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刘先和居士: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


   日期:2021/7/26 14: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
 
◎刘先和
 
为甚么要学佛?学佛有甚么利益?笔者接触佛学二十年来几乎常常有人问及这个问题。回答为甚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为甚么呢?因为这里有一个缘的关系,世上的事凡涉及到缘,用语言和文字是无法准确表述的。就像我们平常说到一个人的命运一样,很难说得清、道得明。为甚么要学佛,这其中就有生命过去的因缘,也有今生的际遇,要准确回答就很困难。但若是非得要回答这个问题,认真梳理一下,多多少少还是可理出一点头绪出来。
 
人生在世,无论处于甚么环境,具有甚么条件,都有一定的人生追求,这是人的基本生存欲望和支撑点,也可以说是欲界生命的一个特点。人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有许多对生命的疑虑需要去思考,诸如生命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以及为甚么人要生老病死,为甚么人有富有贫,有美有丑,有善有恶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答。而世间的一切其他学问都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唯有佛学能解答人们心中的这些疑团,这是因为佛学本就是因研究生命而诞生的。这或许就是那些真正学佛人接触佛学的一大因缘,因为真正的学佛人几乎都是爱思考生命的人。
 
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真正学佛人的概念,这是指那些学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透彻佛法,是为了亲身体证佛法,由此透视生命的奥秘,解决生命现象中诸多困惑,成为一个自由的生命,成为生命的真正主人的人。至于那些仅仅以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人,祇是参加一般宗教活动的人,或者是将佛学作为学术研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研究的学问人,都不在此列。
 
对于成为自由的生命和做生命的主人之说,有人会因此发问,我们本身就活得自自在在的,并没有受甚么束缚,我们自己不就是生命的主人吗!这话粗听起来好像挺在理,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思一思。我们活在世上的人,有几个是自在的,有几个是自由的。我们的心身不是被这个欲望牵引,就是被那个念想制约,在人们的心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荣誉观,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奋斗目标、人生理想。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心里时常翻滚,兴风作浪,一刻也不让人们停息,这在当前社会中尤为突出。如今社会上许多人不是整天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明星梦、发财梦、成名梦吗。如今诸多人不是普遍都感觉特别累吗,压力特别大吗。尽管这与时代节奏快有关,但根本的累还是累在自己的心,是心累,为甚么,心负担太重,放不下的东西太多太多,想要索取的东西太多太多。攀比、贪婪、瞋怪等等心理越来越重。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人的感官与心灵的冲击都越来越大,稍稍不注意,不留神,在这种所谓的时尚浪潮冲击下,人就会成为时尚风潮的奴隶,就会促使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人的价值,越来越膨胀人们的私欲,使人生活在一种十分不安宁,心神不定的环境之中。如今社会上诸多人不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吗,他们受世间物欲和所谓时尚的精神现象所牵引、所左右,这是十分可悲的。还有,我们真能作生命的主吗?在生、老、病、死面前能作主吗?在自己的命运面前能作主吗?显然不能。那么谁在作生命的主?此问题祇有佛学可以作解答。用句眼下通俗的话说,生命中的我实质上祇不过是生命的一个奴隶,按当今时兴的话说,祇是一个打工者,而真正学佛人就是不愿当奴隶,要当生命的主人,不愿当一个打工者,想当生命的老板,想有一个自由的生命。想要自由,想当老板,必然要有付出,从这个角度上讲,学佛也可以讲是自找苦吃,因为祇有吃得大苦,才可能当得上老板。
 
