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吴甘霖老师: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三


   日期:2020/12/12 17: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三)

吴甘霖

经过这么多年做培训的经验,我觉得团队要建设得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能实现更好的自我。”从禅宗的智慧中,就可以获得团队建设的许多关键:

(一)在理念上,要重视“布施”、“无我”,要从“觉悟人生”发展到“奉献人生”;

(二)在组织上,要重视“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正如《华严经》云:“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

(三)在行为上,要重视守戒。因为人人“守戒”就会“丛林无事”。

这是我要重点坦述的一点。在百丈禅师的《禅门日诵》中,就提到“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怎么才能保证“丛林无事”呢,关键在于人人守戒。“丛林无事”就是僧众都遵照制度,各安其事,这样心中就没有烦恼。与此同时,大家就会相安无事,这就是丛林兴盛的表现。

所以最高超的管理者,非常重视自我约束,通过自律而律人。

1964年,日本战败后,松下公司面临极大的困境。为了渡过难关,松下幸之助要求全体员工振作精神,不迟到,不请假。

然而不久,松下本人却迟到了10分钟,原因是他的司机疏忽大意,晚接了他10分钟。他认为必须严厉处理此事。

首先他以不忠于职守为理由,给司机减薪处分。其直接主管、间接主管,也因监督不力受到处分,为此共处分了8个人。松下认为对此事负最后责任的,是作为最高领导的社长——他自己。于是他对自己实行了最重的处罚,退还了全月的薪金。仅仅10分钟迟到,就处理这么多人,连自己也不放过,此事深刻地教育了松下公司的员工,在日本企业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管理者要树立威信,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想团队的纪律严格,就必须先对自己严格。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问:纪律和禅不是冲突的吗?僧家讲自由自在,怎么还会有纪律?这样不就不自在了?

其实,恰恰相反,僧团是最讲纪律的团队,因为戒律是给你自由而非限制自由的,僧人的自由自在恰恰因为戒律的存在。’对于禅宗更是如此。正如着名居土贾题韬所指出,人们对禅宗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它落于空。但实际上真正的禅宗恰恰讲究在一个念头上自主,所以是最讲究戒律的。

戒律是人心的地图。在管理中,也是需要人人都要自己遵守“戒律”,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好的团队。

四、在人性中认识佛性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人人都可成佛”。

禅宗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佛法,犹如觅兔角。”

这告诉我们:佛法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世间、在普通的人性中体现。

而印顺法师则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这又进一步告诉我们:佛也来自于人。所以,人性中有佛性,但是这个佛性要我们在世间历炼修悟,才能圆证。

人人都有佛性。佛性往往在人性中体现。

这种人性中的佛性,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修炼,在困境中萃取,在善待他人中升华,在单纯的心灵中开发。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除了要开发自己这种佛性,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满力量,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同时还要善于把握人性中的佛性,发掘员工的积极面和光明面。

在佛教的概念中,没有善人和恶人之分,佛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很凶恶,就不去度他,因为在佛眼里,心是可以转变的,无论多坏的人,都有佛性的一面。

而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也没有绝对的好员工和坏员工之分,关键在于怎么引导和发掘。如果能够挖掘出员工人性光明的一面,那么佛性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金子”可以变为“钻石”,“庸才”可以变为“能才”,“烂苹果”能够成为“金苹果”。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中的管理者是如何引导出员工的“佛性”的。

着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有一个叫陈世龙的手下,此人外号“小和尚”,曾经是一个整日混迹于街头、吃喝嫖赌样样都精的小混混。但就是这样一个外人看来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人,偏偏被胡雪岩打造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胡雪岩发现陈世龙身上尽管有不少恶习,但也有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优点:首先,他非常机敏,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一点不怯场,而且十分得体;其次,他非常坦诚,从不做吃里扒外的事情;另外,他非常讲信用重义气,说过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胡雪岩充分利用了陈世龙既灵活又得体,而且重承诺、不失本分这些优点,大胆地用他去跑生意、打通各种关系,结果成为了自己非常得力的助手。

人性中的佛性往往是不明显的,它需要一个有智慧的管理者,把深藏的佛性开发出来。

正如明海方丈所指出:

“发现人性中的佛性,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当我们能够超越工作,超越各种困难,就会促成人性上的成熟,增加内在的财富,使我们的洞察力更加敏锐,更能明白自己的位置。”

所以,帮助员工开发出佛性,也是对管理者自己的一个提升。无论是引导,是劝诫,是当头棒喝还是慈悲、宽容、智慧的管理者都会像一个禅师,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员工,都要看到人性中蕴含的佛性,而且将它发掘出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