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5 不留一丝痕迹


   日期:2020/11/12 12: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5 不留一丝痕迹

如果你执著于你做过的事情,你就会被自私的观念所缠缚。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实际情形也许并非如此。

坐禅时,我们的心是平静而相当单纯的。但平时,我们的心却忙碌而复杂,难以专注于手边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做事情以前会左思右想,而这种思考会留下一些痕迹。我们的活动会被某些先入之见的阴影所笼罩,这些痕迹和阴影使我们的心变得复杂异常。当我们带着一颗复杂心做事,我们的活动也会变得十分复杂。

别再一心二用!

大多数人做事情时都是一心二用或三用。俗话说:“一石二鸟。”这正是人们常想要做到的。但也正因为他们想要同时抓住许多鸟,结果一只也抓不到!

这种思维方式会在人们从事的活动中投下阴影,这个阴影事实上并非思考本身。当然,我们做事情往往有必要先想一想,但正确的思考是不会留下任何阴影的。会留下痕迹的思考是来自我们相对的、混乱的心。相对心是一颗自我对比于别物的心,也因此是颗画地自限的心。会制造贪念和留下自身痕迹的,正是这颗“小心”。

如果你的思想在你的活动上留下了痕迹,你就会执著于那个痕迹。例如,你会说:“那是我做的耶!”事实并非如此。回忆时你也许会说,你以某种方式做过某某事,但实际发生的情形并非如此。当你这样想,就会限制了你曾经有过的实际经验。如果你执著于你做过的事情,你就会被自私的观念所缠缚。

别自以为做了好事

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实际情形也许并非如此。老年人常常会为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感到骄傲,但旁人听到却觉得好笑,因为他们知道,老人的回忆是片面的。另外,如果老人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骄傲,那这骄傲就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反复这样的回忆愈多次,他的人格就会扭曲得愈来愈厉害,到最后会变成一个相当讨人厌的老顽固。这就是一个人在思考里留下痕迹的例子。

我们不应该忘记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多余的痕迹。留下痕迹和记忆往事是两回事。我们有必要记得自己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执著于这些做过的事。我所谓的“执著”正是我们在思考与活动时所留下的痕迹。

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就须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应该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你应该把事情做得完整,就像一团熊熊的篝火那样,而不应该当一团烟蒙蒙的火。你应该把自己彻底烧干净,如果你不把自己烧干净,自我的痕迹就会留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

“参禅”就是一种烧干净的活动,除了灰烬外什么都不留下,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道元禅师说过:“灰烬不会复燃为柴火。”灰烬是灰烬,灰烬应该完全是灰烬,而柴火应该是柴火。当这样的活动发生,一个活动就会覆盖所有的活动。

每一刻都应该修行

所以,我们的修行不是一小时、两小时的事,也不是—年、两年的事。如果你以全副身心去坐禅,那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在坐禅。因此,每一刻你都应该致力于修行,做过任何事以后都不要留下什么,但这不表示你要忘却做过的一切。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所有的分别思想以及人生的烦恼,都会离你而去。

禅修时,你会变得与禅合而为一,不再有你或者有坐禅这件事。当你叩头,既没有你也没有佛,有的只是完完整整的叩首,如此而已,这就是“涅槃”。当佛陀把禅法传给迦叶尊者时,他只是拈花微笑。在场的人之中,只有迦叶尊者一个人了解佛陀的意思。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史实,但不管是或不是,这个故事都意味深长,它是我们传统禅道的证明。

只有覆盖全部活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奥秘是由佛陀传下来的。那就是禅修,而不是某种由佛陀所开示的教法或立下的生活准则。教法或准则会因地或因人而改变,但修行的法门是不会变的,它总是真的。

停止批判,开始修行吧!

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其他的方式是可以让我们活在这世上。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方式相当真切,也使人易于接受、易于了解,也易于实行。如果你把依循这种基于修行的生活,与发生在世界、在人类社会的种种事情做一对比,你就会发现,佛陀留给我们的真理多么可贵。这些真理非常简单,实行起来也非常简单。

但尽管简单,我们却不应忽略这些真理,而应该让人们发现它们伟大的价值。通常,当一个道理很简单的时候,我们会说:“噢,这个我晓得!这很简单,每个人都晓得。”但如果我们不去发现它的价值,它就什么也不是,那么就和不知道这个真理是一样的了。但如果我们体会不到它的价值,那么我们对文化了解愈深,就会愈知道这教法有多么真实且多么必要。

与其批评你的文化,不如将全副身心投入这个道理简单的修行。这样一来,社会和文化就会透过你而得以更新、茁壮。人们会对自己的文化抱持批判的态度,那是因为他们执恋于自己的文化。这也许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我们的禅道主张,人们应该只是专注于一种简单的基本修行,以及一种对人生简单的基本理解。

我们的活动不应该留下任何痕迹,我们不应该执著于某些空想的观念或美好的东西,我们不应该追求善。真理总是近在手边,而且是你伸手可及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铃木俊隆)(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铃木俊隆)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后记 禅心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3 人人都可以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2 心也需要休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1 真正的佛教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0 佛法是一种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9 安静地坐禅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8 万物本一体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7 相信“无中生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6 当下的一念又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5 专注于“无”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4 顺应自然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3 那一下电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