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上)


   日期:2020/11/28 9: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上)

梁乃崇教授

很早以来,我常思考经济问题,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思考它也是很自然的事。而亚洲金融风暴使我更深入去思考这个对人类生活影响重大的经济问题。

经历了全世界经济的繁荣,台湾经济奇迹和世界是同步的。这个繁荣的历程前后差不多五十年,是从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算起。大家回想一下,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多少?——改变真是太大了!这么剧烈的繁荣变化,在短短的五十年间,我们都经历了!

以我的生活为例:吃的方面,记得小时候,大概最多两、三天吃到一次肉、蛋或鱼,其他时间主要吃素,像蔬菜、豆腐之类。更早期的人,大概初一、十五才有荤的可吃。但是现在大家都富裕了,每一餐都有肉吃,而且荤多素少。

这次到美国,有一天,有人请我到义大利餐馆用餐。餐馆里人很多,还要拿牌子排队等待;等到位子以后,请客的主人就点菜,他点什么,我不知道。开始上菜后,这些菜量正好让我吃饱;那知道吃完后竟然又来了一盆面,像小洗脸盆那么大!原来刚才吃的是饭前开胃菜,现在这道才是主菜!

可是开胃菜我就吃饱了,这道主菜怎么吃啊?后面还有甜点哩!看看旁桌洋人,个个吃得不亦乐乎,整盆都扫得精光,后面还可以再吃甜点。我已经觉得自己吃得太多了,可是美国人吃得更多,怪不得大胖子处处可见!

再来看穿的方面,以前一个人能有三、四套衣服就很多了,经常是哥哥穿不下了,再给弟弟穿;破了就补,缝缝补补地穿上十几二十年。现在大家的衣服几乎都是新的,有些人甚至是一天到晚都在买新衣,以致哪个人没有十套衣服以上(听众:五十套),噢!大概有五十套,真是太多了!至于鞋子,以前有一双就不错了,平常还是打赤脚;现在每个人至少都有七、八双之多。

说到脚踏车,我以前那辆车骑了二十多年,后来因为有一天骑在路上,一个人见了就大叫:「啊!古董啊!古董!」给他这么一叫以后,从此我就不好意思再骑了。现在,像我的孩子,一台脚踏车骑上四、五年就算久了,车子坏了就丢;而我是坏了就修,修好再继续用。

此外,像水龙头坏了,请人来修,工人会把整个换新,其实只需要换里面的橡皮圈就可以再用。对讲机也是坏了就被换成全新的,换下来的就丢掉,成了垃圾。像玩具,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玩具?要玩具,都是自己做一点小东西玩玩而已;现在的孩子,玩具堆得像山一样。

尤其是电脑,汰换得极快,最早出来的是Apple,接着是286、386、486、Pentium,现在则是PentiumⅡ,速度快得旧电脑来不及丢;软体也是,作业系统从DOS到Win3.0、Win3.1,到Win95,现在又是Win98,学都来不及学,用也来不及用,功能多到用不了!

此外,媒体到处充斥,电视频道以前只有三台;现在有线电视频道几十个,看到后来近视眼越来越多。报纸也是,以前只有三张,每天翻看一下,很快就解决了;现在厚厚一大迭,每天都得花相当长的时间看报,所以最近我干脆不看了。

工厂做的产品也是一样,顾客当然希望又好又耐用,所以至少要求保证一年;做得好的,则要求保证三年。但是如果有产品保证十年不坏,反而没人要。不是消费者不要,而是销售商不要!因为他们认为产品那么耐用,消费者就不会买新的,他们也就没生意可做了——以上是回顾这五十年经济繁荣的亲身体验,原来经济繁荣只不过就是消费大增而已!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时候,都是用一个方式来计算经济的成长率。怎么算呢?我猜想是计算每年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共有多少,如果这个价值每年都在增加,就表示经济在成长。假定货币是稳定的,那么计算出来的值,就是这个国家实质的产能。

