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九


   日期:2020/10/26 1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十九)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

这几天我们连续讲到「十地品」与十地菩萨;菩萨以「地」分阶位,是因地能生万物,地能生诸功德。登地以后的菩萨,称为「地上菩萨」;「地上」也就是指初地以上;而初地以前,称为「地前」。又地上者称为「法身菩萨」,地前者称为「凡夫菩萨」。[1]一般来说,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初断一分之惑,证一分之理,称为欢喜地,是为初地;初地以上有九地,合称「十地」,若满二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就可以到达佛果。所以菩萨登地以后,就是真正的大菩萨,就离成佛不远了

前面提到观音菩萨因为持诵《大悲咒》的关系,从初地超升直入第八不动地,而不动地之前一地是第七「远行地」;此地的菩萨,安住在灭尽定中,出定入定,随念自在,不用功而能行诸佛法,度众生而有无限方便,远大的目标,即将到达,所以称为「远行地」。

可见要达到「不动」,即永不摇动、永不退转的境界,第七地是一个往上升华的关键,所以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远行地」。据《华严经》卷第三十八〈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中,经文所载:

是时天众心欢喜 散寳成云在空住

普发种种妙音声 告于最胜清净者

这时在法会的天众们,大家的心里,都充满了欢喜的情绪,于是散发出各种珍寳,在空中结成美丽绚烂的云彩。他们普徧发出种种美妙的音声,告诉最殊胜最清净的佛。

了达胜义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华无所著 为利群生演深行

佛能了达一切最殊胜的义谛,又有自在的智慧,所成就的功德有百千亿那样多,这可譬喩为人中的一朵大莲华──莲华出淤泥而不染,也不着于水。佛已无任何执着,为了要利益众生,才演说这甚深微妙的法门。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 普供除忧烦恼者

是时,大自在天王也在空中,放出最大的光明,照着佛的身体,又散出最上好的妙香,在虚空中结成香云。一切都是供养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的世尊。

尔时天众皆欢喜 悉发美音同赞述

我等闻斯地功德 则为已获大善利

大自在天王和天众们,在天空中散华,散香成云,放光照佛的时候,夜摩天王和他的天众,也非常欢喜,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同时发出美妙的音声来赞扬佛,说:我们现在能听到第六地──「现前地」的法门,眞是不可多得!因为这是发大心和大愿力的菩萨们所修行的善根功德。而今我们听了之后,也得到莫大的善业和利益,令我们明白应该赶快觉悟,捨迷归眞。

以上是说法前的序幕,情景是如此优美动人,同时更显示出天众们对佛陀法音的赞 叹与期待,从而引发读者对殊胜妙法的欣仰与渴求。

(中略)

威仪寂静最无比 能调难调世应供

已超一切诸世间 而行于世阐妙道

佛的威仪是无限慈祥的、令人敬畏的;在寂静中流露出和蔼,令人见了生起孺慕之情。世间无人可与佛相比拟。有些难于调伏的刚强众生,他们无明闇障很多,对于事理不明白,对人贡高我慢,姐自视甚高。一旦得遇善知识,稍明事理,反而更加傲慢。他们的障碍实在太重了,使得他们不容易放下,破不了对自我的执着。佛对于这些可怜的刚强众生,用无上的智慧及各种善巧方便法门,来调伏、教化他们,引导他们走上光明的大道。所以世上的众生都应该尊敬供养佛。佛是福慧具足觉行圆满的天人师表,一切都超过了凡圣。但佛的慈悲心如海,从不会舍离我们,随时都为苦海中的众生,宣扬离苦得乐的无上妙法。

虽现种种无量身 知身一一无所有

巧以言辞说诸法 不取文字音声相

佛虽然现出种种不同、无量不可数知的化身来教化众生,但佛并不执着于这些化身,因为佛知道一切终归都是虚幻不实的。佛深知众生的根性,他知道运用巧妙的言辞和方便的方法,契合众生的根机,对众生演说诸法。佛为教化众生,用了种种言辞、种种文字、种种音声、种种化相;虽然这样,但他并不执着于说、执着于教,和执着于文字音声的假相。

往诣百千诸国土 以诸上供供养佛

智慧自在无所著 不生于我佛国想

佛教化众生,不限于一国一地,他徧历百千亿的国土,教化众生。行菩萨道的大菩萨们,也到百千亿的国土,去亲近佛。菩萨用最上、最好的各种物品,供养十方诸佛。佛和菩萨的智慧,都已达到自在无所著的境界,所以诸佛是一体的,诸佛的国土不分彼此,没有界限,没有差别。因之,佛不会有令众生到我的国土来的想法。

虽勤教化诸众生 而无彼己一切心

虽已修成广大善 而于善法不生着

佛虽然常常无休无息地在教化众生,但心里只是:「我令一切众生灭度,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的思想。这也就是不取于相的意思。佛也没有「你是众生,我是佛」的分别心。虽然知道自己修成了广大的善根和功德,而对于自己所修的善法并不生执着心。

以见一切诸世间 贪恚痴火常炽然

于诸想念悉皆离 发起大悲精进力

佛见到世上所有众生,无量劫以来,常被贪、瞋、痴的烈火烧得遮盖了本来的眞性。凡夫为什么不易修成佛果?就因为在这三毒的烈火中,被烧得迷糊昏乱,出不来了。如果能息灭了三毒烈火,亲近于佛,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得到三学的清凉,就可以成佛道。是故,一切众生应该舍弃心猿意马、痴心妄想的习性,返朴归眞,发起无量的大悲心,勇猛精进,勤求佛道。

以上这段经文,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它把佛的慈悲,欲救众生出离迷惑生死苦海的无穷愿心,以及其说法的无上智慧与种种善巧方便,均作出动人的描述,令读者自然生起欲勇猛精进,勤求佛道的菩提心。优美而喻意深刻的文字,实在令人赞叹不已。(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