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孝法师:对于初入法门者的开示


   日期:2021/10/22 20: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于初入法门者的开示

一、前行:了解及准备

(一)基本了解

1、关于法门——准提法的特色及时代因缘

(1)准提法的渊源及功德:殊胜感应及修法成就者的例子

(2)准提法相对一般法门基本特点:

(宗旨——教宗华严行在准提导归净土)

a教宗华严——不是一个单独的持咒法,或一个单独的本尊法,它是佛法的浓缩和纲领,展开即华严的境界,究竟则彻见诸佛的本心。

b导归净土——它是显密圆通的法门,我们以准提总持一切禅律净密大乘小乘——导归净土,究竟成佛。(《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c行在准提——准提法偏重于行法的特色

行法有它的特色:与知识层面挂钩不多,主要说我们当下要用的那部分,强调的是实修实证。不是理论也不是文化层面的事情,而是真正在法上有了体证和受用,再对照教理来拣择境界。(学与修的关系)

行法要有一个具体法门作为入手处可操作处—准提法是一个具体法门。一个具体法门对学人的重要性:很多人修行多年没有成就就是因为修行没有一个坚固的依处。因此我们修行必须择定一个法门,发愿一门深入,才能最终有所成就。(依止具体法门的重要性)

行法要有次第。

(3)准提法的特殊时代因缘:

准提法是福报、智慧、自性,是染净诸法本来清净。起点高,不拣净秽,福报大,非常适合我们末法时代的人。

它能对治和针对修行人的苦恼-没有时间,道粮不具足,病的折磨等.

准提菩萨和这个时代人的因缘深,是无量劫结的因,佛陀没有出现之前她已经在汉地,和这里有不共的缘。

2、关于善知识——上师及传承介绍

(1)上师介绍

(2)传承:

主要是觉囊派准提灌顶传承(脉络)

与贺老不共的因缘

(3)关于传承的理解

依靠对上师信心得到的不共加持及上师传授口诀修持

对三种力“法界缘起力,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的认识

3、关于道场——道场的基本建设理念

(1)以准提法作为道场修行的依处,以准提法圆融、兼及其他

(2)道场是四众的。采取大众羯摩的民主制度——按照佛陀的精神和遗教办道场。不搞个人崇拜和子孙庙。

(3)建设一个重视实修的道场:道场在保证自修的基础上兼及弘法——坚稳自性,随顺利他。弘扬的法也是正证法,而非仅停留在文化层面的,在进行过程中不可迷失方向。

(二)学人的准备

1、入准提法应该具备的基本见地

(1)出离心——对生命本质和真相的觉醒:无常、苦、空,从对生命的尊重和负责的态度中引发的出离心和求解脱的心。因而皈依三宝和上师,真正将佛法作为生命解脱的皈投处(信心最重要!)

(3)菩提心——准提法作为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特色。

三句义“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而至究竟”;

大乘的发心,“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菩提心

《慈悲的密义》

(2)空性见——准提展现自性清净,“自性准提层面”

2、具器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

(1)信(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2)诚(真实面对自己的人生、身心与修行境界,与上师真诚的交流和沟通)

(3)敬(去除我慢很重要)

(4)健全的人格

3、进入准提道场修法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规约

(1)遵守基本的戒律

(2)随众、听受教诫

(3)遵守具体规约——寺庙作息时间规定,寮房规约(包括巡寮制度),大寮规约和禅堂规约

(4)时间观念很重要——不拖沓,精进敏锐的表现。

二、正行:

1、发心和因地念死无常——发起出离心、精进心,皈依心,菩提心。

2、明确准提行法的整体架构和次第

第一阶段,诵咒满一百万遍.去除一些修行的业障;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达止观,这先修四念住入定,再修一些布字法,念诵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包括准提菩萨十八臂的观修和八大眷属菩萨的观修。这个时候是念诵修为主,入密法四布的修法..每天四座,修三个月;第三阶段就修一些羯摩法,就是”息\增\怀\诛”.这些过患和”留难”(修行人修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些震动法界的不可思议的大的障碍,不属于平常的障碍)基本上就不会生了,达到坚固;第四阶段,选择完全的利他或当下自己完全无漏的解脱,最终趋入佛果。

3、一座修法的具体仪轨

4、修法应有的心态(脱离一切情绪和法执,随顺法界平等的力量,让心放松,让心无我,让心脱离一切概念;当下对法门的安住,把握现前的一念,通达其虚妄的本质;身心和谐)

5、一些窍诀的引导(如金刚诵、声音不可思议的作用,对治昏沉和掉举)

三、结行:发愿、回向。

用普贤愿回向发愿。

四、其他: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配合

1、对戒律的持守

2、不间断的修法

3、重视资粮道

大乘行者应在弘法利生的事业中积累资粮,在这里强调道场在弘法方面的殊胜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个时代行菩萨道的居士首先要以维护道场作为自己的菩萨学处,主动投入到道场的建设中来,把护持道场作为自己修法的资粮道。

4、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境界中去学习和磨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