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艾雅·凯玛:世尊的法


   日期:2020/11/10 13: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尊的法

世尊圆满宣说法,此时此处得见闻,

下论古与今,引领众生见,

以法住心中,智者自得证。

这个偈颂的第一句是要让我们对法能有实信,不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而是内在的信任关系。当对某人有信心时,我们会信任那个人,我们会把自己托付给他或她,我们之间会有深层的联系和内在的沟通。当我们对佛陀的教法有信心时,情形也是差不多的。对于不了解的部分,我们会予以保留,但这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和信任。

法就是真理,是由世尊所宣说的,是我们周遭也是我们内在的自然法则。假如我们觉得法是“圆满的宣说”的话,那真是幸运,因为我们至少在宇宙中找到一个圆满而完美的东西。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任何没有瑕疵的、趋近于完美的东西。假如我们信任和相信佛法,且存有爱意,同时我们也相信佛法的圆满开示,那么我们就已发现了无与伦比的东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的资粮。

“此时此处得见闻”这句话的意思是,法的理解必须取决于个人。虽然佛陀出于悲心,很明白地宣说佛法,但我们还是要亲自去体验它。

“此时此处”是让我们不要忘记佛法,要时时察觉到它的存在。这样的觉知能帮助我们观察自己的反应,避免不当的言词或行为。当我们的心中生起善念时,就应该使它持续,若心中生起不善的念头时,就应以善念来代替。假如我们执著己见,用种种理由来搪塞,就看不到佛法。这里头没有任何借口,只有单纯现象的生起和息灭。

“不论古与今”是说,不是只有佛陀住世,我们才能够修习佛法。有些人认为修行一定要有个圆满的老师或是完美的禅修。然而这都不是真的,因为不论是心法还是色法(dhammas)都是变动不居、不停地改变的。当我们执著于自己的想法,而且认为这是“我”的想法时,我们就会全盘接受想法对自己说的所有故事。事实上,我们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组成的,根据这五蕴,我们安立了“我”或是“我所”。我们必须退一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整个过程。

“引领众生见,以法住心中”,了解佛法能带领我们到心灵的更深处。佛教不是要引领我们来看禅堂,或者是佛像、佛塔、佛龛,它是要让我们看到心中生起的诸法。烦恼、清净,这都是在我们的心中生起的。我们的老师就是诸法永不停歇的生起和息灭。法不停地在教导我们,只要我们醒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我们的意识是非常忙碌的,忙着记忆、计划、希望或是判断。我们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捡起小石头,然后再把它丢到河里,让我们的身体变得非常忙碌。可是我们会觉得这是很愚蠢的浪费力气,所以会把力气花在更有用的事情上面。对于心灵也应如此。与其想东想西,让烦恼生起,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比较有用的地方上,例如观察我们的喜好、厌恶,我们的希求、抗拒,我们的看法和观点。

当我们的心开始观察时,它就不会掉进思考的内容里。因为心灵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做两件事。心灵自我观察的时间愈久,能保持客观的时间就愈长。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念住是净化心灵的唯一道路。仔仔细细地观察诸法的生起,最后会发现只有身心现象不断地舒放和卷藏,就像宇宙的运动一样。除非成为非常敏锐的观察者,否则我们不会注意到身心的这个层面,也不会注意到“此时此处”的法,虽然我们曾被“引领”来认识佛法。

“智者自得证”是说,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他人了解佛法。我们可以诵经、读经、讨论和听法,但是除非观察诸法的生起,我们永远不会了解法的真义。我们只能在一个地方了解佛法,那就是我们的心。这一定是个人的经验。禅修当然会有帮助。除非我们观察我们的反应,知道为什么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否则我们都还没有见到法。这样的修习能让我们体验无常(annica),因为自己的欲望和厌恶不断地在改变。我们也会看到在思考中的意识,在呼吸中的身体,都是有漏的(dukkha)。

当意识无法在提升的、超越的觉知下进行时,它就会产生苦(dukkha)。只有无量、清明的心才能远离苦。身体有各种苦,主要是因为它的变易无常。清楚地见到这些现象,是认识佛法的关键。

智慧来自心中,而且是来自理解的经验,这不是经由知识或者是听闻就能够产生的。智慧也代表着成熟,这和年纪没有关系。有时候生命经验会有所帮助,但并不是绝对的。智慧是一种内在的了知,它能产生自信。我们不需要一味希望别人的肯定和善意,我们要自我肯定。

走在佛道上就像是在走钢索。前面只有一条直线,每当走滑了一步,就会受伤。刚开始走的时候,会有不平衡的现象,我们会左右摇晃,只要是能继续走就好。我们会感觉受到拘束、限制,没有办法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做。就像走在钢索上,我们必须以念住限制自己,这些限制最初可能让人觉得很讨厌,像是枷锁或是脚铐,但是最后都会解脱。

要有这完美的法宝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就需要觉醒和专注。然后我们就可以证明“世尊圆满宣说法”。没有任何世间的珠宝能够媲美佛法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无价珍宝的主人。我们真是有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在早上起床时让我们用这样的想法作为一天的开始:能够修习佛法对我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