台湾以前每年经济成长率大约是百分之十左右;累积了二十年,大约成长了百分之四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要多用掉三倍的东西,因此就必须努力消费。如果产品卖不掉,没有人用,那么经济成长率就会降下来。

刚开始,因为物资不充裕,所以生产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但到后来,大量生产的结果,各类产品充斥,远远超过生活所需。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呢?为了维持经济持续地成长,只有鼓励大家多消费一途。因此美国那个社会一直在鼓励消费,大家也拼命消费。因为多消费,经济才能成长、繁荣;大家都不消费,经济马上衰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过度消费了!

事实上,世界人口总数就只这么多,在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及生产力拼命扩充之下,产量就越来越大,新发明创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但是需要量的增加却远跟不上生产的速度,于是问题就来了。一再鼓励消费的结果是产品一用即丢,然后再买新的。企业也一直变更产品的款式,以创造流行,好让东西不必用到坏,就有理由换新。

可是花了那么多人的心血所制造的产品一丢弃,就成了什么——成了没有价值的垃圾!原来消费的结果,最后只是在制造垃圾!这样的消费有没有意义?人类生活的目的难道只是为了替企业消费产品,然后做个有效率的垃圾制造者吗?那么人生所为何来?这样的经济繁荣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除了过度消费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是: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许多产业都投资过度,譬如半导体业,台湾的市场就只那么大,可是新的投资者不断加入,原有的投资者也不断扩充,产能早就过剩,然而还是有人要继续投资进来,就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亚洲金融风暴之所以发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企业拼命扩充,以致产能过剩。其中产能扩充最多的是韩国,这回韩国经济受到这么大的灾难,出乎世人意料之外,就是导因于此。他们是借外债来发展大型企业,扩充产能,其实大型企业并不赚钱。据报导,他们的外债超过两千亿美金,到底是多少?连金大中都不敢讲。

就算两千亿好了,两千亿的外债要付多少利息?以百分之五来算,一年要一百亿。他们这个国家,有办法一年赚一百亿美金吗?赚不到。韩国努力发展经济的结果是什么?是使整个南韩人民变成外债的奴隶!尤其现在经济衰退下来,他们的产品更卖不掉,更没有利润,债务更还不完。虽然赚不到钱,可是利息还是得付——韩国这样发展经济正确吗?还好台湾没有借太多外债,这个问题就小多了。

我们再回来检讨自己。就日常生活所需而言,我吃了很多不需要吃的食物,衣服也太多。我是很节俭的人,都已经太多了,更何况其他不节俭的人!我们的眼睛、头脑都已过度使用。人变成为消费而活!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只是在不断制造垃圾而已!

不只我这样检讨,很多人已开始反省这个问题了。譬如说,日本有清贫经济思想,清贫生活是他们的理想;今年美国耶诞节消费下降许多,大家不太肯去买东西。这个趋势已经有了,是很自然产生的,因为许多人被过度消费弄烦了。

像有些人就觉得目前电脑的功能已经够用了,无论版本再如何更新、增加什么功能,也不予理会,因为那些新增的功能对他不会有什么影响;即便有影响,也相当微小。而且更新后,还得再花精神去学那套用法,实在很累!

前两天儿子送我一个大哥大,功能多到看不懂,要学会还得花不少精神。我现在只会用那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不愿为了一点点方便,花那么多精神。像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不断更新版本的作法,搞得全世界都受不了。以后不管它再怎么进步,很多人都不会理睬,除非它更便宜。

企业不断更新产品,制造流行,来引诱人。消费者看到所谓尖端的、新潮的、流行的产品,深怕自己落伍了,立刻就买了;但这样做多了,大家也疲了。在消费者疲厌的心态下,世界经济的成长会发生变化。企业如果不警觉,还拼命扩充,拼命推出尖端的新产品,必会走上失败之路。原本这样做会发财,但是现在趋势改变了,这样做就会失败。有几个企业失败以后,大家才会看到问题。

