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三


   日期:2020/10/27 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十三)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

其次是「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就是说一个菩萨道的行者,应该孝事父母;在「净土三福」中的第一福即「世福」,又称「世善」,所指的正是世俗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在做人的根本伦理及道德上,我们首先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因为父母生我们这个身体,而母亲怀胎十月,乳哺三年,推干就湿,不辞劳苦;父母对我们养育之恩,可说是昊天罔极,所以我们应该孝顺,以报答劬劳之恩。而我们修学菩萨道之后,当愿一切众生,善事于佛:移孝于佛,若无佛的时候,更要孝顺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是堂上的活佛。

父母给予我们色身形体,而佛开启的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护持佛法也就是孝顺父母,供养父母也就等于孝顺佛,佛和父母都是我们最尊敬的、最感恩的。所以无论任何人,要是孝顺父母,佛一定会欢喜他、赞叹他。

而透过修行,我们必须学习将心量逐渐扩大,我们不但爱惜自己以及亲人的生命,而且还要爱惜一切有情的生命,我们惜生、护生,「慈心不杀」、「护养一切」,跟着还要修「十善业」,务必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从自己的父母再扩大到其它众生里去,这就是菩萨道,在实践中不断长养我们的慈悲心。

所以,我们首先从「孝顺父母」、「善事于佛」开始;「善事」就是恭敬围绕──我们拜佛的时候心要恭敬,而且要五体投地。怎么样才是「善事」?就是我们以佛愿为己愿,以佛心为己心,依佛所说的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做「佛事」;既然我们学佛了,就应该做佛教导我们所做的一切事,这才算是真正的学佛,可是很多人学了佛,都不是做佛事,而是做自己的事去了,所以就跟佛菩萨不相应。因此,大家今天来诵《华严经》,要懂得这个道理,否则这个华严境界距离我们就更远、更无法理解了;什么是「十回向」啊?搞不清楚?如果我们没有怨亲平等的心,又如何能回向?如果我们自利不充盈,又拿什么来回向?所以这个道理大家要明白。

接着是:「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

「妻子集会」:在家的菩萨都有家庭,都会有妻子;和妻子集会的时候,除了要互相尊,相敬如賓外,也应当发愿,愿意一切众生,怨亲平等:我们对任何人都没有分别心,不会因别人对我们不好或者是加害于我们,我们就与他为仇为怨,起瞋恨心、报复心,我们要做到怨亲平等,即使是面对仇敌,我们也待他如同亲人。所以佛教是真正的平等,怨亲都是一样的;不是说自己的妻子、儿女,就近一点;其它的人就远一点;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相待。「永离贪着」:永远离开这种贪心——贪恋自己的家庭、妻子、儿女;执着自己的名誉、金钱、地位。我们试看看,所有的菩萨都是一切能舍的,不但是自己的身体,就是国城、财宝、妻子、儿女,任何身外之物都可以施舍出去,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发心,菩萨所发的是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所以能永离贪着,对世间一切无所贪求、无所贪恋。

其实「十善业」里面所说的「身三、口四、意三」,就是教我们不要贪着,教我们要远离贪、瞋、痴,所谓「法尚应舍」,何况是「非法」呢?既然连法都能舍,贪、瞋、痴又怎会不能舍?唯有将贪、瞋、痴彻底舍掉,我们才能找回原来的清净心。所以大家读了经以后,要善自思惟啊!比如说,我自已读诵《华严经》超过二十遍,读完了马上思惟经中的意义,所以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然后以经义来要求自己,自问做到、做不到?若只是理解而做不到的话,就要进一步努力用功了,所谓知易行难,佛的本怀、本意,要真正明白已经不容了,何况是确切地实行呢?所以,我们必须以真实心、真诚心来学习,这才是菩萨应有的精神?希望大家不但只听经、诵经,而且还要思惟经教中的深义,从心里头精进,所谓「心精进才是真精进」,大家都要善自思惟。(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