑、善恶、是非……,没有绝对的标准。以审美的标准来比喻,你认为她很美,另一个人却未必认为很美。做这一件事情你认为是善,另一个人也未必认为是善。以政治方面来讲,包括说建不建核四的政策方面,有的政党就认为不建核四才是善的,有的政党却认为要兴建核四才是善的,然而到底建不建核四?是善、还是恶?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所以,「法无定法」是世间法方面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二元对立的世界,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喜欢哪一个角度,就会排斥你不喜欢的那个角度。但是你有你的喜欢、他有他的喜欢,你的角度跟他的角度在看呢?对美丑、是非、好坏,就没有绝对的。

  所以,这又是在修行方面一个很重要关键,修行就是要超越二元对立相对的世界,提升到绝对的世界。但是,要你一下子就契入到这里,是非常不容易啦!如果没办法契入到这里,也是过渡时期的一个方便法,我们不能够排斥。银行能不能帮助你解决困难?可以啊!但是你不能老是要依靠银行借贷过日。因此,银行可以帮忙我们,但是最好是我们无债一身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空海(惟传)法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六章 知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五章 至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三章 成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二章 涅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一章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