事实上,不得不改变,因为地球的资源已经被过度使用;河川、海洋、土地,被工业过度污染;垃圾的产量过大,地球已经快没有地方放那么多垃圾了!这使得地球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了一个大洞。

这些都在告诉人们:地球已经承受不了了!像今年的天气,大家都觉得不冷。美国也不冷,该下雪的地方没下,地球真的变暖了。这一变暖,问题就严重了,全球的气候都会改变。人类已经破坏了周遭的环境,弄得自己无法生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制是势在必行!如果不限制,人类的生命会受到威胁。环境一旦被破坏以后,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最近在看行销方面的书,其中有本书提到:人为什么要去消费产品和服务?真正的动机是什么?真正的动机是满足心灵的感觉,而不是消费物质。

书上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卖电脑的广告,整个广告中没有突显所要卖的电脑,而是在讲有个人因为用了电脑,工作很快就完成,所以很早下班,轻轻松松地回家休闲。因为电脑可以替我们处理一些繁杂的资料,所以买电脑的人原本希望自己的休闲时间能多一点——这是买电脑的原始动机。可是后来却忘记了,电脑反而把自己弄得更累,不得休息。

这次我到美国,有位接待我的朋友是从事电脑工作的。他是某公司电脑部门的负责人,为公司设计了一套非常完善的internet售货系统,可以让产品在网路上二十四小时销售;顾客有任何问题,只要在系统上查询即可,所以不需要请任何员工。

不过因为这个系统是他创造出来的,很多技术很尖端;而且任何系统在开始使用以后,需要依实际顾客使用情况做调整、改进,因此他还需要照顾、维护这个系统,结果他变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得工作!

平日他可以不到办公室上班,但是大哥大一直跟着,逃都逃不了,随时都会有问题要他解决,弄得他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以前他到了办公室,才是工作时间;离开办公室,时间就是自己的。现在随时随地都会有问题追过来。原本上班时间只有八小时,现在则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得工作。

人真是愚蠢可怜,把原始的愿望遗忘了。本来为了节省时间、精力,结果更忙碌!人生弄成这样,自忙忙人,大家一起忙!忙什么?忙着制造垃圾!全世界的人都在努力做这些事,这就叫做经济发展?这就是富裕?

贫穷的国家也拼命朝这个方向学习,学制造垃圾,深怕自己赶不上!其实我们在消费产品的时候,也在消费自己!这样实在很累!像我每天吃那么多食物,肠胃变得好累;看那么多电视,眼睛折磨得好累;思考很多问题,读很多书,头脑也不得休息——我们都在过度消费自己!这就叫做繁荣?叫做富裕?

人类真是到了需要好好彻底检讨的时候了!清贫而有品质的生活才能把尊严找回来,否则只会做富国的奴才。

譬如说,现在有很多小孩,如果父母没有钱买玩具,他就会自卑。大人也是,看到别人可以买很多东西,穿名牌的衣服,戴名贵的手表,吃山珍海味,常常搭飞机出国旅行,就羡慕得不得了,开始自卑,觉得自己很差——其实,那是做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奴才。我们若能把清贫的思想、清净的生活找回来,把真正的自己找回来,人才有自尊。此时,就不会羡慕别人挥霍浪费、乱买东西的生活方式,也就不会做奴才。

其实资本主义,知道大家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引诱大家上当。像韩国因为羡慕,所以努力发展经济,实际上只是替资本主义做奴工而已!他们拼死拼活,生产出来的产品便宜地卖到外国,给外国人享用,还欠上一大笔债,这是什么缘故?因为羡慕,才会上当;如果不羡慕,何致于此?

