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吴甘霖老师: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五


   日期:2020/12/12 2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五)

吴甘霖

从“生活在别处”到“活在当下”

净慧大师有句名言:“成功的秘诀就是不要放弃每一个当下。既然迷惑是在当下,解除迷惑的方法——禅,也在当下。”

我们很多管理者喜欢放眼未来,忽略当下。可是,在大德高僧看来,成就我们的,恰恰是我们毫不关注的当下。因此,要想将禅和管理结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生活在别处”,回归至“活在当下”。

2006年3月末,我在杭州讲了一次课。课程结束之后,那家培训机构组织大家一起去西湖游玩。当时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景色十分宜人。没想到:才发现那些走出课堂的企业家们,正三五成群地谈论生意,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眉头紧锁。

恐怕走出西湖时,你问他们:“西湖水是什么颜色的?”他们也未必答得上来。

我信步向前走着,无意中听到一位企业家感叹道:

“游西湖难得一次,谈生意什么时候都可以,这些人啊,怎么不懂得生活?”

我这时环顾四周,见只有那位发出感叹的企业家在认真欣赏着西湖美景。后来,我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位懂得欣赏风景的企业家,是所有学员里将企业做得最成功的人。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他说:“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永远不要生活在别处。只有你生活在当下,你才能对当前的环境做全面的理解和了解,才能把握好面前的机会、躲避面前的陷阱与危机!”

正如临济义玄禅师所言:“随处做主,立处皆真。”当你生活在别处,你就很容易与失误和错误相伴。当你生活在当下,你就会更好地拥有成功!

在每一个念头上做主

佛语有云:“一念之间三千世界”,而这个三千世界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善念恶念,都在你的掌握间。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非常最要,一个小的善念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小的恶念同样可以毁掉一个大企业。

所以,学禅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能够在每一个念头上做主。种下一个善念,就会成就一段善缘,得到一个善果。相反,一念之差,就可能葬送事业。

“八佰伴”曾经是日本非常有名的百货公司,可是这样一个企业却在顷刻之间就不复存在了。

这源于公司董事长和田一夫的一念之差。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关注中国市场,为了做好这个市场,他将日本公司社长的职位交由弟弟和田昌晃担任。

但就在他一心在亚太市场开疆破土时,八佰伴的日本母公司却出现了危机:公司第一次出现了财政赤字。当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震惊,他意识到:

日本八佰伴是八佰伴集团的核心,如果日本总公司出事,八佰伴集团就不可能幸存!为了平息这场灾难,他想到了更换社长,因为只有更换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才能扭转这个局面!,才能保住八佰伴内部的稳定。就在这时,和田昌晃专门坐飞机赶来,恳求哥哥再让他干一年。

看到弟弟诚恳的眼光,想到弟弟多年的努力,和田一夫心一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答应了弟弟的请求。同时他又想:

既然弟弟都有拼一拼的想法,为什么多年都争第一的我要放弃扩张呢?

于是,他将自己所有的个人财产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继续进行在亚洲的扩张计划。第二年,日本八佰伴出现了盈利。正当和田一夫感到庆幸时,紧接着传来了八佰伴的财政丑闻。原来盈利只是和田昌晃“粉饰太平”的结果,其实公司依然在赔钱。

这一丑闻被揭露后,日本舆论哗然,和田昌晃锒铛入狱,紧接着八佰伴破产,抵押了个人财产的和田一夫也变得一贫如洗。

事后,和田一夫感叹道:

“如果早一点更换社长,八佰伴就不会落到破产的地步。”

“如果我能够听从银行的建议,更不会如此。”

“如果早一点就好了”,“如果按我开始的想法就好了”,很多管理者在失败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但世界上没有一种后悔药,可以医治“一念之差”。

作为管理者,肩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有时候还是整个企业的命运,一起心,一动念,往往事关企业的发展。如果不能对每一个念头做主,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解脱和超越中不断成长

2005年春节,我与一些管理者在柏林禅寺禅修。其中一名管理者讲述了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前不久,他们单位一位高级管理者跳湖自杀了!

自杀的这位管理者,在别人眼里是非常优秀的,他学历很高,很有才干,家庭也很美满。可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来功成名就的人,却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这件事,明海方丈有一段精彩的评述:

“之所以痛苦,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只因为他心里面有一个结,甚至是个死结。”

我不禁问:“人为什么有这个结甚至是死结呢?”

明海方丈的回答是:

“只因他对某些问题太在乎。”

于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很深的感悟:

“在你最在乎的地方,有着你最大的结。”

太在乎就是太执着,执着之毒甚于癌,学佛学禅就是要破执着。

对于执着,我在参禅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深刻的感悟:

平常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拿得起,放得下”。而我却突然感觉:人生其实应该是“放得下,拿得起”。而且,只有彻底放得下,才会完全拿得起!

只有把自己放下,才能摆脱所有的执着,才能拿得起更多的东西,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解脱成见才有创造!解脱占有才有自由!解脱小我才有大我!时刻归零才能时刻超越!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更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