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吴汝钧教授: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 自序


   日期:2020/12/27 2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

自序
 
  在中国佛学中,一般都认为天台宗典籍难读,义理丰富,系统庞大,难见际涯。特别是创教者智头(智者大师)的哲学,更是概念繁复,几乎涉及全体佛教三藏十二部的问题,如汪洋大海,难以凑泊。日本学者对智头的教学与实践,唯有赞叹而已。他们多只是集中一个面相或问题,来研究智头。例如,安藤俊雄注意性具问题,玉城康四郎重视心的问题,关口真大、大野荣人强调止观问题,新由雅章则著重实相问题。佐藤哲英的面比较广,他对智头的著作作过全面而深刻的探讨。日本学者研究智头的阵容可算盛大。在英语界,留意智顗的哲学的人,寥寥可数。较早期的汉维兹(L.Hurvitz),只留意智顗的历史生平而已,近年史旺逊(P.Swanson)则着重智顗的三谛三观的所谓三体结构(Threefold Pattern),道纳( N.Donner)与史提芬逊 (D.B.Stevenson)研究《摩诃止观》的止观思想,史旺逊也正在把《摩诃止观》翻译为英语。我自己则留意智顗的佛性或中道佛性的问题。 
  大体来说,国际方面对智顗思想的研究,很受日本学风的影响。日本人研究智顗,很著重他的三体结构,如三谛、三智、三观、三因佛性、三轨、三德等等,认为这是智顗思想的特色。史旺逊便对这点有很强烈的意识。他们可以说是特别受到佐藤哲英的影响。佐藤哲英强调三谛三观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智顗晚年的成熟思想,并常以这种思想的成熟度,来决定智顗的著作是在哪一时期成立的。我自己的《天台佛学与早期中观学》(Tient'ai buddhysm and Early Madhyamika)则把重点放在智顗的佛性或中道佛性一概念上。我以为,佛性是概念的阐发,三谛、三观等的三体结构则是实践的方法。在逻辑上与理论上,概念应是先于方法的,应是较方法更为根本的。我们需以概念来解释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来解释概念。就智顗的情况来说,佛性或中道佛性是他的实相观,三谛三观则涉及实践这实相的方法。故我们研究智顗的系统,应以佛性为主,三谛三观为辅。这种看法,在西方学界颇引起一些反应;我明白这种反应的思想背景,特别是受到日本学风影响的一面,故也不以为意。
  这本《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是我研究智顗哲学的第二本著作,由三篇长文合成,分别探讨智顗的前期、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时期和《维摩经》疏时期的心灵哲学。所谓心灵哲学是对于心灵问题作哲学的处理,这是智顗哲学的丰富内容中的重要主题;特别是关连到实践方面,心的问题更形重要,因为一切实践问题都要由心做起。
  根据传统的说法,智顗有很庞大的著作林。实际上,其中有很多著作不是他写的,或不能代表他的思想,它们只是伪詑,或出自他的门人手笔,如《观音玄义》、《四念处》之属。在这点上,我们曾尽量参考佐藤哲英的研究,他在确定智顗著作的真伪问题上,下了很深厚的功夫,并广泛地了解智顗的生平与阅读他的著作。他的研究应该是正确可靠的。
  在了解智顗的义理特别是心的问题上,我们亦曾广泛地参考过多个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此中包括安藤俊雄、关口真大、佐藤哲英、玉城康四郎、田村芳郎、日比宣正、新田雅章等。其中的玉城康四郎的见解,较有哲学意味,也具启发性。另外,我也曾深入地阅读我国新儒家学者唐君毅、牟宗三的有关著作,吸收它们有益的养分。严格来说,智顗的哲学,并没有很多人认真研究过,特别是讨论心灵问题方面。故很多见解,都是自己小心耕耘的结果。即使是很多人都留意的热门问题,如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之类,他们的研究,也不见得都有根据,都很正确。故还是要自己重新研究,梳理出合理的诠释。在这方面成绩如何,还得就正于高明了。
  平心而论,就综合思辩能力的表现与哲学系统的建构而言,智顗的成就都是空的,内里不乏有智慧的洞见与对传统印度佛教的创造性的诠释。他堪称是我国古代思想界的一流人物,即使把他放在世界哲学之中,他仍是第一流的大师。我们对于他的思想应该有多一些的研究。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多,也希望能补我们对智顗研究的不足。
  在本书折文字中,〈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的心灵哲学〉的部分文字(特别是有关一念三千问题方面的)曾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在台北举行的天台宗的历史与思想学术研究会上口头发表,全篇文字又在《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刊载。而这篇论文收入于本书中之前,我又修改与补充一过,那主要是广泛地与深入地参考了日本方面的学者的研究而作的修改与补充,敬祈读者垂注。

吴汝钧

 

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目录

一、智顗的前期著作与思想
二、心的净妄问题与能造诸法义
三、四种心
四、心的虚幻性格
五、修心问题
六、观心问题
七、关于三观
八、《小止观》的三观思想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目录

一、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
二、心的正面功能
三、明与无明当体一如
四、妄心具足诸法
五、净心具足诸法
六、一心三观:以心为被观
七、一心三观:以心来观法

《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目录

一、《维摩经》疏代表智顗最晚期的思想
二、清净心体与凡心即法性
三、心的具足义
四、一心三观
五、三种三观
六、一心三观的求赎义
七、三观与四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吴汝钧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吴汝钧教授)  

 吴汝钧教授:法界 

 吴汝钧教授:龙树之论空假中 

 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 

 吴汝钧教授:临济禅 

 吴汝钧教授:佛教哲学与京都学派: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七、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六、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五、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四、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三、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二、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