像有些国家的人民,看到外国有钱大爷来的时候,什么都肯出卖,把青春、美貌和尊严都贱卖,为的就是去学制造垃圾!大家都认为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其实它在领导什么?领导全球人类做消费的奴才!好来坞制作许多影片做什么?就是在引诱大家上当!因为大家爱看嘛!如果不爱看,那些片子怎么会有吸引力?已经上钩了,何能自主?只有去做资本主义的奴才了!

同时,这些国家也上了另一个当,就是以经济成长率来界定「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也就是采用了西方价值观的计算法。一旦相信西方的计算法,就掉进西方价值观的圈套。现在国防已经自主了,但在文化、在财富观念以及经济思想上,仍都不知道要自主。其他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也都不能自主。

这回我看韩国最惨。韩国给人的感觉,好像再怎么样,也不该落到跟泰国一样,可是结果却是如此。原因是以前大家都不知道韩国背负的外债这么重,这种经济发展,真是上了大当。

如果有一点警觉,知道反省,我们可以发展一套清贫的生活方式,让世人活得更愉快、更舒服。因为目前这种消费方式,只让肉体消费,并没有进入精神领域,更没有进入与我们内在清净心相应的部份。我们的清净心也要生活,它有它的标准,有它的需要。然而现在清净心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被忽视,但是清净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啊!如今它却彻彻底底地被世人遗忘了,大家只忙着照顾这个身体的需要!

所以西方的经济体系是有问题的,对真正的人是不好的。我们应该要让自己清净的心,也就是真正的自己得到满足,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啊!才是个有价值的人生!我们应该创造出可以帮助我们满足清净心的经济环境,这样的经济体系才有意义。

这方面,全世界还没有人做,任何一个国家开始做,就会领先。当我们在这方面做出成果、有了成绩、成为榜样了,别人就会来学。这时候情势才会扭转,否则想扭转是不可能的。

西方目前那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由贪心和肉体欲望所主导,而不是以清净心来主导。如果想要从他们那边改变,是改变不了的。真要改变,就要扭转过来,让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在满足每个人的清净心。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对人有益的——对「真我」有益,至于身体这个「假我」就属次要了。西方现有的经济方式是对「假我」有益,对「真我」不利。

事实上,从根本上来改变经济,也是我希望发展合乎佛法的工商文化的动机。以前我只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的贪心,所以我就提倡以「贡献主义」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方式还是妥协的,今天讲的这个经济思想不是妥协的,而是从根本上改变。

我们可以说,西方现在的经济思想,是从自私欲望的角度架构而成的;而我目前提出的这个想法,则是以清净心为主来构思的。当然我这套思想并不是要让欲望不得满足,而是只满足生存上的基本需要。超过生存的需要,都是浪费;但满足清净心的部份,则多多益善。

以上是我最近思考的事情,不知道在这方面大家有没有什么感想,可以激发出更开阔、更重要的观点?

冯先生: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从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到现在,韩国是最惨的。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国家破产也可以买的话,韩国现在大概可以被买下来了。

就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师父刚才提到的几个面,可知现在世界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思考点是「成长」,当然企业也在谈成长。行销学中谈到企业要成长,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一、顾客的基础群;二、顾客购买频次;三、每个产品的价格。

顾客基础群的增加并不是很容易的,譬如台湾原先每年增加十几、二十万人口,顾客群是逐年在增加;但近年来婴儿出生率降低,顾客群又在减少。想要提升价格,在自由市场竞争下,也不容易。所以大部份企业的发展都在走「增加消费的频次」,因此都在赶流行,努力更新换代,让好的产品变旧,引诱消费者去购买新的。

顺着这样的思路去做,结果就是鼓励消费。

这个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过去从台湾、日本、到东南亚,总共约有四、五亿人口,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消费群在欧美,大约六亿人口。现在又加上中国大陆十二亿人口,和墨西哥、南美洲各国,印度也逐渐在发展,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五、六亿人口——这么多人在生产,还是供欧美那六亿人口消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危机,那就是:生产过剩,过度投资。这个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像我七月份到马来西亚,观察到他们经济之所以会出问题,也是过度投资之故。大陆现在很困难的地方,也是缘自过度投资。我在上海时,有人讲:上海办公大楼的面积,现在约有两千万平方米,大概够上海未来五十年的需要。