那么学佛有甚么利益呢?笔者以为学佛是肯定有利益的,不然,谁会去学佛。而且学佛利益之大,无数无量,无法言语。笔者以为,最大的利益就是了脱生死。对此会有诸多人不信,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谁也免不了。连佛祖释迦牟尼都要死,一切高僧大德也要死,更何况一般的学佛人。表面看这似乎在理,其实不然。为了正确认识了脱生死,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一是了脱生死不是免去肉体的死亡。生死是生命的基本规律,既有生,便有死,任何人不可避免。学佛的人也一样,有生便有死。佛学所说的了脱生死,是生死上的自由,是一种修持所得的大觉悟。即一个已了脱生死的人,已不再受生死的束缚,在生死面前已是一个自由人。或者可以说,生非「我」生,死非「我」死。这里的「我」,不是我们意识中的我,而是生命的本体、本性。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对于虽然是学佛,但没有修持的人来说,也是不可思议之事。人是有生有死的,为甚么又可以了脱生死呢?因为佛学告诉了我们生死的真相,即生是虚妄,死也是虚妄。生死都是相,而《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经还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该经也还告诉我们,「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既是一合相,即是因缘所致,缘聚而有,缘散而无。一切生是相生,一切死是相死,生命的本体并无生死。这恰如一对黄金耳环改打成项链,耳环相死,项链相生,但黄金并未有生有死。当修持者外离诸境,心内不乱,识自本性时,已是了知生命之本性,此时当知生死不过是虚妄之相而已,当下便了脱生死之相的束缚。这般境地非言语可表述,非道理可思议,祇有亲身修持,才会有其体验。
 
二是了脱生死目的不是为度过死这一关。学佛人了脱生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识得生命的真相、实体,以此做一个有大智大慧的人,一个有大觉悟人,一个不再受世缘所牵的自由人,而并非祇是为了度过死这一关。如果一个活着的人,一生都祇是在为度过死这一关在作准备,那么生的意义岂不全为了死,这肯定为人们所不能接受,佛学不是愚昧之学,而是智慧之学。一生学佛若是祇是为了度过「死」这一关,那对于众多人来说,「了脱生死」全然没有甚么实质意义。因此,说「了脱生死」,不是为「了脱死」。若是祇为「了脱死」,何必又要有个「生」字。佛学所说的了脱生死,「生」不是为了陪衬「死」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生」字的含义比「死」字的含义还重。其实「了脱生死」之意,重在生,是为了活,为了活得自在,为了活得自由。用现代时尚的话来说,是为了活得洒脱。其实认真说,佛学最大的意义是告诉人们如何「生」,如何「生」得有意义,如何「生」得有价值,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期生命。有的人对学佛修持不理解,这中间也包含一些学佛的人,由于对佛学理义不甚通达,不将学佛的最大利益放在当世修持之上,以为学佛是为了自己来世有一个好报,今生学佛都是为了来生来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有一个好的来生来世。还由于如今佛教界报导往生的事例较多,有的学佛人就将学佛的一切目的都放在往生之上。这些事的本身并无甚么过错,但给社会上诸多人造成一些对于学佛的误知误解。
 
那么了脱生死有甚么意义呢,这非言语、文字可以表述。但我们可以从理义上作一些理解,人生在世为甚么会有苦有乐,那就是因为有生有死,因为有一个我在接受世间的一切,在接受生与死,在接受五蕴受用,因此,有享受,也有劫难。然而,一个了脱生死的人,已是一个无我之人,不再受世间一切妄相所牵,已破解一切欲望,一切五蕴受用已失去了牵引力。故而,一个了脱生死的人,已识自生命的本体,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是一个不再受生与死所牵的人,是一个完全自由之人,一个有大觉悟之人。故而,这般境地非世间语言可以描述。
 
那么如何才能了脱生死呢?这是个大问题,是一个学佛人的最大问题,笔者以为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深通佛理,祇有通了佛理,才有信力,也祇有真正的信了,才有愿力,一分愿力,一分收获,这是学佛的基础。佛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学佛的人必须实践修持,惠能大师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六祖坛经》下同)。他还说,「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又说:「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是凡人自称国王,终日不可得,非吾弟子。」如何是实践,笔者以为就是要将佛理融化在自己的意识、思想乃至整个生命之中,用佛学理义去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一切现象,如此深化,精进不息,必定了脱生死。为甚么?因为「道由心悟」,悟了就了脱生死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过程也就这么简单。
 
了脱生死之人,无论是气质,还是性情,都自然与众不同。这是因为识自本心之人,已知本心实相本自清净,无垢无染,祇有那才是真,「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六祖坛经》),一切世间之物皆是虚妄。已不再被世间诸相所牵,不被欲望所牵,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人,一个具有大觉悟的人。如此来看为甚么要学佛,如此来看学佛的利益,还有甚么可质疑的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