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雪漠: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日期:2020/10/29 17: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

现在的问题是,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而控制信息的媒体,又不去宣扬一种善的精神,引导一种善的取向,而是毫无原则地迎合着社会需要,放大着欲望的噪音,许多善的声音刚刚传出,就马上被浮躁的声音所淹没。我将这种道德沦丧的媒体人,称为“混混媒体人”。

有哲学家说西方哲学死了,神学死了。其实,信仰危机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就是神学死了造成的恶果。现在,神学又开始复活了,一种信仰的、精神的东西正在复苏。因为人们发现,随着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们又开始追求一种精神的东西。当一个民族非常贫穷时,肉体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当生存的需求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又会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随着互联网的越来越普及,它将人们大部分的生存空间都填满了,使人们顾不上考虑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但是,这种被互联网所控制的阶段,它仅仅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比如,爱上网的多是青少年,但他们过了这个当网虫的年龄,就可能会开始思考一些严肃的问题。当一个人在二十多岁时,他可能乐不思蜀,顾不上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当他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五十多岁时,他就必须要正视一些人生问题。为什么喜欢我的作品的多是些三十岁以上的人?2005年1月4日的《文汇报》发了一篇评我的《狼祸》的文章,文章中就说我的小说有种精神的东西,这是不多见的。而且,时下中国作家的作品中最缺的也是精神的东西。因为缺乏这些东西,读者就不会买账,就会远离文学。有一种读者,看到雪漠的东西就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信息。

现在的问题是,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而控制信息的媒体,又不去宣扬一种善的精神,引导一种善的取向,而是毫无原则地迎合着社会需要,放大着欲望的噪音,许多善的声音刚刚传出,就马上被浮躁的声音所淹没。我将这种道德沦丧的媒体人,成为“混混媒体人”。随着这类人越来越多,“混混文化”就水涨船高。当整个社会中,混混占了大多数时,混混文化就成了主流文化。一方面,混混们需要混混文化;另一方面,贩卖混混文化的人需要市场,二者互相鼓噪,就导致了目前虚假的浮躁和喧嚣。

但随着一些有识之士、一些有思想的人和有良知的人去引导这个文化,由他们去引领这个潮流,由他们去点燃智慧火种的时候,总有一天,觉醒者会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占有权、位、资源、金钱的人都是“混混”,所以他们才会制造这种混混文化。然而,这种状况终究是不会久长的。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一批混混,像《水浒传》上就有许多混混,但最终,那批混混像苍蝇飞过虚空一样,留不下一点痕迹。在历史上能留下来的,还是一些文化的东西。文化的火种终究会延续下去的。

整个人类的文明史,除了政治事件外,留下的只有文化和思想,里面看不到一点混混们的影子。现在,混混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再多的混混也不过是混混,他们终究留不下一点影子。人类的延续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有罪恶,都有贪婪,都有欲望,但人类中肯定会有一些人试图想让人类远离罪恶,这部分人也会随着人类的存在一直存在下去。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这样的度世者。但是,和这样的度世者同时代的,肯定也会有一批永远度不尽的罪恶的人。所以,度人者和被度者都会共同存在下去,就像光明总是会和黑暗相伴。人类不可能远离罪恶,因为欲望是人类摆脱不了的噩梦。有人类就会有罪恶,有罪恶就会有劝说人类远离罪恶的人,但是众生是度不尽的。因为每个人生下时,就可能有罪恶的种子,他那种与生俱来的欲望,就会让他变恶。正因为这样,人类中的那种传播善的火种的人才显得非常珍贵。在这种污浊恶世中,释迦牟尼佛的精神和基督的精神才显得格外伟大,这好像黑夜中的一支火把一样,它能照亮人类的心灵历程,但它很难让整个黑夜变为光明。人类只要有这支火把就成了,但这支火把也仅仅是火把。人类的黑暗和人类的光明是同时存在的,有光明必有黑暗,有罪恶必有一种善出现。

这种善,可能是信仰的力量,借助信仰中善的力量,才能拯救一部分人的灵魂。但其力量会很有限,因为谁都知道,纵欲比清心寡欲能为身体带来更多的快乐,享受比苦行更舒适。没有智慧的观照,人们可能宁愿享受,宁愿贪婪,宁愿纵欲,宁愿堕落,而懒于思考一些问题。所以,人类的大部分空间,被可有可无的“混混”们占据着。但是,这群混混虽然人数众多,能量其实也很有限。整个历史阶段能留下的思想,也许就是思想者的思想,或者有思想的文章,或者几本好书。而混混们,在五十年,或是百年之后,最终会像风卷苍蝇或风卷落叶一样被历史的风吹得不知去向。留下来的,还是我们谈的这类东西。

假如有一天,信仰彻底死亡了,人类再也没有了一点点自省、敬畏与向往,人类也就走向灭亡了。因为,人类也罢,地球也罢,都有寿命。按佛家理论,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灭四个阶段。没有永恒的东西。远古的时候,人非常质朴,随着物质的改善和发达,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信息科学越发达,越能刺激人的欲望和贪婪,人类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贪婪和欲望,也会相应地带来越来越多的痛苦和罪恶。这些东西,人类要是单凭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是不可能克服的,我的小说《猎原》写的就是这一点。牧人们之间的贪婪冲突愈演愈烈时,最终就把那个猪肚井毁了。要是我们再不自省,人类的最终命运也会是这样。最终毁灭人类的,还是人类自己。随着地球上资源的越来越少,随着信仰的毁灭,随着人类的日益贪婪,随着外现的诱惑越来越大,人类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要是我们再不从根本上着手,人类的毁灭也许是一种必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