未来五十年所要用的房子,在过去五、六年内全部盖完了!所以中共从九三年到九六年,一直在做宏观调控,一直压缩投资。大陆在每个层面都过度投资,像上海隔壁的苏州,人口才七十万,百货公司却比台北市还多!过度投资的问题,基本思考点是为了要让经济成长,大家觉得那个数字在成长,就表示人民生活有改善,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梁居士:

我补充一个例子。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以前一个店面都难求。近来大兴土木,盖了很多购物中心、大卖场,全是大楼,都在郊区,也都有停车场。但店全开起来以后,才发现顾客人数还是只有那么多。如此一来,东西要怎么卖呢?生意怎么做呢?情形也一样。

冯先生:

相同的问题上海还有个例子。

我印象很深刻,上海的百货公司,从九四年十二月开始打折,到现在九八年初,连续三年,都没停过。台湾还有分季、换季时才有折扣。他们连续三年都在打折,就是因为东西太多了,而顾客人数则是固定的,所以只好一直削价竞争。这些例子呈现出来的图像,非常清楚,就是师父所点出来的——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我个人的想法是现在大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以趋势有部份变化。像大家开始重视环保、订定环保公约去抑制消费、让垃圾减量,这些观念会慢慢普及。可以看见未来消费的型态会慢慢改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渐渐懂得去选择那些对改善生活真正有帮助的产品,这类声音慢慢地可以感受到。

可是我觉得还有个部份无法解决,那就是「经济成长的迷思」。经济成长的数字,以台湾为例,国民平均所得要到一万五千美金左右,才能进入已开发国家。用这样的思考模式,会使许多基本经济面无法改善。

从整个世界来看,刚才提到新开发的二十五、六亿人口会逐渐增加,包括非洲也在开发。每个开发中国家都在走这条相同的路。我的朋友也说,希望中国大陆不要衰退,能续继成长,增加消费人口;否则全世界三十几亿人口,只供那五、六亿人口消费,那世界经济真会大崩溃。以上是我对整个经济环境的一些思考,谢谢!

萧先生:

我觉得师父今天讲的这件事情蛮重要的。

不错,我们在短短四、五十年内,经历了过去食、衣、住、行的匮乏,到现在的物资过剩,最后变成欧美的奴仆,这种经济发展已经过了头。「经济」有人说是「做生意」,而「生意」的「生」表示生活,也就是维持生活。可是现在已经超过了,人要活已经不成问题。

所以我想当前的经济状况必须做根本上的改变——人类生活应该回归基本面,也就是真的改善人的生活,包括身体的以及清净心的部份。所以我觉得师父今天所谈,由「改善生活面」来对经济重新定义,非常重要。虽然我现在想不出怎么做,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是一个新方向。

黄先生:

我觉得要解这个问题,如果从经济这个层面来看,目前已被西方思想带到错误的途径,要扭转显然很不容易。师父也提到创立某家公司就是要创造一个合乎佛法的工商文化,从基本面来扭转——这些都还是从工商文化、从经济面下手。

而我个人的看法是从心灵下手,才是最根本的。如果圆觉宗能影响世人的心,这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也就是说世人如果能在心灵上找回「真正的自己」,就会发觉世间这些经济活动,其实是次要的。他可以自主、明白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不会被花花世界弄得神晕目眩而迷失人生的方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梁居士:

这家公司是辅助我扭转这个情势的一个着力点。没有它,我对经济无法了解这么深刻;借着它的经验,使得我能做更深入、更全面地思考。看起来它只是个小点,但是对我来说,这一小点是所有经济相关资讯的来源。

