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永海法师:五蕴譬喻


   日期:2020/10/9 7: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五蕴譬喻

《杂阿含经》四二经:

一时,佛陀在中印度阿陀国恒河边行化。佛陀看到恒河的水暴涨,有感而发,向诸比丘们讲说五蕴譬喻 :「恒河水暴涨,贤明的人应当谛观分别构成我人身心的五种元素 (色、受、想、行、识)是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的。因五蕴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没有实在的自性。

譬如四大和合而有的『色』,就如同水流形成的泡沫,没有坚实性。我们对于世间苦乐的感『受』,也像是大雨水泡,刹那破灭,没有坚实。『想』譬如阳焰,在烈日炽盛的时候,不论看到什么东西都是幻影,譬如那海市蜃楼。如果有人求坚固材,执持利斧,进入山林,看见大芭蕉树,庸直俊拔,就以为是很好的材料,而砍伐其根,斩截其峰,但是在叶叶剥落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坚实,所以贤明的人应当谛观思惟分别,各种心思作用的『行』,如同芭蕉的心,空无一物。好像魔术师在四衢。变幻象、马、车乘等,贤明智慧的人应该谛观,我人的心『识』就是那个擅于变化多端的魔术师。

因此,比丘应当谛观思惟分别构成我人身心的五元素(色、受、想、行、识)无所有、无、无实、无有坚固。不论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是内、是外、是粗、是细,是远、是近,譬如病、痈、刺,无常、苦、空、无我。因五蕴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没有实在的自性。」

佛陀又说 :「如果对五蕴不知、不明、不离,心不解脱,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怖畏。观色(五蕴等)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对五蕴生起厌离、离欲、灭尽,就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得到解脱,见法涅槃。」


启示:

尸罗比丘尼在大树下禅坐,魔罗波旬心生邪念,化作一个容貌端正的少年,来到尸罗比丘尼的座前,想要来挠乱她的修行。魔罗说道 :「众生是如何生起啊? 谁是当中的主宰者呢? 众生要往哪里去啊? 你在这里坐禅究竟是图个什么啊?」

尸罗比丘尼在禅定中正念思惟 :「这个人是谁? 是人? 非人? 奸狡人? 竟然敢来恐怖我! 当她正念观照时,觉悟心即刻生起,她知道这是魔罗波旬前来捣乱。

于是她大声对魔罗说 :「你说有众生,这是魔罗的见解,我认为只有空阴聚,没有所谓的众生。譬如车轴、辐、辕、舆等众多材料组合起来,才有所谓的一辆车子; 构成我人身心的五阴,「色」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 「色」(身)与「名」(空)和合而生「识」,色身与外境六尘接触生成「受、想、行」。色、受、想、行、识,本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五种元素,由于因缘积聚,才假名为众生。

人从出生就注定会有痛苦,住世的老、病、死都是苦,若能舍一切爱苦,就能离一切暗冥。我已证悟清净的寂灭,安住在漏尽解脱之中,并知道你是个恶魔,专门挠乱修行的人,你应该要自我消灭!」

魔罗波旬听到这一席话,内心十分忧戚,不久,即消失无踪。

所以这里譬喻五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真是非常贴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