我要了解经济,就必须插一根针进去探测。它等于是我插在经济中的一根探测针,透过这根针,我才知道:全球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当前金融问题出在哪里?以前我只能看到西方经济是由贪欲产生的,我以为用「贡献主义」就可以把它化解。但是现在透过它,我看到根本问题是一个经济上的迷思:那个计算成长率的规则把它限制死了。

以前没有人去检讨经济的定义,譬如什么叫成长?什么叫富裕?什么叫进步?事实上,现在已经有检讨的声音出来了,因为出了大问题。韩国会变成现在这个惨况,就是因为这套理论有问题。

像我前几个月,对大量的资讯开始感到疲厌,报纸不订了,电视也懒得看了,因为既伤眼又伤神。有个大哥大,原以为会带来什么便利,结果却是那么烦人。开车的人一定也有相同的感觉,有部汽车也是很烦的,要洗、要保养,还得自己费精神去开,去找停车位。我一直有这个警觉,所以到现在还不会开车。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享用产品,去玩它,其实是那个产品在玩我们。例如我们以为在玩车,其实是车在玩我们——这些现代科技的产品,剥夺了所有我们可以静下来回归心灵的时间。

我这次去美国,看到许多小孩成天沉迷在电视前玩电动,一天到晚咚咚咚地吵不停,屋里没有半刻安静,人也没有片刻安宁,整个陷在现代科技制造的噪音里!当时我心想:「难道人类的未来就是如此?」我认为到后来,每个人都会厌烦的。

就像戴珠宝在身上,戴多了,叮叮咚咚挂得满身都是,不烦吗?人一觉得烦了以后,这个趋势就要变。目前趋势虽然已经开始变了,但是只变了一点点,因为根本的地方没有动到。而我今天讲的就在动它的根本。我把问题的根本所在暴露出来,让大家共同来思考,这样就有可能在根上作调整。

一般人看不到根本问题,只是厌烦了,而有一些反应。例如不想再消费那么多、吃那么多,想多安静一会儿。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总裁比尔·盖兹(Bill Gates)回到家中,只是点根蜡烛,静静地坐着,这是他最大的享受。可见人到最后还是会返璞归真的,因为人心深处天生就需要安宁平静。美国人很喜欢蜡烛,他们喜欢那个气氛,其实这就表示他们内心很需要宁静,因为现代的生活太科技化、太烦人了!

某先生:

您今天提出来的理念非常好,让大家重新看清楚:在世间,我们应该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哪里?生活应该如何安排?人生的目标在哪里?我最近正好在思考一些问题,因此想请教您,我们到底要不要做理财规划?

梁居士:

我今天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你现在所看的那些理财的书,都是由目前经济体制所延伸出来的想法;而我今天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把这个体制修正。将来一定也会有我们自己的理财方式,只是它一定和现在的不一样。

某先生:

但是目前的经济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去适应呢?有孩子的年轻父母要如何为下一代准备教育费用?有一天他们也会老,又要怎么去为晚年的生活费预作规划?大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

梁居士:

要如何做,这得靠大家去想。

我今天提出来的观念可以帮助大家做这方面的思考,我点出来这个「返璞归真」的趋势已经形成了。如果还用扩张的方式去投资,借债发展经济或开设公司,就会出问题。要知道产品市场日渐缩小!

至于个人该怎么做呢?这很容易,就是:去除和生存无关的、不需要的消费,给自己心灵一些休息和成长的空间。有些事情是要自己去想的,否则就要倒楣。一旦吃了苦,人就会反省。

我今天点出的事情,只是要帮助大家去想,并不打算给答案。我不愿意把什么都想好,像给个锦囊妙计一般,大家只要照着一步步去做就好。我只是点出一个趋势,并且把根本问题突显出来;剩下的,大家要自己思考,不能完全依赖我。好,早上就到这里。

——张民文、胡祖樱居士整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法与人类文化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工商时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十二因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医事人员如何学佛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我们的未来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探究真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